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志坚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648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5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包括电动升降机、载板、支柱、固定块、圆弧枕、防水层、软枕芯、容纳腔、拉线孔、开口以及拉绳,载板固定在电动升降机上端,支柱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在载板上端面,圆弧枕下端面安装在支柱上端,固定块设置在圆弧枕内部,该设计能够调节枕头的高度,容纳腔开设在软枕芯内部,容纳腔内装配有硬枕上支撑以及硬枕下支撑,软枕芯后端面开设有开口,开口上侧以及下侧均加工有拉线孔,拉绳装配在拉线孔内,防水层固定在软枕芯外表面,该设计能适应枕头调节后的大小,拆卸、安装以及清洁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能充分满足患者的使用要求,清洁方便。

A medical pillow based on Bio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dical pillow on biotechnology, including electric lift, carrier plate, a pillar, a fixed block, arc pillow, waterproof layer, soft pillow, a containing cavity, the thread hole, opening and the pull rope,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electric hoist, pillar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end of the carrier plat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end, under the pillow installed in the upper arc pillar, the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pillow inner arc, the design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pillow, cavity is opened in the soft pillow inside the cavity is equipped with a hard pillow support and hard sleeper support, soft pillow core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openings are processed a wire rope hole assembly in the cable hole,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oft pillow, the pillow can adapt to the design after adjusting the size,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convenient cleaning, the util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easy operation, and can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tients, and is easy to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就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而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因此也就会涉及到医用枕头。当前的医用枕头的设计主要还是停留在内芯为纤维棉,外用纯棉枕头套,使用中,患者的汗渍、分泌物以及呕吐物经常污染枕头,虽然枕头套可以随时更换,但内芯相对固定,这样通常会使用紫外线消毒对内芯进行消毒,这种传统的消毒方式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但是内芯外观留有的污渍无法消除。且现有的医用枕头高度固定,当患者想调整身体的时候,枕头往往满足不了患者舒适度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能充分满足患者的使用要求,清洁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包括硬枕上支撑、硬枕下支撑、头部调整组件以及软枕,所述硬枕上支撑安装在硬枕下支撑上侧,所述硬枕上支撑以及硬枕下支撑均安装在软枕内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设置在软枕上侧,所述头部调整组件包括电动升降机、载板、支柱、通孔、螺纹杆、固定块、圆弧枕以及滑块,所述电动升降机通过滑块安装在硬枕下支撑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载板固定在电动升降机上端,所述支柱设有两根,所述支柱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在载板上端面,所述通孔设有两个,所述通孔左右对称开设在硬枕上支撑上端面,所述支柱装配在通孔内,所述圆弧枕下端面安装在支柱上端,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螺纹杆与圆弧枕内部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面相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圆弧枕内部,所述软枕包括枕套、防水层、软枕芯、容纳腔、拉线孔、开口以及拉绳,所述容纳腔开设在软枕芯内部,所述容纳腔内装配有硬枕上支撑以及硬枕下支撑,所述软枕芯后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侧以及下侧均加工有拉线孔,所述拉绳装配在拉线孔内,所述防水层固定在软枕芯外表面,所述枕套设置在防水层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右端面安装有环状凸台,且螺纹杆通过环状凸台与固定块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海绵垫,所述圆弧枕上安装有海绵垫。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枕环形侧面左端以及右端均加工有螺纹孔,且螺纹杆装配在螺纹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硬枕下支撑中间位置加工有滑槽,且滑块装配在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枕套左端面设置有枕芯入口,且枕芯入口处安装有粘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因本技术添加了电动升降机、通孔、圆弧枕以及固定块,该设计能够调节枕头的高度,同时能调节患者头部的角度并使头部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医用枕头为固定结构,不能适应患者需求的弊端。因本技术添加了枕套、防水层、容纳腔、开口以及拉绳,该设计能适应枕头调节后的大小,拆卸、安装以及清洁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用枕头染上污渍后枕芯清洁困难,清洁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因添加了环状凸台,该设计便于螺纹杆与固定块的连接,因添加了海绵垫,该设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因添加了螺纹孔,该设计便于螺纹杆的移动,因添加了滑槽,该设计便于电动升降机移动,因添加了枕芯入口以及粘扣,该设计使枕头拆卸方便,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能充分满足患者的使用要求,清洁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中头部调整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中软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硬枕上支撑、2-硬枕下支撑、3-头部调整组件、4-软枕、31-电动升降机、32-载板、33-支柱、34-通孔、35-螺纹杆、36-固定块、37-圆弧枕、38-滑块、41-枕套、42-防水层、43-软枕芯、44-容纳腔、45-拉线孔、46-开口、47-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包括硬枕上支撑1、硬枕下支撑2、头部调整组件3以及软枕4,硬枕上支撑1安装在硬枕下支撑2上侧,硬枕上支撑1以及硬枕下支撑2均安装在软枕4内部,头部调整组件3设置在软枕4上侧。头部调整组件3包括电动升降机31、载板32、支柱33、通孔34、螺纹杆35、固定块36、圆弧枕37以及滑块38,电动升降机31通过滑块38安装在硬枕下支撑2上端面中间位置,载板32固定在电动升降机31上端,支柱33设有两根,支柱33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在载板32上端面,通孔34设有两个,通孔34左右对称开设在硬枕上支撑1上端面,支柱33装配在通孔34内,圆弧枕37下端面安装在支柱33上端,固定块36设有两个,固定块36通过螺纹杆35与圆弧枕37内部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面相连接,固定块36设置在圆弧枕37内部,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医用枕头为固定结构,不能适应患者需求的弊端。软枕4包括枕套41、防水层42、软枕芯43、容纳腔44、拉线孔45、开口46以及拉绳47,容纳腔44开设在软枕芯43内部,容纳腔44内装配有硬枕上支撑1以及硬枕下支撑2,软枕芯43后端面开设有开口46,开口46上侧以及下侧均加工有拉线孔45,拉绳47装配在拉线孔45内,防水层42固定在软枕芯43外表面,枕套41设置在防水层42外表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用枕头染上污渍后枕芯清洁困难,清洁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螺纹杆35右端面安装有环状凸台,且螺纹杆35通过环状凸台与固定块36相连接,固定块36上安装有海绵垫,圆弧枕37上安装有海绵垫,圆弧枕37环形侧面左端以及右端均加工有螺纹孔,且螺纹杆35装配在螺纹孔内,硬枕下支撑2中间位置加工有滑槽,且滑块38装配在滑槽内,枕套41左端面设置有枕芯入口,且枕芯入口处安装有粘扣。具体实施方式:医护人员使用本技术时,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是否安装硬枕上支撑1、硬枕下支撑2以及头部调整组件3,若要安装,则将拉绳47拆下,然后通过开口46将硬枕上支撑1、硬枕下支撑2以及电动升降机31安装在容纳腔44内,若患者需要使用圆弧枕37,则通过支柱33将圆弧枕37安装在载板32上,然后旋转螺纹杆35,螺纹杆35转动带动固定块36移动,当固定块36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后,医护人员停止转动螺纹杆35,然后启动电动升降机31,电动升降机31工作带动载板32移动,载板32移动带动支柱33移动,支柱33移动带动圆弧枕37移动,当圆弧枕37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使电动升降机31停止工作,当患者需要调节头部角度时,医护人员握住圆弧枕37并推动圆弧枕37,圆弧枕37移动带动支柱33在通孔34内发生移动,支柱33移动带动载板32移动,载板32移动带动电动升降机31移动,电动升降机31移动带动滑块38移动,从而将圆弧枕37移动到患者感觉舒适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包括硬枕上支撑(1)、硬枕下支撑(2)、头部调整组件(3)以及软枕(4),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枕上支撑(1)安装在硬枕下支撑(2)上侧,所述硬枕上支撑(1)以及硬枕下支撑(2)均安装在软枕(4)内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3)设置在软枕(4)上;所述头部调整组件(3)包括电动升降机(31)、载板(32)、支柱(33)、通孔(34)、螺纹杆(35)、固定块(36)、圆弧枕(37)以及滑块(38),所述电动升降机(31)通过滑块(38)安装在硬枕下支撑(2)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载板(32)固定在电动升降机(31)上端,所述支柱(33)设有两根,所述支柱(33)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在载板(32)上端面,所述通孔(34)设有两个,所述通孔(34)左右对称开设在硬枕上支撑(1)上端面,所述支柱(33)装配在通孔(34)内,所述圆弧枕(37)下端面安装在支柱(33)上端,所述固定块(36)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36)通过螺纹杆(35)与圆弧枕(37)内部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面相连接,所述固定块(36)设置在圆弧枕(37)内部;所述软枕(4)包括枕套(41)、防水层(42)、软枕芯(43)、容纳腔(44)、拉线孔(45)、开口(46)以及拉绳(47),所述容纳腔(44)开设在软枕芯(43)内部,所述容纳腔(44)内装配有硬枕上支撑(1)以及硬枕下支撑(2),所述软枕芯(43)后端面开设有开口(46),所述开口(46)上侧以及下侧均加工有拉线孔(45),所述拉绳(47)装配在拉线孔(45)内,所述防水层(42)固定在软枕芯(43)外表面,所述枕套(41)设置在防水层(42)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医用枕头,包括硬枕上支撑(1)、硬枕下支撑(2)、头部调整组件(3)以及软枕(4),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枕上支撑(1)安装在硬枕下支撑(2)上侧,所述硬枕上支撑(1)以及硬枕下支撑(2)均安装在软枕(4)内部,所述头部调整组件(3)设置在软枕(4)上;所述头部调整组件(3)包括电动升降机(31)、载板(32)、支柱(33)、通孔(34)、螺纹杆(35)、固定块(36)、圆弧枕(37)以及滑块(38),所述电动升降机(31)通过滑块(38)安装在硬枕下支撑(2)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载板(32)固定在电动升降机(31)上端,所述支柱(33)设有两根,所述支柱(33)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在载板(32)上端面,所述通孔(34)设有两个,所述通孔(34)左右对称开设在硬枕上支撑(1)上端面,所述支柱(33)装配在通孔(34)内,所述圆弧枕(37)下端面安装在支柱(33)上端,所述固定块(36)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36)通过螺纹杆(35)与圆弧枕(37)内部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面相连接,所述固定块(36)设置在圆弧枕(37)内部;所述软枕(4)包括枕套(41)、防水层(42)、软枕芯(43)、容纳腔(44)、拉线孔(45)、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于志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