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256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其结构包括A料桶主体、B料桶主体、循环水泵、加热器、固定底座,A料桶主体与B料桶主体均装设在固定底座上,A料桶主体与循环水泵相连接,加热器与B料桶主体相连接,B料桶主体上设有B料桶盖板、储料腔、阻隔加热保温边槽、搅拌装置和固定装支脚,B料桶主体底部与固定装支脚相连接,储料腔外壁与阻隔加热保温边槽相连接,加热保温边槽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进水口,温度传感器与加热保温边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位传感器与加气管的连接,使其物料液位达到最高限位时能够及时将物料排出,加热效果好,同时采用水循环加热模式降低了能耗,也可以使温度一直保持恒温状态。

Water circulation heat preservation raw material bu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circulation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barrel, which comprises a A barrel body, B barrel body, a circulating water pump, a heater, a fixed base, A barrel body and the barrel body are installed in the B is fixed on the base, A barrel body and the circulating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er and B material th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B barrel cover, a storage cavity, heat insulation barrier slot, stirr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and a fixed B barrel body, B barrel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and fixed legs connected to a storage cavity wall and the barrier edge groove connected heating, heating slot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heating insulation slot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by a liquid level sensor and gas tube, the liquid level reaches the highest limit can be timely discharging material, good heat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circulation heating mode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but also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remain constant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
本技术是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属于保温原料桶

技术介绍
保温桶,俗称生财桶,是带盖水桶的一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树脂材料的,一种是不锈钢材质的,不用插电,保温时间约为6小时,保冷时间可达12小时以上。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CN201220488067.0的一种具有多个出水口的保温桶,包括保温桶本体,所述保温桶本体的上方设有桶盖,所述保温桶本体的两侧设有把手,所述保温桶本体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中间有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电热棒,所述双层结构的内部为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的下部设有电源空间,所述电源空间内设有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热棒和保温桶本体表面的调温装置,所述保温桶本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储物空间的底部一周设有多个出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长时间保温功能;同时具有多个出水口,多个人可以同时取水,缩短取水时间;保温桶本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运输。现有的原料桶采用的是电热毯方式加热,加热时功率能耗比较高,在物料液位达到最高限位时无法及时将物料排出,使其加热效果比较慢加热温度不是一直恒定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以解决现有的原料桶采用的是电热毯方式加热,加热时功率能耗比较高,在物料液位达到最高限位时无法及时将物料排出,使其加热效果比较慢加热温度不是一直恒定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其结构包括A料桶主体、B料桶主体、循环水泵、加热器、固定底座,所述A料桶主体与B料桶主体均装设在固定底座上,所述A料桶主体与循环水泵相连接,所述加热器与B料桶主体相连接,所述B料桶主体上设有B料桶盖板、储料腔、阻隔加热保温边槽、搅拌装置和固定装支脚,所述B料桶主体底部与固定装支脚相连接,所述储料腔外壁与阻隔加热保温边槽相连接,所述加热保温边槽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进水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保温边槽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上方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储料腔顶部与B料桶盖板相连接,所述B料桶盖板上设有物料探望口和固定螺钉,所述物料探望口装设在B料桶盖板的外层上,所述储料腔上设有出料口、第一液位传感器、加压出料管、加气管、底槽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装设在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上方,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储料腔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通过出料口与加压出料管相连接,所述出料口通过加压出料管与底槽相连接,所述加气管装设在底槽内侧,所述底槽与储料腔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和加热器均装设在固定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与搅拌叶片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与搅拌叶片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负责当原料长时间不使用出现分层时,空气含量变少进行搅拌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负责感应当前原料桶的原料是否缺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液位传感器与加气管的连接,使其物料液位达到最高限位时能够及时将物料排出,加热效果好,同时采用水循环加热模式降低了能耗,也可以使温度一直保持恒温状态。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料桶主体和B料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料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料桶主体-1、B料桶主体-2、循环水泵-3、加热器-4、固定底座-5、B料桶盖板-6、物料探望口-61、固定螺钉-62、储料腔-7、出料口-71、第一液位传感器-72、加压出料管-73、加气管-74、底槽-75、第二液位传感器-76、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温度传感器-81、进水口-82、搅拌装置-9、搅拌电机-91、搅拌轴-92、搅拌叶片-93、固定装支脚-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其结构包括A料桶主体1、B料桶主体2、循环水泵3、加热器4、固定底座5,所述A料桶主体1与B料桶主体2均装设在固定底座5上,所述A料桶主体1与循环水泵3相连接,所述加热器4与B料桶主体2相连接,所述B料桶主体2上设有B料桶盖板6、储料腔7、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搅拌装置9和固定装支脚10,所述B料桶主体2底部与固定装支脚10相连接,所述储料腔7外壁与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相连接,所述加热保温边槽8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进水口82,所述温度传感器81与加热保温边槽8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81上方设有搅拌装置9,所述储料腔7顶部与B料桶盖板6相连接,所述B料桶盖板6上设有物料探望口61和固定螺钉62,所述物料探望口61装设在B料桶盖板6的外层上,所述储料腔7上设有出料口71、第一液位传感器72、加压出料管73、加气管74、底槽75和第二液位传感器76,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2装设在第二液位传感器76的上方,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2与储料腔7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2通过出料口71与加压出料管73相连接,所述出料口71通过加压出料管73与底槽75相连接,所述加气管74装设在底槽75内侧,所述底槽75与储料腔7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3和加热器4均装设在固定底座5上,所述搅拌装置9由搅拌电机91、搅拌轴92和搅拌叶片93组成,所述搅拌电机91通过搅拌轴92与搅拌叶片93相连接,所述搅拌轴92与搅拌叶片93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9负责当原料长时间不使用出现分层时,空气含量变少进行搅拌的工作,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76负责感应当前原料桶的原料是否缺少。本技术所说的温度传感器81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第二液位传感器76是一种测量液位的压力传感器,静压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液位计)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采用国外先进的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或陶瓷电容压力敏感传感器,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首先将原料加入料桶后通过A料桶主体1和B料桶主体2部件的内部隔离也有温度的水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水温通过温度传感器81控制温度使原料保温,第二液位传感器76负责感应当前原料桶的原料是否缺少,第一液位传感器72负责自动加入原料时感应最高限位,当第一液位传感器72感应到原料处于最高位,此时加气管74进行加压并由加压出料管73将物料从出料口71导出,当原料长时间不使用会出现分层,空气含量变少时搅拌装置9负责T-08工作时的搅拌,同时物料探望口61可在观察原料状态时不需要再次打开整个原料桶盖,打开物料探望口61就可以观察。可将水循环模式在保温原料桶内使用,由进水口82、循环水泵3和加热器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现水循环加热模式,将储料腔7上的物料温度一直保持恒温状态。本技术的A料桶主体1、B料桶主体2、循环水泵3、加热器4、固定底座5、B料桶盖板6、物料探望口61、固定螺钉62、储料腔7、出料口7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A料桶主体(1)、B料桶主体(2)、循环水泵(3)、加热器(4)、固定底座(5),所述A料桶主体(1)与B料桶主体(2)均装设在固定底座(5)上,所述A料桶主体(1)与循环水泵(3)相连接,所述加热器(4)与B料桶主体(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B料桶主体(2)上设有B料桶盖板(6)、储料腔(7)、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搅拌装置(9)和固定装支脚(10),所述B料桶主体(2)底部与固定装支脚(10)相连接,所述储料腔(7)外壁与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相连接;所述加热保温边槽(8)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进水口(82),所述温度传感器(81)与加热保温边槽(8)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81)上方设有搅拌装置(9),所述储料腔(7)顶部与B料桶盖板(6)相连接,所述B料桶盖板(6)上设有物料探望口(61)和固定螺钉(62),所述物料探望口(61)装设在B料桶盖板(6)的外层上,所述储料腔(7)上设有出料口(71)、第一液位传感器(72)、加压出料管(73)、加气管(74)、底槽(75)和第二液位传感器(76),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2)装设在第二液位传感器(76)的上方,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2)与储料腔(7)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2)通过出料口(71)与加压出料管(73)相连接,所述出料口(71)通过加压出料管(73)与底槽(75)相连接,所述加气管(74)装设在底槽(75)内侧,所述底槽(75)与储料腔(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保温原料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A料桶主体(1)、B料桶主体(2)、循环水泵(3)、加热器(4)、固定底座(5),所述A料桶主体(1)与B料桶主体(2)均装设在固定底座(5)上,所述A料桶主体(1)与循环水泵(3)相连接,所述加热器(4)与B料桶主体(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B料桶主体(2)上设有B料桶盖板(6)、储料腔(7)、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搅拌装置(9)和固定装支脚(10),所述B料桶主体(2)底部与固定装支脚(10)相连接,所述储料腔(7)外壁与阻隔加热保温边槽(8)相连接;所述加热保温边槽(8)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1)和进水口(82),所述温度传感器(81)与加热保温边槽(8)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81)上方设有搅拌装置(9),所述储料腔(7)顶部与B料桶盖板(6)相连接,所述B料桶盖板(6)上设有物料探望口(61)和固定螺钉(62),所述物料探望口(61)装设在B料桶盖板(6)的外层上,所述储料腔(7)上设有出料口(71)、第一液位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天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善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