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63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25
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外壳、电机、主动斜齿轮、轴承支撑组、从动斜齿轮、磨头,主动斜齿轮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从动斜齿轮与主动斜齿轮配合安装,所述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内部支撑筒上,磨头滑动地安装在从动斜齿轮上,以调节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加工轴。外壳与从动斜齿轮之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内部支撑筒与从动斜齿轮之间通过轴承安装,内部支撑筒外壁与从动斜齿轮内孔壁不接触,轴承定位时,通过内部支撑筒上的轴肩和紧固螺母定位,防尘封堵配合安装在紧固螺母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实现长轴类零件除锈的机械化作业,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除锈效率和除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涉及长轴类零件除锈

技术介绍
电厂中零件(如轴)在长期使用中易锈蚀,影响其使用性能,传统的人工除锈方法存在除锈效率低、除锈不均匀、工人劳动量大等问题。需要开发便于携带和使用的除锈装置,以节约工人劳动量、提高除锈效率、提高除锈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实现长轴类零件除锈的机械化作业,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除锈效率和除锈质量。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外壳、电机、主动斜齿轮、轴承支撑组、从动斜齿轮、磨头,主动斜齿轮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从动斜齿轮与主动斜齿轮配合安装,所述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内部支撑筒上,磨头滑动地安装在从动斜齿轮上,以调节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加工轴。外壳与从动斜齿轮之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内部支撑筒与从动斜齿轮之间通过轴承安装,内部支撑筒外壁与从动斜齿轮内孔壁不接触,轴承定位时,通过内部支撑筒上的轴肩和紧固螺母定位,防尘封堵配合安装在紧固螺母上。两个从动斜齿轮分别与主动斜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电机(2)、主动斜齿轮(4)、轴承支撑组(5)、从动斜齿轮(6)、磨头(8),其特征在于:主动斜齿轮(4)通过联轴器(3)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端,从动斜齿轮(6)与主动斜齿轮(4)配合安装,所述主动斜齿轮(4)、从动斜齿轮(6)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内部支撑筒(7)上,磨头(8)滑动地安装在从动斜齿轮(6)上,以调节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加工轴(10);外壳(1)与从动斜齿轮(6)之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内部支撑筒(7)与从动斜齿轮(6)之间通过轴承安装,内部支撑筒(7)外壁与从动斜齿轮(6)内孔壁不接触,轴承定位时,通过内部支撑筒(7)上的轴肩和紧固螺母(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电机(2)、主动斜齿轮(4)、轴承支撑组(5)、从动斜齿轮(6)、磨头(8),其特征在于:主动斜齿轮(4)通过联轴器(3)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端,从动斜齿轮(6)与主动斜齿轮(4)配合安装,所述主动斜齿轮(4)、从动斜齿轮(6)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内部支撑筒(7)上,磨头(8)滑动地安装在从动斜齿轮(6)上,以调节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加工轴(10);外壳(1)与从动斜齿轮(6)之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内部支撑筒(7)与从动斜齿轮(6)之间通过轴承安装,内部支撑筒(7)外壁与从动斜齿轮(6)内孔壁不接触,轴承定位时,通过内部支撑筒(7)上的轴肩和紧固螺母(9)定位,防尘封堵(12)配合安装在紧固螺母(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从动斜齿轮(6)分别与主动斜齿轮(4)配合安装,且主动斜齿轮(4)、两个从动斜齿轮(6)均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内部支撑筒(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类零件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筒(7)设置有垂直于待加工轴(10)轴向的径向轮组支撑(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飞田晓芸李光敏杨昌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