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121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由前端扫描系统的球管发出射线,通过人体待检测部位;对人体待检测部分进行扫描后,由前端扫描系统的探测器接收通过人体的射线;将探测器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加载附加信息,实时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不进行事先预处理;待整体扫描完成后,数据发送至远端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解析传输过来的数据,对整个扫描过程还原再现;运用后端分布式处理方式进行与传统影像链相同的重建与后处理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CT的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完全拆解,面向用户的只有扫描设备,使用户只根据操作说明进行常规的扫描工作,其后方处理交给云端的技术人员,CT体积减少,成本降低,数据处理解析便携化、简单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T影像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医院使用的CT都是高度集成化的大型医疗设备。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高度依赖。主流设备的影像链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如图1所示:1)球管发出射线,通过人体的待检测部位,探测器接收通过人体的射线;2)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射线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3)数据实时进行预处理和校正,并传输给计算机;4)输入给基于传统影像链的CT机中包含的计算机进行图像的重建和后处理。上述步骤可整体概括为两个部分:扫描部分与成像部分。扫描部分主要执行数据采集与实时处理工作,包含探测器接收球管发射并通过人体的射线,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及校正。成像部分主要对采集到的正投影数据进行分析,重建断层图像,并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后处理。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离的,且流程的先后顺序不可改变,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将会使CT停止工作。现阶段传统CT使用的操作流程多以传统影像链为基础,因传统影像链各个部分深度耦合,且各部分依次进行的顺序不可改变,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前端扫描采集系统与后端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或终端进行分离,后端数据处理终端应用在移动终端或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由前端扫描系统的球管发出射线,通过人体待检测部位;对人体待检测部分进行扫描后,由前端扫描系统的探测器接收通过人体的射线;将探测器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加载附加信息,实时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不进行事先预处理;待整体扫描完成后,数据发送至远端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解析传输过来的数据,对整个扫描过程还原再现;运用后端分布式处理方式进行与传统影像链相同的重建与后处理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前端扫描采集系统与后端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或终端进行分离,后端数据处理终端应用在移动终端或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由前端扫描系统的球管发出射线,通过人体待检测部位;对人体待检测部分进行扫描后,由前端扫描系统的探测器接收通过人体的射线;将探测器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加载附加信息,实时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不进行事先预处理;待整体扫描完成后,数据发送至远端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解析传输过来的数据,对整个扫描过程还原再现;运用后端分布式处理方式进行与传统影像链相同的重建与后处理步骤。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前端与成像后端分离的CT影像链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探测器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加载附加信息,实时保存到存储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将CT的单次照射视为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的每个光子的成像过程组成;将一整套扫描过程以扫描角度为界限分解为各角度扫描片段,对每一扫描片段进行扫描记录的同时给数据添加附加信息;将扫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孝大宇李珠峰刘栋郭洋苑薿木杨超然滕月阳康雁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