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20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包括捕获装置、过渡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捕获装置、所述过渡装置和所述收集装置上下依次可拆卸连接后处于内陆湖泊河流中,内陆湖泊河流中的沉积物穿过所述捕获装置后经过所述过渡装置再进入到所述收集装置内完成捕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捕获器结构简单、易安装维护、成本低、易携带;2、该捕获器非常适合内陆湖泊河流的沉积物获取,容易投放回收。

Portable sediment tra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table sediment trap, including the capture device, a transition device and a collecting device, the capture device, the transition device and the collection means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in inland lakes and rivers, inland lakes and rivers in the sediment through the capture device after the the transition device into the collecting device in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quisition.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1, the catcher has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low cost and easy carrying; 2, the catcher is very suitable for obtaining sediment from inland lakes and rivers, and is easy to be put into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
本技术涉及河流研究试验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沉积物捕获器,主要两类:一类主要是用于海洋中的沉积物捕获器,为漏斗型,用钢架固定四周的大型仪器,可连续按天收集沉积物,采集量较多(德国HYDRO-BIOS公司的多通道沉降物捕集器),另一类主要是用于内陆的湖泊河流的沉积物捕获器,有两种,一种是在中间的铁杆四周均匀悬挂上4个柱状小杯,悬浮于水中,此装置较小,易携带(丹麦KC-Denmark公司--多通道沉积物捕集器),另一种是小型单通道的柱状接收器,但是是单边悬挂,多用于完全的静水环境中(德国HYDRO-BIOS公司的单通道沉降物捕集器)。虽然这三种装置各有其有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海洋中使用的沉积物捕获器自重过大,当盛满水后更加难以从水中拿出,需要用大型的远洋船并配备大型的起重装置才可以出水面;2、河流湖泊中使用的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的面较小,影响后续实验测试的使用量,其次由于是悬挂于中间吊杆的四周或是单边悬挂,由于水流的作用容易倾倒,使得获得的沉积物再次洒出,不利于沉积量的估算,同时其出水后需要转移沉积物到其他承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获装置(1)、过渡装置(2)和收集装置(3),所述捕获装置(1)、所述过渡装置(2)和所述收集装置(3)上下依次可拆卸连接后处于内陆湖泊河流中,内陆湖泊河流中的沉积物穿过所述捕获装置(1)后经过所述过渡装置(2)再进入到所述收集装置(3)内完成捕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获装置(1)、过渡装置(2)和收集装置(3),所述捕获装置(1)、所述过渡装置(2)和所述收集装置(3)上下依次可拆卸连接后处于内陆湖泊河流中,内陆湖泊河流中的沉积物穿过所述捕获装置(1)后经过所述过渡装置(2)再进入到所述收集装置(3)内完成捕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装置(1)为内部空心的长条柱状结构,在所述捕获装置(1)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用于穿过沉积物的蜂窝板(4),在所述捕获装置(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将其内部水体排出的通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4)上每一个孔的直径为2-3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沉积物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装置(1)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宇蒲俊兵曹建华李建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