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34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推动卡为片型结构并设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推动卡的长度的一端设有指向其宽度的其中一边的一个转轴,且转轴的外端的周边尺寸小于里端的周边尺寸以形成外小里大的结构;基座中,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安装处设有一个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孔,且该轴孔设为外大里小的结构;当转轴与轴孔相配合时,转轴只有外端和里端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转轴的中间部分不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转轴的两端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提高推动卡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又可以避免推动卡装配过程中毛屑的产生,从而有效保证了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a piece of push car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ip type driving electromagnetic relay car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agnetic circuit part, the contact part and push the card; the push card is a plate type structure a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agnetic circuit part and a contact part; to promote the end of the length of the card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side of which point to its width, and the shaft the end of the surrounding size less than in the side of the periphery to form a large size structure small; the base, in the shaft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push installation card is provided with a roughly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shaft hole is small in structure; when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shaft hole matched with the shaft. Only the outer end and end wall respectively with the shaft hole contac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haft hole wall and shaft hole contact, so as to realize the positioning shaft ends.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moving process of the pushing card, but also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the chip in the process of pushing the card assembly, thus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能频繁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电流及规定的过载电流的开断和关合装置。现有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它广泛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等领域。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磁能再转化成机械能,利用机械能接通和分断被控制的电路,实现“继电”的作用。现有的电磁继电器通常包括基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机构,推动机构通常连接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推动机构作为电磁继电器中连接输入与输出的桥梁,主要功能是将磁路部分的衔铁动作行程传递给接触部分的动簧片,实现触点状态的转换。推动机构同时还兼具绝缘隔离功能,通常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推动机构是采用片型结构的推动卡,推动卡的一端(相当于推动卡的长度的一边)设置转轴,推动卡的一面设置与磁路部分的衔铁相配合的连接部,以能够随衔铁的动作而动作,推动卡的另一面设置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相配合的接触部,当磁路工作而使得衔铁动作时,衔铁带动推动卡围绕推动卡的转轴转动,推动卡的另一面则推动动簧片使动静触点相接触,当衔铁复位时,衔铁也带动推动卡回复原位,或者是由动簧片的复原力带动推动卡回复原位。现有技术的这种推动机构的一种设计方案是在推动卡的一端的两边(相当于推动卡的宽度的两边)各设置一个转轴,在基座的对应位置则设置对应的安装槽,这种结构的推动卡由于在装配过程中有过盈配合段,因而极容易产生毛屑,进而影响继电器的性能。现有技术的这种推动机构的另一种设计方案(如中国专利CN201518298U所披露)是将推动卡的一端的两个转轴一起朝向推动卡的宽度的一边,在基座上则设置对应的配合孔,虽然推动卡与基座没有过盈配合过程,但因模具结构问题,中间的与轴配合孔的入口处锐角不可避免,零件本身毛边不可避免,且装配推动卡过程中,孔与轴的碰撞不可避免,这样也极易产生毛边,进而也影响继电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可以提高推动卡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推动卡装配过程中毛屑的产生,从而有效保证了继电器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基座上,所述推动卡为片型结构并设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所述推动卡的长度的一端设有指向其宽度的其中一边的一个转轴,且转轴的外端的周边尺寸小于里端的周边尺寸以形成外小里大的结构;所述基座中,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安装处设有一个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孔,且该轴孔设为外大里小的结构;当所述转轴与轴孔相配合时,转轴只有外端和里端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转轴的中间部分不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转轴的两端定位。所述转轴为圆形,所述的轴孔为方形。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阻挡部,该阻挡部设在用来阻止所述推动卡的转轴从适配于所述基座的轴孔位置退出的对应位置处。所述推动卡的一面设有第一凸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凸部与磁路部分的衔铁相接触,所述推动卡的另一面设有第二凸部,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凸部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相接触,当衔铁动作时,衔铁带动推动卡的第二凸部推动接触部分的动簧片,使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静簧上的静触点相接触。所述阻挡部连接在动簧片上,该阻挡部设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凸部的侧边,且是在所述推动卡的转轴从适配于所述基座的轴孔位置退出的方向上。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凸部为两个,分别设在推动卡的宽度的两边,所述阻挡部设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宽度的另一边位置的第二凸部的侧边。所述阻挡部一体设在所述动簧片上,是由动簧片的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凸部相接触的部分向外延伸后弯折形成。所述阻挡部连接在衔铁上,该阻挡部设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凸部的侧边,且是在所述推动卡的转轴从适配于所述基座的轴孔位置退出的方向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以将所述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包容在内,所述阻挡部连接在外壳的对应内侧壁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推动卡的长度的一端设有指向其宽度的其中一边的一个转轴,且转轴的外端的周边尺寸小于里端的周边尺寸以形成外小里大的结构;所述基座中,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安装处设有一个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孔,且该轴孔设为外大里小的结构;当所述转轴与轴孔相配合时,转轴只有外端的一段和里端的一段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转轴的两端定位。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在推动卡的转轴插入基座的轴孔时,是小轴配合大孔,可以避免推动卡装配过程中毛屑的产生,而在装配时,转轴只有外端和里端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转轴的中间部分不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即轴与孔两端配合中间让位,实现了用一根轴完成两点定位的功能,可以提高推动卡运动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证了继电器的使用性能。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设置一阻挡部,且该阻挡部设在用来阻止所述推动卡的转轴从适配于所述基座的轴孔位置退出的对应位置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通过防止推动卡的转轴从基座的轴孔退出,从而能够保证推动卡与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的配合精度。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转轴设为圆形,将轴孔设为方形,通过运动过程中圆轴配方孔,可以最大限度减小运动中的摩擦。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阻挡部一体设在所述动簧片上,且是由动簧片的与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凸部相接触的部分向外延伸后弯折形成。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采用动簧片翻边来实现防退,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翻转一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推动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推动卡的主视图;图7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推动卡的仰视图;图8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推动卡的俯视图;图9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推动卡的侧视图;图10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图11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基座的轴孔部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1、磁路部分2、接触部分3和推动卡4;所述磁路部分2和接触部分3分别装在基座1上,所述推动卡4为片型结构并设在磁路部分2和接触部分3之间;所述推动卡4的长度的一端设有指向其宽度的其中一边的一个转轴41,且转轴的外端411的周边尺寸小于里端412的周边尺寸以形成外小里大的结构;所述基座1中,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安装处设有一个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孔11,且该轴孔11设为外大里小的结构,即轴孔11的外段111大,里段112小;当所述转轴41与轴孔11相配合时,转轴41只有外端和里端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转轴41的中间部分413不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转轴41的两端定位。本实施例中,转轴41为圆形,所述的轴孔11为方形。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阻挡部5,该阻挡部5设在用来阻止所述推动卡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基座上,所述推动卡为片型结构并设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长度的一端设有指向其宽度的其中一边的一个转轴,且转轴的外端的周边尺寸小于里端的周边尺寸以形成外小里大的结构;所述基座中,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安装处设有一个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孔,且该轴孔设为外大里小的结构;当所述转轴与轴孔相配合时,转轴只有外端和里端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转轴的中间部分不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转轴的两端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基座上,所述推动卡为片型结构并设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长度的一端设有指向其宽度的其中一边的一个转轴,且转轴的外端的周边尺寸小于里端的周边尺寸以形成外小里大的结构;所述基座中,在对应于推动卡的安装处设有一个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的轴孔,且该轴孔设为外大里小的结构;当所述转轴与轴孔相配合时,转轴只有外端和里端分别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转轴的中间部分不与轴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转轴的两端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圆形,所述的轴孔为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阻挡部,该阻挡部设在用来阻止所述推动卡的转轴从适配于所述基座的轴孔位置退出的对应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片型推动卡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一面设有第一凸部,所述推动卡的第一凸部与磁路部分的衔铁相接触,所述推动卡的另一面设有第二凸部,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凸部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相接触,当衔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宏亮钟叔明饶丽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