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热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37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该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带式脱水机室和热泵机室,带式脱水机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污泥成型机、第一网带、第二网带、第三网带、第四网带和灰渣回收带,带式脱水机室内一侧位于所述第一网带上方处设置有与热泵机室的进风口相通的出风口,带式脱水机室内一侧与第四网带水平处设置有与热泵机室的第一热风出口相通的第一热风进口;热泵机室内的进风口处同时引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且第一风道内依次设置叉流换热器、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空气压缩机和第一循环风机,第一循环风机设置在第一热风出口处。该污泥热干化装置能效比和脱水效率高,空间利用率大,除湿效果显著。

Sludge heat dr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sludge heat drying device. The sludge heat drying device comprises a belt type dewatering machine room and pump room, band type dewatering machine room from top to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sludge forming machine, the first second mesh belt, mesh belt, third, with fourth mesh belt and ash recycling, air inlet and a heat pump chamber is arranged with the indoor side dehydrator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belt at the upper air out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door side, dryer and fourth mesh belt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level of the first hot air inlet outlet of the hot air and the heat pump machine roo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of the heat pump machine; indoor air duct, at the same time leads to the first second channel and third channel, and the first air duct are arranged in a cross flow heat exchanger, evaporator, condenser, air compressor first and the first circulating fan, the first circulation fan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hot air outlet. The sludge heat drying device has high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high dewatering efficiency, larg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and obvious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热干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及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强,全国大量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但这些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如何处理每天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问题,同时,一些生活污泥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污泥处理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城市污泥进行批量处理的方法一般为物理方法与生化方法,物理方法即为热干化处理,物理热干化处理方式与生化处理方式相比优势显著。传统的污泥热干化技术利用电加热、自然风或者导热油等方式对污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高温干化脱水,其过程时间长、能耗高,不易控制,易产生恶臭气体和灰分,形成二次污染。近年来热泵技术与传统热干化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新型的污泥热干化脱水技术,该技术采用封闭式的干化系统对污泥进行直接干化脱水,然后采用热泵系统回收污泥干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气化潜热和显热,在降低污泥脱水能耗的同时,避免了恶臭气体的外排。目前,与热泵干化技术相关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很多不足,如设备占地面积大,产量低,温湿度控制不精确,热泵机组的出风温度过高或过低,除湿效果达不到预期,脱水机组的上层网带脱水效果不佳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污泥热干化设备占地面积大,温度和湿度控制不精确,除湿效果不显著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带式脱水机室和热泵机室,所述热泵机室设有进风口、第一热出风口和第二热出风口,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污泥成型机、第一网带、第二网带、第三网带、第四网带和灰渣回收带,所述带式脱水机室设有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热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热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口、第一热风进口和第二热风进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网带的上方,所述第一热风进口与所述第四网带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热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网带水平设置;所述进风口处同时引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热风出口,且所述第一风道内依次设置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叉流换热器、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循环风机;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同时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出口,且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优选地,所述带式脱水机室的顶端还设置有将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的臭气排出的排臭设备。优选地,所述排臭设备内设有用于过滤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的臭气的除臭填料。优选地,所述除臭填料为活性炭填料、竹炭填料或者陶粒填料。优选地,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网带、所述第二网带、所述第三网带、所述第四网带和所述灰渣回收带运转的电机。优选地,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直流电机或者交流电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链轮带动所述第一网带、所述第二网带、所述第三网带、所述第四网带和所述灰渣回收带运转。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为二级蒸发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凝器为二级冷凝器。优选地,所述污泥热干化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监测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的温湿度的温湿度监测器。本技术提供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带式脱水机室负责对污泥进行干化脱水,热泵机室负责对污泥干化所采用的空气进行热量回收、降温除湿、循环加热,两室构成空气的闭式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污泥热干化装置的能效比和脱水效率更高,空间利用率更大;而且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组成的一套内循环系统,可有效精确控制热风的温湿度,除湿效果显著;而且该污泥热干化装置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泥热干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带式脱水机室;10:污泥成型机;11:灰渣回收带;12:第四网带;13:第三网带;14:第二网带;15:第一网带;16:出风口;17:第二热风进口;18:第一热风进口;2:热泵机室;20:叉流换热器;21:蒸发器;22:空气压缩机;23:第一冷凝器;24:第二冷凝器;25:第二循环风机;26:第一循环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有”或“设置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带式脱水机室1和热泵机室2,热泵机室2设有进风口、第一热出风口和第二热出风口(图未标注),带式脱水机室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污泥成型机10、第一网带15、第二网带14、第三网带13、第四网带12和灰渣回收带11,带式脱水机室1设有分别与进风口、第一热出风口和第二热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口16、第一热风进口18和第二热风进口17,出风口16位于第一网带15的上方,第一热风进口18与第四网带12水平设置,第二热进风口17与所述第二网带14水平设置;进风口处同时引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图未标注),第一风道连通第一热风出口,且第一风道内依次设置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叉流换热器20、蒸发器21、第一冷凝器23和空气压缩机22,第一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循环风机26;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同时连通第二热风出口,且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冷凝器24,第二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25。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泥热干化装置,采用高温低湿空气在带式脱水机室1内对成型污泥进行干化脱水,脱水结束后,从上层第一网带15带出来的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升高,该部分空气携带着污泥脱除的水分进入热泵机室2,在热泵机室2内先经过叉流换热器20进行预冷,然后进入蒸发器21进行降温除湿,再经过叉流换热器20进行预热,最后通过第一冷凝器23升温至合适温度后回到带式脱水机室1内,再次对污泥进行脱水,从而构成整个空气的闭式循环;该带式脱水机室1的整个脱水能力相比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双层网带机,能效比和脱水效率更高,空间利用率更大。同时,热泵机室2内的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组成的一套内循环系统该,用于提高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4的脱水效率,内循环系统将从带式脱水机室1的部分出风,通过第二风道中的第二冷凝器24加热后与第三风道的另一部分未加热的出风混合后,然后经过第二网带14中间进入带式脱水机室1,加热后的回风与未加热的回风的比例(回流比)控制在0.3-0.6之间,从而控制住混合回风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可有效精确控制热风的温湿度,达到显著的除湿效果。优选地,该带式脱水机室1的顶端还设置有将带式脱水机室内1的臭气排出的排臭设备(图未标注)。该排臭设备内设有用于过滤带式脱水机室内1的臭气的除臭填料,且除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污泥热干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带式脱水机室和热泵机室,所述热泵机室设有进风口、第一热出风口和第二热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污泥成型机、第一网带、第二网带、第三网带、第四网带和灰渣回收带,所述带式脱水机室设有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热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热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口、第一热风进口和第二热风进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网带的上方,所述第一热风进口与所述第四网带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热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网带水平设置;所述进风口处同时引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热风出口,且所述第一风道内依次设置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叉流换热器、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循环风机;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同时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出口,且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包括带式脱水机室和热泵机室,所述热泵机室设有进风口、第一热出风口和第二热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污泥成型机、第一网带、第二网带、第三网带、第四网带和灰渣回收带,所述带式脱水机室设有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热出风口和所述第二热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口、第一热风进口和第二热风进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网带的上方,所述第一热风进口与所述第四网带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热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网带水平设置;所述进风口处同时引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热风出口,且所述第一风道内依次设置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叉流换热器、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循环风机;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同时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出口,且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热风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脱水机室的顶端还设置有将所述带式脱水机室内的臭气排出的排臭设备。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水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