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国英专利>正文

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35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上横板、中横板、下横板,上横板和中横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第一条形通孔两侧设有第一车轨,第一车轨上设有第一小车,中横板上设有顶部开口的盒体,盒体底部设有限位块,中横板后端设有立板,下横板上设有第二车轨,第二车轨上设有第二小车,第一小车底面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设有第一电控门,第一小车后端设有第一激光接收器,盒体前端设有拉绳,盒体后端设有测距仪和激光发射器,盒体底面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设有第二电控门,第二小车顶部开口,架体顶部设有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用户训练时自动调节阻力,且减少了用户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锻炼运动也就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健身器材也将随之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力量训练装置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现有的力量训练装置需要用户手动调节阻力,非常不方便,且阻力调节好后在训练中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用户的力量变化实时调节阻力,容易造成用户肌肉拉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力量训练装置需要用户手动调节阻力,且在训练中阻力恒定不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能够在用户训练时自动调节阻力,非常方便,且减少了用户受伤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沿纵向并排设有上横板、中横板、下横板,所述上横板和中横板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沿前后走向的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两侧设有第一车轨,所述第一车轨上设有可沿第一车轨运动的第一小车,所述中横板上设有顶部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底部设有插入第二条形通孔的限位块,所述中横板后端竖直设有立板,所述下横板上设有与第一车轨相同走向的第二车轨,所述第二车轨上设有可沿第二车轨运动的第二小车,所述第一小车包括用于放置负载物的第一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条形通孔正上方,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第一电控门,所述第一小车后端设有第一激光接收器,所述第一小车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盒体前端设有拉绳,所述盒体后端设有检测盒体与立板之间距离的测距仪以及向正上方、正下方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所述盒体底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二条形通孔正上方,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第二电控门,所述盒体上还设有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小车包括用于放置负载物的第二车体,所述第二车体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小车后端设有第二激光接收器,所述第二小车上设有第二控制芯片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架体顶部设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触摸屏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分别与第一电控门、第一激光接收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小车的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测距仪、激光发射器、第二电控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分别与第二激光接收器、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小车的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触摸屏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负载物可以是沙子等颗粒物,也可以是水等液体。移动机构包括车轮和驱动车轮转动的驱动模块。初始时,将第一小车放置在上横板后端,将盒体放置在中横板后端,将第二小车放置在下横板后端,使第一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向上发出的激光,第二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向下发出的激光,第一小车内装满负载物,盒体内装有适量的负载物。测距仪检测盒体与立板之间距离,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盒体的加速度,盒体将距离值、加速度值发送给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当用户将盒体向前拉动时,第一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小车移动相应的距离,第二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小车移动相应的距离,第一小车移动时保证其上的第一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第二小车移动时保证其上的第二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从而使得第一小车、盒体、第二小车同步移动。训练时,用户通过拉绳拉动盒体,当盒体加速度大于0时,用户的拉力大于当前的滑动摩擦力,第一电控门打开,第一小车内的负载物通过第一通孔、第一条形通孔落入盒体内,第二电控门关闭,盒体因流入负载物而重量增加,滑动摩擦力增大;当盒体加速度小于0时,用户的拉力小于当前的滑动摩擦力,第二电控门打开,盒体内的负载物通过第二通孔、第二条形通孔落入第二小车内,第一电控门关闭,盒体因流出负载物而重量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当盒体加速度等于0且盒体不移动时,用户的拉力小于当前的最大静摩擦力,第二电控门打开,盒体内的负载物通过第二通孔、第二条形通孔落入第二小车内,第一电控门关闭,盒体因流出负载物而重量减小,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当盒体加速度等于0且盒体仍在移动时,用户的拉力等于当前的滑动摩擦力,第一电控门关闭,第二电控门关闭,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人机交互模块能够与第一小车、盒体、第二小车进行无线通信,触摸屏可显示训练装置的各项数据,用户可通过触摸屏输入指令。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调整盒体重量来调节用户拉动盒体的阻力,在用户训练时根据用户的拉力变化自动调节阻力,非常方便,且减少了用户受伤的风险。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与第一条形通孔走向相同,第二条形通孔位于第一条形通孔的正下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控门包括封闭第一通孔的第一挡板以及驱动第一挡板打开/关闭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控门包括封闭第二通孔的第二挡板以及驱动第二挡板打开/关闭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带动第一挡板伸缩的伸缩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是带动第二挡板伸缩的伸缩机构。作为优选,所述拉绳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拉力传感器检测用户对拉绳施加的拉力,微处理器将检测到的拉力发送到用户的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便于用户连接自身训练时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中横板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用于检测盒体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中横板前端的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盒体用否达到起始位置,中横板后端的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盒体是否达到终点位置.作为优选,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语音输出模块,所述语音输出模块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当盒体移动到起始位置或终点位置时,语音输出模块输出语音提醒。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可以是弹簧等弹性件,避免盒体底部的限位块与第二条形通孔前端、后端直接碰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力量训练装置的工作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时,第一小车位于上横板后端,盒体位于中横板后端,第二小车位于下横板后端,第一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向上发出的激光,第二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向下发出的激光,第一小车内装有负载物,盒体内装有负载物;S2:测距仪检测盒体与立板之间距离,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盒体的加速度,盒体将距离值、加速度值发送给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当用户将盒体向前拉动时,第一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小车移动相应的距离,第二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小车移动相应的距离,第一小车移动时保证其上的第一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第二小车移动时保证其上的第二激光接收器能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从而使得第一小车、盒体、第二小车同步移动;当盒体加速度大于0时,第一电控门打开,第一小车内的负载物通过第一通孔、第一条形通孔落入盒体内,第二电控门关闭;当盒体加速度小于0时,第二电控门打开,盒体内的负载物通过第二通孔、第二条形通孔落入第二小车内,第一电控门关闭;当盒体加速度等于0且盒体不移动时,第二电控门打开,盒体内的负载物通过第二通孔、第二条形通孔落入第二小车内,第一电控门关闭;当盒体加速度等于0且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沿纵向并排设有上横板(2)、中横板(3)、下横板(4),所述上横板(2)和中横板(3)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沿前后走向的第一条形通孔(5)和第二条形通孔(6),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两侧设有第一车轨(7),所述第一车轨(7)上设有可沿第一车轨(7)运动的第一小车(8),所述中横板(3)上设有顶部开口的盒体(9),所述盒体(9)底部设有插入第二条形通孔(6)的限位块(10),所述中横板(3)后端竖直设有立板(11),所述下横板(4)上设有与第一车轨(7)相同走向的第二车轨(12),所述第二车轨(12)上设有可沿第二车轨(12)运动的第二小车(13),所述第一小车(8)包括用于放置负载物的第一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底面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14)位于第一条形通孔(5)正上方,所述第一通孔(14)上设有第一电控门(15),所述第一小车(8)后端设有第一激光接收器(16),所述第一小车(8)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17)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8),所述盒体(9)前端设有拉绳(19),所述盒体(9)后端设有检测盒体(9)与立板(11)之间距离的测距仪(20)以及向正上方、正下方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21),所述盒体(9)底面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位于第二条形通孔(6)正上方,所述第二通孔(22)上设有第二电控门(23),所述盒体(9)上还设有微处理器(24)、加速度传感器(25)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所述第二小车(13)包括用于放置负载物的第二车体,所述第二车体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小车(13)后端设有第二激光接收器(17),所述第二小车(13)上设有第二控制芯片(28)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9),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人机交互模块(31),所述人机交互模块(3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32)、触摸屏(33)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34),所述第一控制芯片(17)分别与第一电控门(15)、第一激光接收器(1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8)和第一小车(8)的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分别与测距仪(20)、激光发射器(21)、第二电控门(2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和加速度传感器(25)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28)分别与第二激光接收器(27)、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9)和第二小车(13)的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32)分别与触摸屏(33)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34)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沿纵向并排设有上横板(2)、中横板(3)、下横板(4),所述上横板(2)和中横板(3)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沿前后走向的第一条形通孔(5)和第二条形通孔(6),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两侧设有第一车轨(7),所述第一车轨(7)上设有可沿第一车轨(7)运动的第一小车(8),所述中横板(3)上设有顶部开口的盒体(9),所述盒体(9)底部设有插入第二条形通孔(6)的限位块(10),所述中横板(3)后端竖直设有立板(11),所述下横板(4)上设有与第一车轨(7)相同走向的第二车轨(12),所述第二车轨(12)上设有可沿第二车轨(12)运动的第二小车(13),所述第一小车(8)包括用于放置负载物的第一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底面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14)位于第一条形通孔(5)正上方,所述第一通孔(14)上设有第一电控门(15),所述第一小车(8)后端设有第一激光接收器(16),所述第一小车(8)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17)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8),所述盒体(9)前端设有拉绳(19),所述盒体(9)后端设有检测盒体(9)与立板(11)之间距离的测距仪(20)以及向正上方、正下方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21),所述盒体(9)底面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位于第二条形通孔(6)正上方,所述第二通孔(22)上设有第二电控门(23),所述盒体(9)上还设有微处理器(24)、加速度传感器(25)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所述第二小车(13)包括用于放置负载物的第二车体,所述第二车体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小车(13)后端设有第二激光接收器(17),所述第二小车(13)上设有第二控制芯片(28)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9),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人机交互模块(31),所述人机交互模块(3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32)、触摸屏(33)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34),所述第一控制芯片(17)分别与第一电控门(15)、第一激光接收器(1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8)和第一小车(8)的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4)分别与测距仪(20)、激光发射器(21)、第二电控门(23)、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和加速度传感器(25)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28)分别与第二激光接收器(27)、第三无线通信模块(29)和第二小车(13)的移动机构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32)分别与触摸屏(33)和第四无线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周国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