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斜式展示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24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斜式展示盒,设有翻盖式外盒和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斜式展示盒还设有联动件、滑轨、支架和合页。在翻盖式外盒处于合盖状态下,内盒完全容纳在盒身内,翻盖式外盒对放置在内盒中的产品起到包装保护的作用;而在翻开盒盖时,盒盖能够通过联动件带动支架、内盒和合页运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斜式展示盒在盒盖翻开至最大角度的状态下,内盒能够保持倾斜,以更加符合使用者自然状态下的视角向使用者展示放置在内盒中的产品,且升斜式展示盒还能够利用该特性作为手机支架使用;具有产品展示方式方便且与用户互动方式新颖有趣、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An inclined display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display box,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lip type outer box and an inner box.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ifting display box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interlocking component, a slide rail, a bracket and a hinge. The clamshell box in closed state, the inner box is fully contained in the box body, the outer packing box to cover the protection placed inside box products; and in the open box, box cover through linkage to drive the bracket, the inner box and the hinge movement, the utility or oblique type the new display box in the box opened to the maximum angle condition, the inner box can keep the tilt, more accord with the natural state of the user perspective to the user display products placed in the box, and the lift cable type display box can also be used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phone support;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duct display and convenient way the user interaction is novel and interesting, high reliability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斜式展示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斜式展示盒。
技术介绍
近年来,包装礼盒对产品档次的提高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包装礼盒为产品起到便于展示、取出、收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现有的包装礼盒结构设计普遍存在无新意、结构复杂、可靠性低、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斜式展示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斜式展示盒,设有翻盖式外盒和内盒,所述翻盖式外盒由盒盖和顶面敞口的盒身连接组成,所述盒盖能够盖合在所述盒身的顶面敞口上,且所述盒盖与盒身的连接处设有翻盖压痕线,使得所述盒身的顶面敞口能够在所述盒盖绕所述翻盖压痕线向外转动时露出;所述内盒的顶面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斜式展示盒还设有联动件、滑轨、支架和合页;所述联动件设有盒盖粘接部、第一传动片、第二传动片、第三传动片和支架粘接部,所述第二传动片的同一条边沿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片与所述盒盖粘接部相连、下部通过所述第三传动片与所述支架粘接部相连,所述盒盖粘接部与第一传动片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传动片与第二传动片的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片与第三传动片的连接部、所述第三传动片与支架粘接部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依次记为第一压痕线、第二压痕线、第三压痕线和第四压痕线,且该四条压痕线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片的正面与所述盒盖粘接部和第一传动片的正面位于同一侧、背面与所述第三传动片和支架粘接部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传动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滑轨由滑轨片材折叠而成,即:所述滑轨片材由辅粘接部、矩形滑动条和主粘接部依次相连构成,所述辅粘接部与矩形滑动条的连接部、所述矩形滑动条与主粘接部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依次记为第五压痕线和第六压痕线,该两条压痕线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滑动条的两条短边上;所述滑轨片材的辅粘接部和矩形滑动条穿过所述联动件的限位孔后,所述矩形滑动条沿所述第六压痕线向其背面方向对折,所述辅粘接部沿所述第五压痕线向其背面方向对折,且所述辅粘接部粘接在所述主粘接部上,所述主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传动片的上方,使得所述滑轨片材成为所述滑轨,且所述第二传动片能够沿所述矩形滑动条的长边方向滑动;所述支架为设有切半穿刀线的片材,且所述切半穿刀线将所述支架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固定部和转动部,使得所述固定部和转动部均能够绕所述切半穿刀线向其正面方向转动;所述合页为设有第七压痕线的片材,且所述第七压痕线将所述支架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转动端叶片和固定端叶片,使得所述转动端叶片和固定端叶片均能够绕所述第七压痕线向其正面方向转动;所述联动件的支架粘接部正面粘接在所述支架的转动部正面上、盒盖粘接部背面粘接在所述翻盖式外盒的盒盖内侧面上,所述滑轨的主粘接部正面粘接在所述内盒的底面上,且使得所述联动件的第二压痕线位于所述内盒的底面所在范围之外,所述支架的固定部位于所述翻盖式外盒的盒身内且所述固定部的背面粘接在所述盒身的底面上,所述合页的固定端叶片背面粘接在所述盒身的侧壁内侧面上、转动端叶片粘接在所述内盒的侧壁外侧面上,并且,所述联动件的第一压痕线、翻盖式外盒的翻盖压痕线、支架的切半穿刀线、所述合页的第七压痕线相互平行;并且,所述内盒能够在所述盒盖盖合在所述盒身的顶面敞口上的情况下完全容纳在所述盒身内,在所述第二传动片滑动至其限位孔孔壁与所述滑轨的背面相接触的位置时,所述支架的转动部垂直于所述内盒的底面且所述盒盖所在平面至所述盒身的底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90°。为了提高升斜式展示盒的加工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联动件由联动件片材折叠而成,即:所述联动件片材由所述盒盖粘接部、所述第一传动片、第一对折部、第二对折部、所述第三传动片和所述支架粘接部相连构成,且相邻两部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所述第一传动片与第一对折部的连接部上的压痕线即为所述第二压痕线,所述第二对折部与第三传动片的连接部上的压痕线即为所述第三压痕线,所述第一对折部与第二对折部的连接部上的压痕线记为第八压痕线,并且,所述第一对折部开设有第一对折部通孔,所述第二对折部开设有第二对折部通孔;所述第二对折部沿所述第八压痕线向其背面方向对折,且所述第二对折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对折部的背面相粘接,所述第一对折部通孔与第二对折部通孔连通组成所述限位孔,所述第二传动片的正面即为所述第一对折部的正面、背面即为所述第二对折部的正面,使得所述联动件片材成为所述联动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翻盖式外盒和内盒由自动机粘盒制成,所述联动件片材、滑轨片材、支架和合页均由模切机裁切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联动件片材为250g的白卡纸,所述滑轨片材为250g的单铜纸,所述支架为2mm厚的单面白灰板,所述合页为250g的白卡纸。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盒身的盒内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固定部紧贴在所述翻盖压痕线所在的所述盒身的侧壁内侧面上;所述合页的第七压痕线与所述盒身的顶面敞口平齐。为了在确保主粘接部能够牢固的粘接在内盒的底面上即主粘接部面积最大的同时,使得联动件具有合适的配合尺寸,以确保在所述第二传动片滑动至其限位孔孔壁与所述滑轨的背面相接触的位置时,所述支架的转动部垂直于所述内盒的底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粘接部的尺寸与所述内盒的底面相同,且所述主粘接部设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滑动条与所述主粘接部的连接部为所述矩形缺口的底边。为了便于定位辅粘接部的粘接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粘接部设有定位缺口,所述第五压痕线位于所述定位缺口的底边位置,所述辅粘接部的背面粘接在所述主粘接部的正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设有联动件3、滑轨4、支架5和合页6,在翻盖式外盒1处于合盖状态下,内盒2完全容纳在盒身12内,翻盖式外盒1对放置在内盒2中的产品起到包装保护的作用;而在翻开盒盖11时,盒盖11能够通过联动件3带动支架5、内盒2和合页6运动(该传动过程见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工作原理说明),使得本技术的升斜式展示盒在盒盖11翻开至最大角度的状态下,内盒2能够保持倾斜,以更加符合使用者自然状态下的视角向使用者展示放置在内盒2中的产品,且升斜式展示盒还能够利用该特性作为手机支架使用,便于观看手机画面;并且,盒盖11翻开至最大角度时处于稳定的倾斜状态,能够减少了升斜式展示盒占用台面的面积,且通过在盒盖粘接部31的正面印刷广告、说明书等展示内容,能够便于使用者观看;具有产品展示方式方便且与用户互动方式新颖有趣、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第二,本技术的联动件由联动件片材折叠而成,使得联动件片材能够采用模切机裁切成型并用粘盒机粘接成为联动件,因此,能够提高升斜式展示盒的加工速度。第三,本技术的翻盖式外盒和内盒都是常规盒型,都可以用自动机粘盒制成,具有生产速度快,技术成熟,生产稳定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升斜式展示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斜式展示盒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联动件3与滑轨4组合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斜式展示盒在盒盖1打开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斜式展示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斜式展示盒,设有翻盖式外盒(1)和内盒(2),所述翻盖式外盒(1)由盒盖(11)和顶面敞口的盒身(12)连接组成,所述盒盖(11)能够盖合在所述盒身(12)的顶面敞口上,且所述盒盖(11)与盒身(12)的连接处设有翻盖压痕线(1a),使得所述盒身(12)的顶面敞口能够在所述盒盖(11)绕所述翻盖压痕线(1a)向外转动时露出;所述内盒(2)的顶面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斜式展示盒还设有联动件(3)、滑轨(4)、支架(5)和合页(6);所述联动件(3)设有盒盖粘接部(31)、第一传动片(32)、第二传动片(33)、第三传动片(34)和支架粘接部(35),所述第二传动片(33)的同一条边沿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片(32)与所述盒盖粘接部(31)相连、下部通过所述第三传动片(34)与所述支架粘接部(35)相连,所述盒盖粘接部(31)与第一传动片(32)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传动片(32)与第二传动片(33)的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片(33)与第三传动片(34)的连接部、所述第三传动片(34)与支架粘接部(35)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依次记为第一压痕线(3a)、第二压痕线(3b)、第三压痕线(3c)和第四压痕线(3d),且该四条压痕线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片(33)的正面与所述盒盖粘接部(31)和第一传动片(32)的正面位于同一侧、背面与所述第三传动片(34)和支架粘接部(35)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传动片(33)开设有限位孔(33a);所述滑轨(4)由滑轨片材(4’)折叠而成,即:所述滑轨片材(4’)由辅粘接部(41)、矩形滑动条(42)和主粘接部(43)依次相连构成,所述辅粘接部(41)与矩形滑动条(42)的连接部、所述矩形滑动条(42)与主粘接部(43)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依次记为第五压痕线(4a)和第六压痕线(4b),该两条压痕线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滑动条(42)的两条短边上;所述滑轨片材(4’)的辅粘接部(41)和矩形滑动条(42)穿过所述联动件(3)的限位孔(33a)后,所述矩形滑动条(42)沿所述第六压痕线(4b)向其背面方向对折,所述辅粘接部(41)沿所述第五压痕线(4a)向其背面方向对折,且所述辅粘接部(41)粘接在所述主粘接部(43)上,所述主粘接部(4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片(33)的上方,使得所述滑轨片材(4’)成为所述滑轨(4),且所述第二传动片(33)能够沿所述矩形滑动条(42)的长边方向滑动;所述支架(5)为设有切半穿刀线(5a)的片材,且所述切半穿刀线(5a)将所述支架(5)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固定部(51)和转动部(52),使得所述固定部(51)和转动部(52)均能够绕所述切半穿刀线(5a)向其正面方向转动;所述合页(6)为设有第七压痕线(6a)的片材,且所述第七压痕线(6a)将所述支架(5)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转动端叶片(61)和固定端叶片(62),使得所述转动端叶片(61)和固定端叶片(62)均能够绕所述第七压痕线(6a)向其正面方向转动;所述联动件(3)的支架粘接部(35)正面粘接在所述支架(5)的转动部(52)正面上、盒盖粘接部(31)背面粘接在所述翻盖式外盒(1)的盒盖(11)内侧面上,所述滑轨(4)的主粘接部(43)正面粘接在所述内盒(2)的底面上,且使得所述联动件(3)的第二压痕线(3b)位于所述内盒(2)的底面所在范围之外,所述支架(5)的固定部(51)位于所述翻盖式外盒(1)的盒身(12)内且所述固定部(51)的背面粘接在所述盒身(12)的底面上,所述合页(6)的固定端叶片(62)背面粘接在所述盒身(12)的侧壁内侧面上、转动端叶片(61)粘接在所述内盒(2)的侧壁外侧面上,并且,所述联动件(3)的第一压痕线(3a)、翻盖式外盒(1)的翻盖压痕线(1a)、支架(5)的切半穿刀线(5a)、所述合页(6)的第七压痕线(6a)相互平行;并且,所述内盒(2)能够在所述盒盖(11)盖合在所述盒身(12)的顶面敞口上的情况下完全容纳在所述盒身(12)内,在所述第二传动片(33)滑动至其限位孔(33a)孔壁与所述滑轨(4)的背面相接触的位置时,所述支架(5)的转动部(52)垂直于所述内盒(2)的底面且所述盒盖(11)所在平面至所述盒身(12)的底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斜式展示盒,设有翻盖式外盒(1)和内盒(2),所述翻盖式外盒(1)由盒盖(11)和顶面敞口的盒身(12)连接组成,所述盒盖(11)能够盖合在所述盒身(12)的顶面敞口上,且所述盒盖(11)与盒身(12)的连接处设有翻盖压痕线(1a),使得所述盒身(12)的顶面敞口能够在所述盒盖(11)绕所述翻盖压痕线(1a)向外转动时露出;所述内盒(2)的顶面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斜式展示盒还设有联动件(3)、滑轨(4)、支架(5)和合页(6);所述联动件(3)设有盒盖粘接部(31)、第一传动片(32)、第二传动片(33)、第三传动片(34)和支架粘接部(35),所述第二传动片(33)的同一条边沿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片(32)与所述盒盖粘接部(31)相连、下部通过所述第三传动片(34)与所述支架粘接部(35)相连,所述盒盖粘接部(31)与第一传动片(32)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传动片(32)与第二传动片(33)的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片(33)与第三传动片(34)的连接部、所述第三传动片(34)与支架粘接部(35)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依次记为第一压痕线(3a)、第二压痕线(3b)、第三压痕线(3c)和第四压痕线(3d),且该四条压痕线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片(33)的正面与所述盒盖粘接部(31)和第一传动片(32)的正面位于同一侧、背面与所述第三传动片(34)和支架粘接部(35)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传动片(33)开设有限位孔(33a);所述滑轨(4)由滑轨片材(4’)折叠而成,即:所述滑轨片材(4’)由辅粘接部(41)、矩形滑动条(42)和主粘接部(43)依次相连构成,所述辅粘接部(41)与矩形滑动条(42)的连接部、所述矩形滑动条(42)与主粘接部(43)的连接部均设有压痕线,依次记为第五压痕线(4a)和第六压痕线(4b),该两条压痕线分别位于所述矩形滑动条(42)的两条短边上;所述滑轨片材(4’)的辅粘接部(41)和矩形滑动条(42)穿过所述联动件(3)的限位孔(33a)后,所述矩形滑动条(42)沿所述第六压痕线(4b)向其背面方向对折,所述辅粘接部(41)沿所述第五压痕线(4a)向其背面方向对折,且所述辅粘接部(41)粘接在所述主粘接部(43)上,所述主粘接部(4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片(33)的上方,使得所述滑轨片材(4’)成为所述滑轨(4),且所述第二传动片(33)能够沿所述矩形滑动条(42)的长边方向滑动;所述支架(5)为设有切半穿刀线(5a)的片材,且所述切半穿刀线(5a)将所述支架(5)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固定部(51)和转动部(52),使得所述固定部(51)和转动部(52)均能够绕所述切半穿刀线(5a)向其正面方向转动;所述合页(6)为设有第七压痕线(6a)的片材,且所述第七压痕线(6a)将所述支架(5)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记为转动端叶片(61)和固定端叶片(62),使得所述转动端叶片(61)和固定端叶片(62)均能够绕所述第七压痕线(6a)向其正面方向转动;所述联动件(3)的支架粘接部(35)正面粘接在所述支架(5)的转动部(52)正面上、盒盖粘接部(31)背面粘接在所述翻盖式外盒(1)的盒盖(11)内侧面上,所述滑轨(4)的主粘接部(43)正面粘接在所述内盒(2)的底面上,且使得所述联动件(3)的第二压痕线(3b)位于所述内盒(2)的底面所在范围之外,所述支架(5)的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上泉廖文陈庆雄杨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恒远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