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24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一双凸透镜。

Optical l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tical lens. The optical lens includes a first lens group with diopter and a second lens group with positive diopter. The first lens group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in sequence at least comprises a first lens having a positive refractive power, a third lens, a second lens having a negative refractive power with negative diopter and a fourth lens having a positive refractive power. The second lens group consists of multiple lenses, in which the lens closest to the image side is a double convex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轻薄、广角且成像品质佳的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户外运动型影像撷取装置的兴起,对于空拍机及广角镜头的需求提升,而光学镜头的厚度也随之变薄,因此,此类镜头设计皆以能兼具轻薄、广角且兼具高影像品质为目的。因此,为了满足现今对于广角镜头的高影像性能的需求,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可以同时实现光学镜头之提升成像品质及广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可同时实现光学镜头的轻薄、广视角与成像品质的提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具有正屈光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系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群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一双凸透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系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五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六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七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八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九透镜。其中,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一复合透镜,或者该第六透镜与该第七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或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3A列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参数;图3B列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光学镜头的非球面数学式系数;图4A绘示图1的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distortion)曲线图;图4B绘示图1的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fieldcurvature)曲线图;图5绘示图1的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周边亮度曲线图;图6A列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参数;图6B列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光学镜头的非球面数学式系数;图7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图8A列示本专利技术的图7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参数;图8B列示本专利技术的图7的光学镜头的非球面数学式系数;图9列示图3A、3B、6A、6B、8A及8B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数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以下将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括在本案的范围内,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专利技术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元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专利技术不必要的限制。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元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除非有特别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OL1,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OL2。为显现本实施例的特征,仅显示与本实施例有关的结构,其余结构予以省略。光学镜头OL1、OL2,可以是广角镜头,其可应用于具有影像投影或影像撷取功能的一装置上,包括但不限于,手持式通讯系统、空拍机、运动型摄像镜头、监视系统、数位相机、数位摄影机或投影机。一实施例中,光学镜头OL1、OL2自物侧(objectside)至像侧(image-formingside)可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群G1及一第二透镜群G2。其中,第一透镜群G1具有屈光度,例如是正屈光度或负屈光度,且包括多个透镜;第二透镜群G2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一复合透镜及多个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群G1可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的透镜;而复合透镜可以是由二或二个以上的透镜所组成,但不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群G1包括四个透镜,其中二个透镜具有正屈光度,而另二个透镜具有负屈光度;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群G2包括至少五个透镜,其中一个透镜具有负屈光度,而其他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度。参照图1及图2,第一透镜群G1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及一第四透镜L4;第二透镜群G2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五透镜L5、一第六透镜L6、一第七透镜L7、一第八透镜L8及一第九透镜L9。具体而言,第一透镜L1可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L2可具有负屈光度;一第三透镜L3可具有负屈光度;第四透镜L4可具有正屈光度;第五透镜L5可具有屈光度,例如正屈光度或负屈光度;第六透镜L6可具有屈光度,例如正屈光度或负屈光度;第七透镜L7可具有屈光度,例如负屈光度或正屈光度;第八透镜L8可具有屈光度,例如正屈光度或负屈光度;第九透镜L9可具有正屈光度。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L5与第九透镜L9皆具有正屈光度;而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及第八透镜L8的任一者具有负屈光度,另二者则可具有正屈光度。例如,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及第八透镜L8分别具有正、负及正屈光度,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及第八透镜L8也可分别具有负、正及正屈光度,或者是正、正及负屈光度。再者,如图1所示,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可构成一复合透镜(未标示);或者,如图2所示,第六透镜L6及第七透镜L7可构成复合透镜(未标示);此外,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第七透镜L7及第八透镜L8构成复合透镜。其中,复合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度。一实施例中,第四透镜L4具有阿贝数V4,且V4可满足35≤V4、40≤V4、V4≤47.2、V4≤55、V4≤60、35≤V4≤47.2、40≤V4≤47.2、35≤V4≤55、40≤V4≤55、35≤V4≤60与40≤V4≤60等条件的至少一个条件。如图1及图2所示,第四透镜L4是第一透镜群G1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但不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还可包括一或一个以上的具有屈光度的透镜(未绘示),而V4可以是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也可以是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的任一透镜的阿贝数,或者是第一透镜群G1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阿贝数。一实施例中,第九透镜L9具有阿贝数V9,且V9可满足50≤V9、60≤V9、65≤V9、V9≤70、V9≤75、V9≤85、50≤V9≤67、60≤V9≤67、65≤V9≤67、50≤V9≤70、60≤V9≤70、65≤V9≤70、67≤V9≤70、50≤V9≤75、60≤V9≤75、65≤V9≤75、67≤V9≤75、50≤V9≤85、60≤V9≤85、65≤V9≤85与67≤V9≤85等条件的至少一个条件。如图1及图2所示,第九透镜L9是第二透镜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学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至少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包括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具有正屈光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1 CN 2016102502016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至少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群,包括多个透镜,其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具有正屈光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一第八透镜及一第九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一复合透镜,或者该第六透镜与该第七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或者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3.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至少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至少包括一复合透镜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透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群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至少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一第八透镜及一第九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或者该第六透镜与该第七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或者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总焦距F及一像高Y,且d是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二透镜群之间的距离、该第二透镜群的最靠近像侧的该透镜具有一有效外径D;该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个条件:0.15≤d/F、d/F≤0.85、0.6≤D/Y及D/Y≤2.2。6.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自物侧至像侧,包括: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五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六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七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八透镜;以及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九透镜;其中,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一复合透镜,或者该第六透镜与该第七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或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构成该复合透镜。7.如权利要求2、4或6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及该第八透镜中的任一个具有负屈光度,而另二个则具有正屈光度;该第一透镜、该第五透镜及该第九透镜具有正屈光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鸿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