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旱涝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岩溶峰丛洼地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岩溶地貌,地形上表现为四周由峰丛环绕、中间低洼的封闭洼地,可以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降水,导致雨季内涝灾害频发多发。
2、岩溶峰丛洼地往往位于分水岭地带,为地下水补给区,地表地下水流失快;与相邻洼地高度差小,岩溶发育深度较浅,洼地中发育有长年有水的溶潭和溶井,成为周围峰丛山区的溢洪口,对降雨的响应快;洼地中的落水洞数量少、发育深度小,消水速度慢且容易被堵;地下岩溶管道剖面较为平缓、水力坡度小,排水能力有限,因此,与其他岩溶地貌相比,峰丛洼地遭受旱涝灾害最为严重。降雨集中是引发内涝的直接外因,地下岩溶管道和落水洞的结构制约是产生内涝的内因。因此,如何对内涝外因进行科学有效阻控、调蓄岩溶峰丛洼地雨洪资源、有效治理峰丛洼地的旱涝灾害,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具体的防治技术方法,这严重制约了峰丛洼地地区宝贵土地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拦蓄坡坝(1)和所述挡水装置(2)的启闭,包括:当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通过所述降雨量监测站监测到洼地的降雨量大于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中预设的降雨量临界值时,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拦蓄坡坝(1)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拦蓄坡坝(1)和所述挡水装置(2)的启闭,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拦蓄坡坝(1)和所述挡水装置(2)的启闭,包括:当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通过所述降雨量监测站监测到洼地的降雨量大于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中预设的降雨量临界值时,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拦蓄坡坝(1)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拦蓄坡坝(1)和所述挡水装置(2)的启闭,包括:当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通过所述水位监测装置(3)监测到洼地的地下水位高于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中预设的地下水位临界值时,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控制所述挡水装置(2)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蓄坡坝(1)包括坝体(11)和拦蓄机构(12),所述坝体(11)中间设置有供地表水通过的坡坝过水口(111),所述拦蓄机构(12)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坝体(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蓄机构(12)包括:拦蓄丝杆(121)、拦蓄闸门(122)和拦蓄电机(123),所述拦蓄电机(123)固定安装在所述坝体(11)上,其输出轴与所述拦蓄丝杆(121)传动连接,所述拦蓄电机(123)与所述室内数据监控处理平台远程无线连接,所述拦蓄丝杆(1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坝体(11)内,所述拦蓄闸门(122)螺纹套设在所述拦蓄丝杆(121)上,并与所述坝体(11)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岩溶峰丛洼地旱涝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装置(2)包括挡水围堰(21)和挡水机构(22),所述挡水围堰(21)为贴合落水洞(23)内壁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挡水围堰(21)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凹形过水口(211),所述凹形过水口(211)为连通洼地汇水沟(27)和所述落水洞(23)的通孔,所述挡水机构(22)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奇波,马俊飞,李腾芳,邹昌霈,廖红为,吴华英,刘朋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