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82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连杆,连杆的端部均设有圆形保护框,保护框的内部配合设有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中部设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翼,机身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药瓶,机身的内部设有喷药器,机身的外圈于各个连杆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喷药管,喷药管的端部下侧设有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性好,在进行农田喷药杀虫时不易发生抖动,通过GPS模块与摄像头相配合可获取装置的位置信息,另外保护模块能够对蓄电池进行保护,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以及蓄电池的使用。

A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unmanned contro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unmanned contro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wherein the outer ring body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protective fram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ior of the box is equipped with a cruciform bracket, central cruciform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rotor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motor rotor is arranged on the rotor. The top thr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le bod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praying device of the fuselage, the fuselage on each link between the oute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form spraying pipe, the lower end of the spray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nozzl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tability, easy occurrence of jitter in the farmland spraying pesticide, through the GPS module and the camera positi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can be matched, also can protect the battery protection module,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and the battery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建设的发展,无人机在变电设备,线路和农业商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无人机进行农业检测和杀虫作业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又可以避免对农作物造成破坏,且无人机非常适合小区域的喷药杀虫作业。现有的农业用无人机在进行喷药时抖动剧烈,运行稳定性差,不易捕捉需要杀虫的区域,作业难度大,且无人机在运行时容易受到农作物的干扰,影响无人机的稳定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无人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连杆,连杆的端部均设有圆形保护框,保护框的内部配合设有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中部设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翼,保护框的外圈下侧设有支脚,所述机身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药瓶,机身的内部设有喷药器,机身的外圈于各个连杆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喷药管,喷药管的端部下侧设有喷头,所述机身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所述机身上还设有蓄电池、GPS模块、惯性导航装置、数据发射器和数据接收器;所述蓄电池还包括保护模块,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5、三极管Q4、电容C4、发光二极管LED1、单向可控硅Q10、电容C5和电阻R6,所述二极管D5正极,二极管D5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4、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6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6负极、电阻R7、三极管Q3集电极和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电阻R11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5和单向可控硅Q10的K极,单向可控硅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8、电容C5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5、三极管Q7发射极和三极管Q5发射极,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三极管Q7基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三极管Q5集电极、三极管Q6集电极和蓄电池E一端,三极管Q5基极连接电阻R14,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7集电极、三极管Q8集电极、电阻R15和蓄电池E另一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基极,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6发射极、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电阻R9另一端、单向可控硅Q10的A极、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和电容C4另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三个。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脚和连杆的位置相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药管的数量与连杆的数量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和喷药管导通连接,喷药管与喷药器的出液口导通连接,喷药器的进液口与药瓶导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GPS模块用于采集测量的系统的位置数据,并同步系统时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惯性导航装置用于采集测量系统的姿态、加速度数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地面控制器发送的指令信息,数据发射器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地面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稳定性好,在进行农田喷药杀虫时不易发生抖动,通过GPS模块与摄像头相配合可获取装置的位置信息,另外保护模块能够对蓄电池进行保护,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以及蓄电池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身部分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护模块的电路图。图中:1-支脚,2-保护框,3-旋翼,4-旋翼电机,5-十字形支架,6-喷药管,7-喷头,8-连杆,9-机身,10-药瓶,11-摄像头,12-喷药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包括机身9,所述机身9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连杆8,连杆8的数量为三个,连杆8的端部均设有圆形保护框2,保护框2的内部配合设有十字形支架5,十字形支架5的中部设有旋翼电机4,旋翼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翼3,通过旋翼电机4带动旋翼3转动,以产生向下的推力,所述保护框2的外圈下侧设有支脚1,支脚1和连杆8的位置相对,通过各个支脚1组合对装置进行支撑,所述机身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药瓶10,机身9的内部设有喷药器12,机身9的外圈于各个连杆8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喷药管6,喷药管6的数量与连杆8的数量相同,喷药管6的端部下侧设有喷头7,所述喷头7和喷药管6导通连接,喷药管6与喷药器12的出液口导通连接,喷药器12的进液口与药瓶10导通连接,控制喷药器12动作,可以将药瓶10内的药液从喷头7喷出,进行农田杀虫作业,所述机身9的底部设有摄像头11,通过摄像头11进行航拍侦测,以进行准确的杀虫作业。所述机身9上还设有蓄电池、GPS模块、惯性导航装置、数据发射器和数据接收器,所述蓄电池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GPS模块用于采集测量的系统的位置数据,并同步系统时间,所述惯性导航装置用于采集测量系统的姿态、加速度数据,所述数据发射器和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装置发射到地面控制器(未示出)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接收器接收地面控制器发送的指令。所述蓄电池还包括保护模块,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5、三极管Q4、电容C4、发光二极管LED1、单向可控硅Q10、电容C5和电阻R6,所述二极管D5正极,二极管D5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4、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6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6负极、电阻R7、三极管Q3集电极和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电阻R11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5和单向可控硅Q10的K极,单向可控硅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8、电容C5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5、三极管Q7发射极和三极管Q5发射极,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三极管Q7基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三极管Q5集电极、三极管Q6集电极和蓄电池E一端,三极管Q5基极连接电阻R14,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7集电极、三极管Q8集电极、电阻R15和蓄电池E另一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基极,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6发射极、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电阻R9另一端、单向可控硅Q10的A极、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和电容C4另一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在药瓶10内灌装入药液后,旋接于机身9上,通过地面控制器控制各个旋翼电机4同时运行,通过机身9上的蓄电池为装置供电,通过GPS模块与摄像头11相配合获取装置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数据发射器发送给地面控制器,当到达待杀虫的农田区域时,通过地面控制器发送指令,机身9上的数据接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连杆,连杆的端部均设有圆形保护框,保护框的内部配合设有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中部设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翼,保护框的外圈下侧设有支脚,所述机身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药瓶,机身的内部设有喷药器,机身的外圈于各个连杆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喷药管,喷药管的端部下侧设有喷头,所述机身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所述机身上还设有蓄电池、GPS模块、惯性导航装置、数据发射器和数据接收器;所述蓄电池还包括保护模块,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5、三极管Q4、电容C4、发光二极管LED1、单向可控硅Q10、电容C5和电阻R6,所述二极管D5正极,二极管D5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4、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6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6负极、电阻R7、三极管Q3集电极和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电阻R11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5和单向可控硅Q10的K极,单向可控硅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8、电容C5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5、三极管Q7发射极和三极管Q5发射极,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三极管Q7基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三极管Q5集电极、三极管Q6集电极和蓄电池E一端,三极管Q5基极连接电阻R14,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7集电极、三极管Q8集电极、电阻R15和蓄电池E另一端,电阻R1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基极,所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6发射极、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电阻R9另一端、单向可控硅Q10的A极、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和电容C4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农业无人控制装置,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外圈均匀设有多个连杆,连杆的端部均设有圆形保护框,保护框的内部配合设有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中部设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翼,保护框的外圈下侧设有支脚,所述机身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药瓶,机身的内部设有喷药器,机身的外圈于各个连杆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喷药管,喷药管的端部下侧设有喷头,所述机身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所述机身上还设有蓄电池、GPS模块、惯性导航装置、数据发射器和数据接收器;所述蓄电池还包括保护模块,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5、三极管Q4、电容C4、发光二极管LED1、单向可控硅Q10、电容C5和电阻R6,所述二极管D5正极,二极管D5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4、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6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6负极、电阻R7、三极管Q3集电极和三极管Q4基极,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电阻R11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所述三极管Q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5和单向可控硅Q10的K极,单向可控硅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8、电容C5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5、三极管Q7发射极和三极管Q5发射极,电阻R5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三极管Q7基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亚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物连网智能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