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及平版胶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42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包括树脂、单体、胺增效剂和光引发剂;所述的树脂包括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和四官能度的氨改性丙烯酸酯,所述的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所述的单体为丙烯酸单体;所述的胺增效剂为丙烯酸酯类胺增效剂。该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能通过平版胶印的方法,达到良好的局部镭射转移的效果,镭射效果强、印刷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及平版胶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平版胶印
,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及平版胶印方法。
技术介绍
镭射转移工艺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开创及应用已有十多年历史,镭射转移以其图纹多样,图案闪光亮丽,高档精细给人们产生前所未见的视觉冲击,创立了人们对包装印刷认知的新概念。镭射转移印刷品深入到香烟包装、化妆品包装、酒盒包装、药品包装、礼品盒包装的各个领域,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逐步广泛应用。镭射转移工艺的原理是:将模压后形后的镭射膜,不做镀铝处理,形成镭射转移膜(透明镭射原膜),再通过UV光油直接与印刷产品压合,将镭射图文转移在印刷品表面。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印刷品经过UV上光(UV光油),不经UV灯干燥的情况下与镭射转移膜(透明镭射原膜)压合后,经UV光照射瞬间固化干燥,待膜剥离后,完成产品的镭射转移工艺。由于现有UV光油本身的性能存在局限性,其更适合于满版转移,但是在进行局部转移和套印要求高的情况下生产就会有很大难度:现有的墨斗UV光油进行局部转移时,按照实际需要局部转移的部位制作镭射转移版,制版成本低,套印精度高,但印刷时容易产生油墨乳化,形成的墨层较薄,印成品光泽一般,转移产生的衍射效果并不明显。现有技术实现局部镭射转移一般包括以下四种工艺方法:1、柔印套印工艺:在上光位置使用树脂版(凸版)实现局部上光,从而实现局部镭射转移。但是柔印套印工艺一方面树脂版价格高(每张树脂版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另一方面选用现有的涂布UV光油,优点是光泽高,但缺点是很多材质表面不能使用涂布UV光油,精度与胶印相差较远(柔印套印偏差为0.5mm,胶印偏差为0.1mm),很难对精细线条或网点进行精确转移,无法满足高精度印刷的要求。2、采用凹印版辊实现局部上光,从而实现局部镭射转移。这种方法虽然能得到较高的印刷精度,但每支凹印版辊的价格在6000~12000元人民币左右,导致印刷版才成本过高,而且卷筒凹印的调机损耗太高,直接影响到镭射转移产品的价格,不利于市场的推广。3、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局部上光,使用网版,选用粘度适宜、流平性好的丝印UV光油进行上光后再到镭射转移设备上进行镭射膜转移。丝网印刷效率低(丝网印刷速度800~2000张/小时,平版胶印速度最高可达18000张/小时),造成了生产印刷效率的低下,以及生产成本的高昂。4、使用满版转移加墨斗UV哑油遮盖来实现局部镭射转移。该操作过程分为两个个步骤:第1步骤为使用常规镭射转移工艺实现满版镭射转移效果;第2步骤为使用墨斗UV哑油对镭射转移效果进行遮盖,将印刷品上不需要镭射转移效果的位置直接制作成1件印刷用的PS版,将已做好满版镭射转移效果的印张再上一次印刷机,印刷墨斗UV哑油直接将不需要镭射转移效果的位置遮盖掉,并变成哑油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不仅增加了一道印刷工序,而且改变了产品非镭射转移位置的表面效果(只能是哑油效果),造成效率低,成本高,效果组合形式单一,只能光哑效果,不能实现逆向磨砂+透明镭射、触感+透明镭射、非涂布纸+透明镭射等效果,也不能实现涂布UV光油+透明镭射的效果,不利于客户对产品多方面的要求,限制了镭射转移产品的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该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能通过平版胶印的方法,达到良好的局部镭射转移的效果,镭射效果强、印刷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所述UV光油的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包括树脂、单体、胺增效剂和光引发剂;所述的树脂包括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和四官能度的氨改性丙烯酸酯,所述的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所述的单体为丙烯酸单体;所述的胺增效剂为丙烯酸酯类胺增效剂。与现有的涂布UV光油和墨斗UV光油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更能适应局部镭射转移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采用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和四官能度的氨改性丙烯酸酯的组合,这样的树脂组合带来了以下优点:①良好的耐水性,并在平版胶印进行局部镭射转移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水墨平衡特性以及高反应性,乳化现象少,形成的墨层厚度适中,使得所述墨斗UV光油在平版胶印印刷机上具有良好的印刷适用性;②对于不同材质的底材表现出良好的附着力,使得局部镭射转移的目标底材有更大的选择空间;③高光泽度,保证了良好的镭射衍射效果。以所述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的总质量为基准,各组分的含量为: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40~55wt%;氨改性丙烯酸酯1~5wt%;单体25~35wt%;胺增效剂5~15wt%;光引发剂1~6wt%。优选地,各组分的含量为: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45~50wt%;氨改性丙烯酸酯5wt%;单体25~30wt%;胺增效剂10wt%;光引发剂5wt%。更优选地,所述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包含:环氧丙烯酸酯40~55wt%;氨改性丙烯酸酯5wt%;聚酯丙烯酸酯5~15wt%;单体25~30wt%;胺增效剂10wt%;光引发剂5wt%。即同时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树脂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选择砂多玛CN104;聚酯丙烯酸酯选择美源PS2522;树脂C选择美源A104。所述的单体选自单官能团丙烯酸单体、2官能团丙烯酸单体和3官能团丙烯酸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而言,所述的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3-(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EO3)T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丙氧基)丙三醇三丙烯酸酯(GPTA)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上述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时,均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目的,在使用多种单体组合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平衡产品反应速度,耐化性,耐水性和附着力。所述的胺增效剂优选为氨基改性丙烯酸酯。所述的光引发剂优选为二苯甲酮(BP)、(2,4,6-三甲基苯甲酰氯)二苯基氧化膦(TPO)、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光引发剂184)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光引发剂能促进表面固化和深层固化,并且能加速固化的速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改善光油整体性能的功能性助剂,具体包括流平助剂、耐磨助剂和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每种助剂的含量分别为0.1~1wt%,所述的流平助剂优选为二甲基硅氧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所述的耐磨助剂优选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所述的稳定剂优选为对羟基苯甲醚。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使用所述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的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包括树脂、单体、胺增效剂和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包括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和四官能度的氨改性丙烯酸酯,所述的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所述的单体为丙烯酸单体;所述的胺增效剂为丙烯酸酯类胺增效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包括树脂、单体、胺增效剂和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包括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和四官能度的氨改性丙烯酸酯,所述的两官能度丙烯酸低聚物选自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所述的单体为丙烯酸单体;所述的胺增效剂为丙烯酸酯类胺增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含量为:
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40~55wt%;
氨改性丙烯酸酯1~5wt%;
单体25~35wt%;
胺增效剂5~15wt%;
光引发剂1~6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其特征在于,组分的含量为:
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45~50wt%;
氨改性丙烯酸酯5wt%;
单体25~30wt%;
胺增效剂10wt%;
光引发剂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包含:
环氧丙烯酸酯40~55wt%;
氨改性丙烯酸酯5wt%;
聚酯丙烯酸酯5~15wt%;
单体25~30wt%;
胺增效剂10wt%;
光引发剂5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实现局部镭射转移的平版胶印墨斗UV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为砂多玛CN104;聚酯丙烯酸酯为美源PS2522;树脂C为美源A104。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何润添郭栋士杨雄威陈庆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恒远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