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708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基板,具有多个穿孔;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位于基板的不同侧;和至少一粘结材料填充于该些穿孔,且粘结材料连接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a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holes; a plurality of display different side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switch elements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the substrate; and at least one adhesive material filled in the hole, and the bonding materi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play unit and a switching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设置于基板不同侧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具显示面板的电子产品已是现代人不论在工作处理学习上、或是个人休闲娱乐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包括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型电脑(Notebook)、显示器(Monitor)到电视(TV)等许多相关产品。显示面板在显示技术上,除了技术成熟的液晶显示技术,其具简洁、轻盈、可携带、更低价、更高可靠度以及让眼睛更舒适等优点早已经广泛取代早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还有具备自发光特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以及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因此无需背光灯,相较于液晶显示装置则具有可显著节省电能和更轻更薄等优点,但存在使用寿命短以及屏幕大型化不易等缺陷。而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则通过定址化驱动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除了具有节能、机构简易、体积小、薄型、高亮度、高可靠度及高速响应等种种优点,在材料稳定性、寿命等性能更胜OLED一筹,在未来的显示应用中也具有竞争力。不论是何种显示技术或内部元件态样,显示装置在制作时需注意制作工艺上的细节,例如进行金属层和半导体层等各层图案化时(如光刻和蚀刻)需精确以避免断线,而各层的相对位置与图案设计也需考虑到是否可使制得的显示装置具有稳定良好的电子特性,以符合产品要求的各项规格,例如显示单元与开关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是否良好。显示装置的设计不良,可能会造成制作工艺缺陷而使产品良率下降,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电性表现,影响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将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设置于基板不同侧,并通过基板的填充有粘结材料的穿孔完成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的连接,可提高产品良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基板,具有多个穿孔;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位于基板的不同侧;和至少一粘结材料填充于该些穿孔,且粘结材料连接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多个第一穿孔填充有一第一粘结材料;一第二基板,具有多个第二穿孔填充有一第二粘结材料;多个开关元件,位于第一基板的上侧;多个显示单元,位于第二基板的下侧,其中第一基板的下侧与第二基板的上侧通过第一粘结材料与第二粘结材料的相互连接而对组。根据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基板,基板具有多个穿孔,并包括交错设置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以定义出阵列的多个像素区域,各像素区域中包含一显示单元和一开关元件,分别位于至少该基板的不同侧;和至少一粘结材料填充该些穿孔且连接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基板的简单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三个相邻像素区域的剖面简示图;图3A-图3J为制作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三个相邻像素区域的剖面简示图;图5A-图5G为制作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三个相邻像素区域的剖面简示图;图7A-图7M为制作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8A绘示基板上的一背通道蚀刻形态的薄膜晶体管的示意图;图8B绘示基板上的一蚀刻阻挡层形态的薄膜晶体管的示意图;图8C绘示基板上的一顶部栅极形态的薄膜晶体管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三个相邻像素区域的剖面简示图;图10A-图10H为制作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显示单元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图11A、图11B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例中与集成电路或电路板组装连接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基板10A:第一基板10B:第二基板101、101A、101B:第一表面102、102A、102B:第二表面105、105A、105B:穿孔20:开关元件21a:栅极21b:阳极21c:阴极22:栅极绝缘层23:半导体层23E:蚀刻阻挡层24a:源极24b:漏极25:绝缘层29:第一保护层291:第一保护面30:图案化光致抗蚀剂41:粘结材料41A:第一粘结材料41B:第二粘结材料411、411A、411B:顶面412、412A、412B:底面50、70:显示单元51:N型氮化镓层52:P型氮化镓层53:多重量子阱发光层54:N型导电层55:P型导电层56:N型焊垫57:P型焊垫59、75:第二保护层591:第二保护面71a:第一电极部71b:第二电极部72:像素定义层73:有机发光层74:电极层91:导电插塞DL:数据线SL:扫描线PX:像素区域PUE:拾取器IC:集成电路PCBA:电路板组装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显示装置,将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设置于基板不同侧,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通过基板的多个填充有粘结材料的穿孔而完成电连接。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设计,配合相关制作工艺可使制得的显示单元和开关元件具有精确的图案但仍维持良好的电性表现(包括良好的电连接特性),使应用的显示装置仍可达到稳定优异的显示品质。再者,根据实施例所提出的显示装置设计,显示单元直接设置在基板上还可提高产品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例如是应用于一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其开关元件例如是(但不限制是)薄膜晶体管,其形态例如是背通道蚀刻(backchanneletch)、蚀刻阻挡层(etch-stoplayer)、顶部栅极(top-gate)、底部栅极(bottom-gate)等形态的薄膜晶体管。实施例的显示单元例如是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或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是其他适合的自发光组件。以下是参照所附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态样。需注意的是,实施例所提出的实施态样的结构、制作工艺和内容仅为举例说明之用,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并非仅限于所述的态样。需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相关领域者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对实施例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加以变化与修饰,以符合实际应用所需。因此,未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他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附图已简化以利清楚说明实施例的内容,附图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之用,而非作为限缩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用。再者,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用以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再者,说明书与请求项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是为了修饰请求项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基板的简单俯视图。实施例的基板10例如是一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DL与多条扫描线SL交错设置,以定义出阵列的多个像素区域PX,而各像素区域PX中包含至少一开关元件20例如是薄膜晶体管,以独立控制所属像素区域PX。且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基板,具有多个穿孔;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位于至少该基板的不同侧;和至少一粘结材料,填充该些穿孔,并连接该些显示单元和该些开关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基板,具有多个穿孔;多个显示单元和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位于至少该基板的不同侧;和至少一粘结材料,填充该些穿孔,并连接该些显示单元和该些开关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显示单元直接设置在至少该基板上,且该粘结材料为一导电材料,该些显示单元和该些开关元件通过该粘结材料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至少该基板的不同侧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些开关元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该些显示单元设置于该第二表面,该些穿孔自该第二表面贯穿至该第一表面以暴露出该些开关元件的开关电极,填充于该些穿孔的该粘结材料具有顶面与该些开关元件的所述开关电极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粘结材料具有底面与该些显示单元的电极层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至少该基板的不同侧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些显示单元设置于该第一表面,该些开关元件设置于该第二表面,该些穿孔自该第二表面贯穿至该第一表面以暴露出该些显示单元的电极层,填充于该些穿孔的该粘结材料具有顶面与该些显示单元的所述电极层接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粘结材料为一导电材料,且该粘结材料也做为该些开关元件的电极。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开关元件的开关电极直接接触至少该基板,且该些穿孔的位置与所述开关电极的位置相对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显示单元为微型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开关元件为背通道蚀刻形态、蚀刻阻挡层形态、顶部栅极形态、底部栅极形态的薄膜晶体管的其中任一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开关元件包括第一保护层,覆盖各该开关元件的开关组件,该些显示单元包括第二保护层,覆盖各该显示单元的显示组件,该第一保护层具有第一保护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锋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