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523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包括中间浮筒部分和周边仿生吸附翼部分;所述浮筒部分包括浮筒外壳、以及位于浮筒外壳内的浮标终端;所述浮筒外壳由浮筒、浮筒盖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所述仿生吸附翼部分包含中间浮筒转轴、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固定组件;所述吸附材料固定组件由内浮圈、外浮圈及内外圈之间不锈钢双层环状网组成;所述不锈钢双层环状网内衬吸附材料;所述中间浮筒转轴将所述浮筒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浮圈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提高了油污跟踪准确性,确定油污团漂移轨迹,为后续油污准确应急处理提供决策;通过浮标终端的设置,从而实现远程监控浮标终端及其水下半潜油漂移轨迹跟踪探测信息。

A bionic oil spill track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nic oil spill tracking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surrounding buoy wing of the biomimetic adsorption part; part includes a housing and a buoy buoy buoy located within the housing of the buoy buoy terminal; by buoys, buoy shell cover forms a hollow shell cylindrical material; the bionic wing consists of adsorption intermediate shaft, float adsorbent, adsorption material fixed components; the adsorption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an inner fixing component between the floating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stainless steel double floating ring network; the stainless steel ring lined adsorption material; the intermediate shaft of the rotating buoy buoy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floating ring on.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oil, oil group to determine the trajectory of oil, for the subsequent accurate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buoy terminal settings, so as to realize the remote monitoring terminal and underwater buoy semi submersible oil trajectory tracking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面溢油实时追踪和监测
,涉及一种海上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具体是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该装置是采用仿生结构吸油材料结合浮标定位装置制备,浮标周边固定的吸油材料吸附海面油污,与大块油膜相互粘连、粘附在一起,跟踪溢油油膜的漂移运动轨迹,浮标所在位置即溢油油膜漂移的位置,浮标内定位系统将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卫星传送到监控及应急处置中心,控制中心即可实时了解溢油油膜所处位置,为及时、准确处置泄漏事故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加,对海洋的开发活动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发生溢油等海洋污染事故的概率也逐渐增加。溢油跟踪定位浮标是利用浮标在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时,对海面溢油进行实时追踪和监测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及时、准确、实时地跟踪水上溢油飘移的轨迹,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可靠的溢油扩散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急和救援措施。目前国内已有水面溢油的跟踪浮标研究、生产及应用,但是这些浮标外部结构主要采用光滑桶形结构,桶内安装信号发射装置。往往溢油事故发生后,光滑的外壁与海面油污结合不紧密,与油块相随性差,在海浪、风力作用下,浮标与水面油块分离,定位装置与油污实际漂移轨迹吻合度差,不能真实反应油污运行轨迹,无法满足跟踪浮标长时间跟踪海上溢油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为海上溢油提供一种跟踪定位装置,该装置克服了常规溢油浮标因浮筒外形结构光滑,与油团油块结合不紧密,带来跟随过程中浮标与油块在风浪、洋流等作用下,二者漂移易分离带来定位不准确难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跟踪装置外壳上需要安装高性能油污吸附材料,提高浮标装置与油块结合力,从而提高浮标跟踪油污准确率。本专利技术鉴于泄漏油污在海面风力、海浪、洋流作用下漂移、聚拢或者扩散等特点,故设计思路是首先需要选择一种抗风浪、强度高、吸油速度快,吸附的油污保油率高的特效吸附材料,然后按照仿生学原理,将吸附材料裁剪成多翼片状,采用大网孔夹持装置固定在浮标装置周边,溢油事故中将其投放到油块中,吸附材料吸附油污使之带动跟踪系统与油块同步漂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包括中间浮筒部分和周边仿生吸附翼部分;所述浮筒部分包括浮筒外壳、以及位于浮筒外壳内的浮标终端;所述浮筒外壳由浮筒、浮筒盖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所述仿生吸附翼部分包含中间浮筒转轴、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固定组件;所述吸附材料固定组件由内浮圈、外浮圈及内外圈之间不锈钢双层环状网组成;所述不锈钢双层环状网内衬吸附材料,其为强度高、吸附速度快的高性能油污吸附片材;所述中间浮筒转轴将所述浮筒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浮圈上。所述浮筒外壳是由工程塑料或者橡胶料硬质材料制作,其厚度0.9-1.2cm,外罩橘红色高光漆,其高度23-28厘米,直径13-15厘米,其排水量约2.5-2.9千克;所述浮筒与所述浮筒盖通过垫圈与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所述浮标终端包含控制开关、发射块、高能电池组件、信号发射单元、微型开关、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高能电池组件件通过软质电缆线连接;所述高能电池组件通过电缆导线与微型开关连接,微型开关再依次通过电缆线与发射块及信号发射单元连接;发射块通过控制开关,利用电缆线与信号发射单元连接。所述高能电池组件放置在浮筒筒体内最底层,在高能电池组件上方安装发射块,发射块上方安装控制开关;在浮筒盖上安置信号发射单元;筒体内各单元依次放置好后,利用填充胶固定。所述浮筒的底部开设有一圆口,该圆口通过密封垫圈连接有可旋紧的底盖,在圆口部位安装有接口板,在接口板上安装有充电接口和微型开关。所述内浮圈和外浮圈采用中空不锈钢管加工,外浮圈直径46厘米,内浮圈直径25厘米;所述不锈钢双层环状网夹层根据油污粘度更换不同吸附材料,其厚度为4-5厘米,双层网采用大孔径不锈钢丝网,上下网层通过一端铰链连接,开合夹持吸附材料,通过另一端锁扣闭合。所述吸附材料为低密度大孔径吸油材料或低密度小孔径吸油材料,高粘度原油选择大孔径吸附材料,中低粘度原油选择小孔径吸附材料。所述中间浮筒转轴采用实心不锈钢制作,其是将中间浮筒固定在仿生吸附翼内浮圈上的两根同心轴,一端固定于内浮圈外侧,另一端安装在浮筒外侧支耳孔内,浮筒通过转轴安装好后,任意360°翻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性能吸油材料作为吸附翼,吸附翼上吸附材料因与油污吸附作用,相互紧密抱合,确保跟踪装置与油块漂移相随性,极大提高了油污跟踪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吸附翼采用了抗风浪、洋流等恶劣环境的高强度吸附材料与网孔夹持组合,吸附材料可根据跟踪油污的粘度、油品品种、海域温度来选择,对于高粘度原油泄漏,装置上可选用大孔径吸附材料的吸附和粘附,确保高粘度油污能够快速进入吸附材料内部,保证装置与油块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通过浮标终端的设置,从而实现远程监控浮标终端及其水下半潜油漂移轨迹跟踪探测信息。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位本专利技术装置组装效果图;图3位本专利技术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浮圈、2-内浮圈、3-吸油材料固定组件、4-中间浮筒转轴、5-浮筒、6-高能电池组件、7-发射块、8-控制开关、9-浮筒盖、10-垫圈、11-螺栓、12-信号发射单元、13-填充胶、14-接口板、15-微型开关、16-充电接口、17-底盖、18-密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包括中间浮筒部分和周边仿生吸附翼部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定位装置投放到发现半潜油的受溢油污染水域后,仿生吸附翼可与半潜油快速吸附,并一道跟随近表层水流漂流,其漂流动态信息由内置于浮标终端的通信控制定位装置中的定位模块从外部数据链中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其水中溢油探测信息由所携带的溢油探测传感器按一定规律传送至内置于浮标终端的检测电路模块,再通过内置于浮标终端的通信控制定位装置中的通信模块借助外部数据链中的通信卫星系统及地面基站传输到监控平台,从而实现远程监控浮标终端及其水下半潜油跟踪探测信息;所述浮筒部分包括浮筒外壳、以及位于浮筒外壳内的浮标终端;其中,浮筒外壳是由工程塑料或者橡胶料硬质材料制作的、具有厚度并抗撞击的中部呈圆柱状,顶部为半球形壳的中空壳体柱状物,半球形壳可与中间圆柱体旋紧、螺旋装配连接在一起;其中圆柱状下半壳的底部开了一个圆口,用于安装外设电源开关和充电插口并与内置电源模块相连接;在将下部柱状体壳和顶部半球形壳咬合粘接之前,先通过填充胶将内置设备固定在壳体内,再采用防渗垫片和紧固件将上下壳体紧固;具体地,如图2所示,浮筒外壳厚度约0.9-1.2cm,外罩橘红色高光漆,其高度23-28厘米,直径13-15厘米,其排水量约2.5-2.9千克,由中部的浮筒5、顶部的浮筒盖9组成,浮筒5与浮筒盖9通过垫圈10与螺栓11连接在一起,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浮标终端位于浮筒外壳内,包含内置可充电的高能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浮筒部分和周边仿生吸附翼部分;所述浮筒部分包括浮筒外壳、以及位于浮筒外壳内的浮标终端;所述浮筒外壳由浮筒(5)、浮筒盖(9)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所述仿生吸附翼部分包含中间浮筒转轴(4)、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固定组件(3);所述吸附材料固定组件(3)由内浮圈(1)、外浮圈(2)及内外圈之间不锈钢双层环状网组成;所述不锈钢双层环状网内衬吸附材料;所述中间浮筒转轴(4)将所述浮筒(5)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浮圈(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浮筒部分和周边仿生吸附翼部分;所述浮筒部分包括浮筒外壳、以及位于浮筒外壳内的浮标终端;所述浮筒外壳由浮筒(5)、浮筒盖(9)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所述仿生吸附翼部分包含中间浮筒转轴(4)、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固定组件(3);所述吸附材料固定组件(3)由内浮圈(1)、外浮圈(2)及内外圈之间不锈钢双层环状网组成;所述不锈钢双层环状网内衬吸附材料;所述中间浮筒转轴(4)将所述浮筒(5)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浮圈(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外壳是由工程塑料或者橡胶料硬质材料制作,其厚度0.9-1.2cm,外罩橘红色高光漆,其高度23-28厘米,直径13-15厘米,其排水量约2.5-2.9千克;所述浮筒(5)与所述浮筒盖(9)通过垫圈(10)与螺栓(11)连接在一起,形成中空壳体筒状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溢油跟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终端包含控制开关(8)、发射块(7)、高能电池组件(6)、信号发射单元(12)、微型开关(15)、充电接口(16);所述充电接口(16)与高能电池组件件(6)通过软质电缆线连接;所述高能电池组件(6)通过电缆导线与微型开关(15)连接,微型开关(15)再依次通过电缆线与发射块(7)及信号发射单元(12)连接;发射块(7)通过控制开关(8),利用电缆线与信号发射单元(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守诚杨宏星孙庆红褚维发张静胡茂俊刘灏邓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东方美捷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