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64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和阀芯上盖,阀芯上盖与阀芯底座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上陶瓷片与下陶瓷片紧密贴合,下陶瓷片固定安装于容置空间内,下陶瓷片与阀芯底座配合设有彼此相邻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陶瓷片设有用于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过水通道;容置空间内还活动设有阀杆,阀杆的底部自上而下穿过上陶瓷片并且与出水通道对应设置,阀杆的顶部配置有通过按压以驱动阀杆上下窜动的按压机构;阀杆通过上下窜动,以实现对出水通道的开启或关闭。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把手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较为方便、省力。

Valve core of water tap

A tap valve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valve core base and valve cover, valve cover and the valve cor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form a containing space accommodating sp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eramic plate and a lower ceramic ceramic piece and the lower ceramic piece tightly under the ceramic plate is fixed on the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under the ceramic plate and the valve cor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n adjacent water inlet passage and a water outlet channel, on the ceramic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channel and a water outlet channel;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is movabl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em, the stem through the ceramic piece from top to bottom and outlet channel are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stem the top configuration by pressing the pressing mechanism to drive the valve rod to move up and down; the valve stem through the move up and down, in order to open or close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龙头阀芯
本技术涉及卫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阀芯。
技术介绍
水龙头陶瓷阀芯因具有耐磨损、不易漏水、工作寿命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水龙头陶瓷阀芯,其结构通常是采用动陶瓷片和静陶瓷片,并配合把手来实现其水路的开启或关闭动作,具体操作为:扳动把手,则把手带动动陶瓷片相对静陶瓷片滑动,使动陶瓷片上设置的过水孔与静陶瓷片上设置的过水孔上下重合或相互错开,从而开启或关闭水路。具体也可参见如申请号为201520751883.X公开的“一种水龙头防烫陶瓷阀芯”。但是,这种水龙头陶瓷阀芯的缺陷在于:需要扳动把手进行开关动作,导致存在操作不便、省力效果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省力效果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和阀芯上盖,所述阀芯上盖与所述阀芯底座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所述上陶瓷片与所述下陶瓷片紧密贴合,所述下陶瓷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下陶瓷片与所述阀芯底座配合设有彼此相邻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上陶瓷片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的过水通道;所述容置空间内还活动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部自上而下穿过所述上陶瓷片并且与所述出水通道对应设置,所述阀杆的顶部配置有通过按压以驱动所述阀杆上下窜动的按压机构,所述阀杆的底部还配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复位的弹簧;所述阀杆通过上下窜动,以实现对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压帽、棘轮母体、揿轮及转轮,所述揿轮及所述转轮沿轴向活动装设于所述棘轮母体内,并且所述揿轮与所述转轮啮合,所述揿轮的顶部连接至所述压帽,所述转轮的底部与所述阀杆的顶部抵接;所述棘轮母体内设有供所述揿轮和所述转轮上下窜动的筋槽,所述筋槽内具有供所述转轮在低位锁定的第一位置、供所述揿轮在高位锁定的第二位置;在所述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当通过所述压帽按压所述揿轮,并使所述转轮位于所述筋槽的第一位置时,所述阀杆的底部与所述出水通道紧密接触,所述出水通道关闭;当通过所述压帽按压所述揿轮,并使所述揿轮位于所述筋槽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阀杆的底部与所述出水通道分离,所述出水通道导通开启。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冷水进水通道和热水进水通道,所述冷水进水通道、所述热水进水通道均与所述过水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棘轮母体的顶部与所述压帽止转配合,所述棘轮母体的底部与所述上陶瓷片止转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棘轮母体与所述上陶瓷片之间设置有阀芯转盘,所述棘轮母体、所述上陶瓷片均与所述阀芯转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阀芯转盘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阀杆配合的导向套。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密封配合的“Y”型圈。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通道密封配合的“O”型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水龙头阀芯,通过在阀芯底座与阀芯上盖之间设置阀杆,阀杆的底部穿过上陶瓷片并与出水通道对应设置,并在阀杆的顶部配置一通过按压以驱动阀杆上下窜动的按压机构,阀杆的底部配置一用于驱动阀杆复位的弹簧,使用时,通过按压该按压机构,以驱动阀杆上下移动,便可以实现阀杆底部与出水通道的密封接触或分离,进而实现阀芯的开启或关闭。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把手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较为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阀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陶瓷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陶瓷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棘轮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阀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中:1、阀芯底座;11、热水进水孔;12、冷水进水孔;13、出水孔;2、阀芯上盖;3、上陶瓷片;31、过水通道;4、下陶瓷片;41、热水导水孔;42、冷水导水孔;43、出水导水孔;5、阀杆;51、“O”型圈;52、“Y”型圈;61、压帽;62、棘轮母体;621、筋槽;6211、第一位置;6212、第二位置;63、揿轮;631、揿轮凸筋;64、转轮;641、转轮凸筋;7、弹簧;8、阀芯转盘;81、导向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1和阀芯上盖2,阀芯上盖2与阀芯底座1相互扣接并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上陶瓷片3和下陶瓷片4,上陶瓷片3与下陶瓷片4紧密贴合,下陶瓷片4固定安装于阀芯底座1内。下陶瓷片4与阀芯底座1配合设有彼此相邻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陶瓷片3设有用于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过水通道31。本实施例中,进水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冷水进水通道和热水进水通道,冷水进水通道、热水进水通道均与过水通道31对应设置。具体地说,阀芯底座1分别开设有热水进水孔11、冷水进水孔12及出水孔13,下陶瓷片4分别开设有热水导水孔41、冷水导水孔42及出水导水孔43,热水进水孔11与热水导水孔41配合形成热水进水通道,冷水进水孔12和冷水导水孔42配合形成冷水进水通道,出水孔13和出水导水孔43配合形成出水通道。容置空间内还活动设有阀杆5,阀杆5的底部自上而下穿过上陶瓷片3并且与出水通道对应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阀杆5的底部与出水导水孔43对应设置。优选地,为了提高阀杆5对出水通道的封堵效果,阀杆5的底部设置有与出水通道密封配合的“O”型圈51。阀杆5的顶部配置有通过按压以驱动阀杆5上下窜动的按压机构,阀杆5的底部还配置有用于驱动阀杆5复位的弹簧7;阀杆5通过上下窜动,以实现对出水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说,按压机构包括压帽61、棘轮母体62、揿轮63及转轮64,揿轮63及转轮64沿轴向活动装设于棘轮母体62内,并且揿轮63与转轮64啮合,揿轮63的顶部连接至压帽61,转轮64的底部与阀杆5的顶部抵接;棘轮母体62内设有供揿轮63和转轮64上下窜动的筋槽621,筋槽621内具有供转轮64在低位锁定的第一位置6211、供揿轮63在高位锁定的第二位置6212。为了便于实施者理解和实施,本实施例中的揿轮63、转轮64及筋槽621的具体构造,亦可参见圆珠笔的相应结构。优选地,为了起到调节水温的作用,棘轮母体62的顶部与压帽61止转配合,棘轮母体62的底部与上陶瓷片3止转配合。为了使本技术安装更加方便,提高安装精度和联动效果,棘轮母体62与上陶瓷片3之间设置有阀芯转盘8,棘轮母体62、上陶瓷片3均与阀芯转盘8固定连接。阀芯转盘8的中心设置有与阀杆5配合的导向套81,以提高阀杆5在上下窜动时的同轴度。阀杆5的中部设置有与导向套81的内壁密封配合的“Y”型圈52,以提高阀芯内部的密封性,确保本技术不会出现漏水现象。本技术水龙头阀芯的工作原理为:当按压压帽61以向下推动揿轮63时,此时转轮64及阀杆5会随揿轮63同步向下窜动,揿轮63外壁设置的揿轮凸筋631使得揿轮63不会相对于棘轮母体62转动,当转轮64运动至邻近第一位置6211时,转轮64便会因与揿轮63的啮合作用而转动,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龙头阀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和阀芯上盖,所述阀芯上盖与所述阀芯底座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所述上陶瓷片与所述下陶瓷片紧密贴合,所述下陶瓷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下陶瓷片与所述阀芯底座配合设有彼此相邻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上陶瓷片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的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还活动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部自上而下穿过所述上陶瓷片并且与所述出水通道对应设置,所述阀杆的顶部配置有通过按压以驱动所述阀杆上下窜动的按压机构,所述阀杆的底部还配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复位的弹簧;所述阀杆通过上下窜动,以实现对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阀芯底座和阀芯上盖,所述阀芯上盖与所述阀芯底座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所述上陶瓷片与所述下陶瓷片紧密贴合,所述下陶瓷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下陶瓷片与所述阀芯底座配合设有彼此相邻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上陶瓷片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的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还活动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部自上而下穿过所述上陶瓷片并且与所述出水通道对应设置,所述阀杆的顶部配置有通过按压以驱动所述阀杆上下窜动的按压机构,所述阀杆的底部还配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阀杆复位的弹簧;所述阀杆通过上下窜动,以实现对所述出水通道的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压帽、棘轮母体、揿轮及转轮,所述揿轮及所述转轮沿轴向活动装设于所述棘轮母体内,并且所述揿轮与所述转轮啮合,所述揿轮的顶部连接至所述压帽,所述转轮的底部与所述阀杆的顶部抵接;所述棘轮母体内设有供所述揿轮和所述转轮上下窜动的筋槽,所述筋槽内具有供所述转轮在低位锁定的第一位置、供所述揿轮在高位锁定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明博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