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和开关及应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7431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和开关及应急控制系统,属于车门的应急启闭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门快开应急阀包括阀芯和阀体,阀芯包括阀芯盘和贯穿于阀芯盘中心的阀芯轴,阀体连接在阀芯轴的下端与阀芯盘形成同轴转动连接,阀芯盘和阀体上具有相互配合的气孔,阀体上还设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正常出气口,一个应急出气口和一个排气口,分别与相应气孔连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客车出现应急状态时快速打开车门,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Quick opening emergency valve, switch and emergency control system for car do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ick opening emergency valve, a switch and an emergency control system for the door,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emergency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the do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opening door emergency valve comprises a valve core and a valve body, the valve core comprises a valve disc and valve disc throughout the center of the valve shaft, the valve body is connected rotatably connected at the lower end and the formation of coaxial spool valve shaft disc, with air holes with each other on the valve body and valve plate, the valv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 the normal air outlet, an emergency outlet and an exhaust port,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holes. With the utility model, the door can be opened quickly when the passenger car is in an emergency state, so as to have higher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和开关及应急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车门的应急启闭装置
,主要涉及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开关及相应的应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大中型客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安全性能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近来随着社会整体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涉及公共领域的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型客车自然也不例外。现有大中型客车的车门大都采用气动启闭门,驾驶员通过操控驾驶台上的翘板开关便可控制车门启闭气缸的前进或后退,从而实现客车车门的启闭。但是在客车遭遇到紧急状态时(如车祸、电路受损或翘板开关失灵等等),通过原有的方式打开车门就存在困难。如果车门迟迟无法打开,乘客迅速撤离或外部救险人员从车外快速打开车门上车抢救伤员也无从谈起。为此,需要在车辆上加载一个应急阀开关,使其具有在应急状态下可以打开车门的功能。显然,对于应急阀开关而言,其应急开门的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常见的车门快开应急阀,一般安装在车门上方或车门外侧的车体上,与车门启闭气路相连接。当出现紧急状态时,通过旋转车门快开应急阀上的旋钮,使得气缸断气,待排出气缸内的气体后,通过人力将车门掰开。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应急开门的速度既取决于气缸排气的速度,也与人力相关,其应急开门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车门快开应急阀在应急状态下打开车门的速度,提供一种新型车门快开应急阀、开关以及相应的快开应急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包括阀芯和设置在阀芯下方的阀体,所述阀芯包括阀芯盘和贯穿于阀芯盘中心的阀芯轴,阀体连接在阀芯轴的下端与阀芯盘形成同轴转动连接,阀芯盘设有与阀体相配合的阀芯盘配合面,该阀芯盘配合面上分布有4个气孔,分别为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其中除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外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均分布在一个以阀芯盘中心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并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四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一直线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另一直线上,两直线为垂直关系;阀芯盘内设有两条气路,其中一条气路使得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相通,另一条气路使得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相通;阀体设有与阀芯盘相配合的阀体配合面,该阀体配合面上分布有4个气孔,分别为第一阀体面气孔、第二阀体面气孔、第三阀体面气孔和第四阀体面气孔,其中第一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二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三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四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阀体还设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正常出气口,一个应急出气口和一个排气口,内部还设有4条气路,其中进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一条气路与第一阀体面气孔相通,正常出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二条气路与第二阀体面气孔相通,排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三条气路与第三阀体面气孔相通,应急出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四条气路与第四阀体面气孔相通。以上技术方案形成的快开应急阀的气路结构如下:由于阀体配合面上第一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且阀体配合面上的第四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也相匹配,同时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是相通的,阀体配合面上第一阀体面气孔和阀体的进气口是相通的,阀体配合面上第四阀体面气孔和阀体的应急出气口是相通的,故从阀体的进气口依次至第一阀体面气孔、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第四阀体面气孔、阀体的应急出气口就构成一条通畅的气路(即阀体的进气口至阀体的应急出气口)。相类似的,从阀体的正常出气口依次至第二阀体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体面气孔、阀体的排气口也构成一条通畅的气路(即阀体的正常出气口至阀体的排气口)。可见,此时阀芯盘与阀体之间因相应气孔的配合形成了两条通畅的气路。当阀芯盘相应旋转(阀芯盘旋转时阀体不动)使得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相应旋转到原本第二阀芯盘面气孔所在位置时(根据阀芯盘配合面上4个气孔的位置关系,当阀芯盘旋转90度时,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即可旋转到原本第二阀芯盘面气孔所在位置),阀芯盘配合面上第四阀芯盘面气孔也将旋转到原本第一阀芯盘面气孔所在位置,此时阀芯盘与阀体上气孔的配合关系就变成第一阀芯盘面气孔与第二阀体面气孔相配合、第四阀芯盘面气孔与第一阀体面气孔相配合,因此就形成了一条从阀体的进气口依次至第一阀体面气孔、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体面气孔、阀体的正常出气口的气路(即阀体的进气口至阀体的正常出气口)。至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在上述旋转过程中也会旋转,但是由于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并非位于其他阀芯盘配合面气孔相同的圆周上(相应的,第三阀体面气孔也并非位于其他阀体配合面气孔相同的圆周上),故虽然旋转后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将位于原本第四阀芯盘面气孔所在位置附近,但是并不处在原本第四阀芯盘面气孔所在位置上,因此第三阀芯盘面气孔无法与第四阀体面气孔相配合,此时第四阀体面气孔将被阀芯盘配合面上无气孔的地方盖住。相应的,第二阀芯盘面气孔也无法与第三阀体面气孔相配合,第三阀体面气孔也将被阀芯盘配合面上无气孔的地方盖住。此时阀芯盘与阀体之间只存在一条从阀体的进气口至阀体的正常出气口的通畅气路,而阀体的排气口和应急出气口则因为第三阀体面气孔和第四阀体面气孔被阀芯盘盖住而无法通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也可以大于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为了方便加工,阀芯盘和阀芯轴可采用一体成型支持,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为了方便排出从应急工作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时气路余气,在阀芯盘配合面上还设有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第三阀芯盘面气孔附近,且排气孔与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排气孔与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分布在同一个以阀芯盘中心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与上述快开应急阀相应的车门快开应急阀开关,包括旋钮、阀座、阀盖,还包括上述车门快开应急阀,其中车门快开应急阀的阀体位于阀座的底部,阀芯位于阀座内腔中,阀盖连接在阀座顶部,旋钮连接在阀芯顶部的阀芯轴上。为了确保在实施应急操作时确保旋转到位,在阀芯盘的上端设有限位机构以防止误旋转至其他位置。与上述快开应急阀开关相配套的车门应急控制系统,包括气缸、气源、车门控制阀、三通阀以及上述车门快开应急阀开关,所述车门控制阀包括一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以及与两个出气口各自相配合的排气口;所述三通阀包括三通阀第一气口、三通阀第二气口和三通阀第三气口,其中:当三通阀第三气口供气时,三通阀第二气口与三通阀第三气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同时三通阀第一气口与三通阀第二气口之间处于关闭状态;当三通阀第三气口不供气时,三通阀第二气口与三通阀第三气口之间处于关闭状态,同时三通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和开关及应急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包括阀芯和设置在阀芯下方的阀体,所述阀芯包括阀芯盘和贯穿于阀芯盘中心的阀芯轴,阀体连接在阀芯轴的下端与阀芯盘形成同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阀芯盘设有与阀体相配合的阀芯盘配合面,该阀芯盘配合面上分布有4个气孔,分别为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其中除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外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均分布在一个以阀芯盘中心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并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四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一直线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另一直线上,两直线为垂直关系;阀芯盘内设有两条气路,其中一条气路使得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相通,另一条气路使得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相通;阀体设有与阀芯盘相配合的阀体配合面,该阀体配合面上分布有4个气孔,分别为第一阀体面气孔、第二阀体面气孔、第三阀体面气孔和第四阀体面气孔,其中第一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二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三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四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阀体还设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正常出气口,一个应急出气口和一个排气口,内部还设有4条气路,其中进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一条气路与第一阀体面气孔相通,正常出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二条气路与第二阀体面气孔相通,排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三条气路与第三阀体面气孔相通,应急出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四条气路与第四阀体面气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快开应急阀,包括阀芯和设置在阀芯下方的阀体,所述阀芯包括阀芯盘和贯穿于阀芯盘中心的阀芯轴,阀体连接在阀芯轴的下端与阀芯盘形成同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阀芯盘设有与阀体相配合的阀芯盘配合面,该阀芯盘配合面上分布有4个气孔,分别为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其中除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外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均分布在一个以阀芯盘中心为圆心的圆的圆周上,并且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第四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一直线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第三阀芯盘面气孔以及阀芯盘中心分布在另一直线上,两直线为垂直关系;阀芯盘内设有两条气路,其中一条气路使得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和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相通,另一条气路使得第二阀芯盘面气孔和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相通;阀体设有与阀芯盘相配合的阀体配合面,该阀体配合面上分布有4个气孔,分别为第一阀体面气孔、第二阀体面气孔、第三阀体面气孔和第四阀体面气孔,其中第一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一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二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二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三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三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第四阀体面气孔的位置与阀芯盘配合面上第四阀芯盘面气孔的位置相匹配;阀体还设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正常出气口,一个应急出气口和一个排气口,内部还设有4条气路,其中进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一条气路与第一阀体面气孔相通,正常出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二条气路与第二阀体面气孔相通,排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三条气路与第三阀体面气孔相通,应急出气口通过阀体内的第四条气路与第四阀体面气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快开应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快开应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盘配合面上第三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一阀芯盘面气孔到阀芯盘中心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快开应急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盘和阀芯轴为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