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082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的新用途,可应用于封闭颈静脉角处胸导管或淋巴导管,防止术后乳糜瘘,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

New use of cyanoacrylate medical adhesiv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application of cyanoacrylate glue, can be applied to the jugular vein at the angle of closed thoracic duct or lymph duct, prevent postoperative chylous fistula, obvious effect,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抗菌、止血是基础,对生物体组织的修复,缝、扎是两项最基本的操作。这种方法不仅烦琐费力,且易造成出血和新的损伤,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对于那些找不到出血点的大面积渗血,医生也感到束手无策。至今人们已经研制出数千种粘合剂,但是能适合医用的确寥寥无几,都被严格的医用指标所卡掉了。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福爱乐)具有止血、封闭、粘合、堵漏、栓塞、防粘连、固定粉碎性骨折等作用。在头颈部手术中用于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作为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方法的颈淋巴结清除术中,乳糜瘘是颈淋巴结清除术后一种不常见但后果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约占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3%,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诱发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发生乳糜瘘的原因如下:因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解剖特点,可能造成术中损伤。胸导管全长约40cm,起自腹部第1腰椎前方的乳糜池,收集横膈以下的淋巴液及乳糜,由胸部的后纵隔上升,至左颈部时呈拱形,一般高出锁骨上缘3~4cm,从颈内静脉外侧深面、前斜角肌前缘的疏松结缔组织内通过,汇入左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分叉处。实际上,胸导管、右淋巴导管出胸廓后的走行并不十分规律,存在多种变异。在注入颈内静脉前,其拱形部位有时很低,术中不能看到;有时很高,可达锁骨上5cm,管壁色泽与脂肪组织相近,致使术中不易确认。此部恰位于颈淋巴结清扫术野下缘,在切断颈内静脉下端时,有可能损伤胸导管而发生乳糜瘘。另外,胸导管被脂肪疏松结缔组织所包绕,管壁薄、韧性差,又有小淋巴导管与其伴行,在处理锁骨上窝尤其是颈内静脉下端时,如果分离组织不细,忽视对分离切断组织的结扎,可能会遗漏胸导管或其分支的残端,也是造成乳糜瘘的重要原因。传统预防措施:熟悉局部解剖、操作轻柔准确是预防乳糜瘘发生的关键。胸导管损伤发生于清扫锁骨上三角和结扎切断颈内静脉下端时,传统做法是沿颈内静脉走行,纵行分离钳夹软组织进行缝扎,而胸导管走行亦为纵行,如此缝扎,一则因为胸导管、右淋巴导管存在变异,在未看到胸导管、右淋巴导管走行的情况下,可能缝扎不确切,且组织量相对较多,有可能因结扎不牢或结扎线脱落、松解导致术后乳糜瘘;二则局部会残留较多的软组织,增加肿瘤复发的隐患。胸导管损伤、破裂后表现为乳糜漏出,而右术中应警惕,如胸导管或其分支损伤,术中可见颈后三角处有无色透明液体积聚,用纱布轻拭后静观,仍有清亮反光样液体渗出,术者手套沾液后有润滑感,此时即可明确。如仍觉可疑,可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增加病人胸内压,使淋巴液漏出更为明显,以便确认破裂口,用血管钳准确钳夹,再予以缝扎。由此可见,手术操作的传统做法是沿颈内静脉走行,纵行分离钳夹软组织进行缝扎,或者直接解剖出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予以保留。但术后可能因为缝扎不确切,扎线脱落、松解导致术后乳糜瘘。亦可又由于颈内静脉周围小淋巴导管破裂引起乳糜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的新用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在制备用于防止颈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瘘的药物或材料方面的应用。优选的,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在制备用于防止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乳糜瘘的药物或材料方面的应用。优选的,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在制备用于防止封闭颈静脉角处胸导管或淋巴导管术后乳糜瘘的药物或材料方面的应用。优选的,上述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为福爱乐医用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应用于封闭颈静脉角处胸导管或淋巴导管,可防止术后乳糜瘘,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福爱乐)将胸锁乳突肌肌膜封闭于静脉角处以防止乳糜瘘发生的研究自2007年5月到2016年4月,申请人采用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福爱乐)将胸锁乳突肌肌膜封闭于静脉角处,防止乳糜瘘的发生202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1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岁。所有病人均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左侧114例,右侧88例。术后无一例出现乳糜瘘,均一期拆线出院。具体应用如下:材料:颈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器械、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福爱乐)。方法:在清扫颈静脉角区域时,由助手轻轻把住颈内静脉,术者以左手轻轻向外上方牵拉颈静脉角处软组织,使组织稍有张力,用手术刀轻轻划开软组织周围的筋膜组织,然后放开左手,再次向外上方把住软组织,用手术刀轻轻划开筋膜组织,如此反复操作即可完全暴露胸导管走行并彻底清扫颈内静脉深面软组织,如胸导管、右淋巴导管有破裂渗漏,也可在直视下缝扎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然后用纱布轻拭后静观,如仍有清亮反光样液体渗出,或术者手套沾液后有润滑感,证明有淋巴液渗出。然后以电刀从胸锁乳突肌胸锁端切取适当大小(一般为2*2cm)肌膜,放于生理盐水中保存;取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福爱乐)点于颈静脉角处,一般为2-3滴。然后迅速将完全展开的肌膜粘贴于该处,平铺在滴有医用胶的位置,再沿肌膜四周点滴适当的福爱乐,使肌膜完全封闭于静脉角处,达到防止乳糜瘘发生的效果。福爱乐医用胶防止乳糜瘘主要原理是应用其粘合组织的能力,将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与静脉角处胸导管或淋巴管区域粘连并封闭,因为术中淋巴液是透明的,无法明确判断其渗漏的具体位置,而胸锁乳突肌肌膜属于子体移植不存在排异,当肌膜与怀疑渗漏的区域通过福爱乐医用胶粘连以后,封闭了渗漏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形成机化,进而很好的阻止淋巴结的流出,预防胸导管或淋巴导管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综上,在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应用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福爱乐)将胸锁乳突肌肌膜封闭于静脉角处,能大大降低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上述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对该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的新用途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在制备用于防止颈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瘘的药物或材料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在制备用于防止颈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瘘的药物或材料方面的应用。2.氰基丙烯酸酯系医用胶在制备用于防止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后乳糜瘘的药物或材料方面的应用。3.氰基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郑向前李亦工赵敬柱李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