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78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包括车辆底盘,所述车辆的底盘上设有转盘和支撑架,转盘上设有排水机构,该排水机构包括旋转架、旋转管、弯管、直管、旋转接头、伸缩管和潜水泵,所述底盘下方设有驱动转盘转动的回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排水车的作业半径及深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车,结构简单,其作业半径较小,不满足现有的施工建设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扩大作业半径,提高工作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包括车辆底盘,所述车辆的底盘上设有转盘和支撑架,转盘上设有排水机构,所述底盘下方设有驱动转盘转动的回转机构,该排水机构包括旋转架、旋转管、弯管、直管、旋转接头、伸缩管和潜水泵,所述旋转管相对于旋转架转动连接,弯管设置在旋转管的两端,直管与弯管相连接,弯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同一根伸缩管,潜水泵设置在伸缩管的端部,支撑架对潜水泵起到支撑作用,旋转接头自身可以旋转,旋转支架固定在转盘上,弯管和转盘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相对于弯管和底座铰接,所述两根直管之间设有连杆,连杆和伸缩管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相对于连杆和伸缩管铰接,旋转管的两端连接直管,底盘下方设有液压泵。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为自锁液压油缸,具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液压油缸包括外套和内杆,内杆设置在外观内部,外套和内杆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头,内杆位于外套内的端部设有活塞块,外套的内侧在外套底部对称设有微型液压杆,液压杆的端部设有夹紧橡胶块。优选的,所述旋转架包括两个旋转支架,旋转管设置在旋转支架内,旋转管相对于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的顶部设有油箱安装支架,旋转支架在同侧侧壁设有冷却器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旋转管的外侧壁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形成凹槽,旋转支架卡在凹槽内。优选的,所述油箱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水平放置的支架,支架顶部设有L型固定架,L型固定架相对于支架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架与旋转管的旋转处的内侧设有油槽,旋转支架上设有与油槽相通的注油孔。优选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中央回转头和中央回转支架,中央回转支架将中央回转头相对于底盘固定,底盘上有个定位孔,中央回转头穿过定位孔处,中央回转头相对于定位孔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回转支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端的支撑板,支撑板相对于底盘底部固定,中央回转头固定在底板上,中央回转头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两者同轴心设置,两者形成密封腔体,两者之间形成夹层,外筒内部在轴心处设有转轴,内筒套在转轴上,外筒的外侧壁设有与夹层相通的两组液口,外筒内壁朝向轴心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与内筒外壁相接触,内筒外壁沿轴心相外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与外筒的内壁相接触,移动板在两组液口之间移动,液口与外部油泵相连通,所述外筒的内侧壁在液口处设有定位块。优选的,所述伸缩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相对于外管滑动连接,所述外管的端部内侧向内垂直设有环状挡板,所述内管的端部外侧垂直向外设有环状滑块,环状挡板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环状滑块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所述外管内部设有环状固定座,环状固定座的内壁设有环状四氟板,四氟板与内管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环状挡板的内侧设有水封圈,水封圈与内管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环状滑块外壁设有O型圈,O型圈与外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环状滑块的底部设有防尘圈,防尘圈与外管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旋转接头包括旋转外管和小弯管,旋转外管设有T型通孔,所述旋转外管中间的通孔连接进水管,所述小弯管相对于旋转外管两侧通孔转动连接,小弯管和旋转外管之间设有旋转结构,旋转机构上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限位环和隔板,该限位环设置在旋转外管相对于小弯管的连接处,限位环内侧设有内槽,所述隔套设置在内槽内,所述小弯管固定在隔套上,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封板,封板位于隔套的外侧;所述密封结构包括O型圈和封圈,隔套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槽,O型圈设置在定位槽内,O型圈与限位环相接触,限位环的内壁外侧设凹槽,所述封圈设置在凹槽内,封圈分别和封板和隔套相接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的通过回转机构和排水机构来扩大排水车的作业半径。排水车升降机构,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实现弯管的升降,进而带动水管的升降,通过第二液压油缸实现伸缩管的升降,同时液压油缸处设有自锁机构,当液压油缸固定后,自锁的微型液压杆驱动,将内杆夹紧,起到自锁的作用。回转机构中,中央回转支架将中央回转头固定在底盘处,该中央回转头为液压机构驱动,通过中央回转头驱动底盘上的旋转支架转动。旋转管工作转动时其稳定性好,不会串动,振动小,制造成本低;将油箱位设计在上方,改变了原油箱位置过低,而导致燃油使用不尽等缺陷;冷却器位置改进:使其结构更加紧凑,美观。伸缩管将原来固定水管改为申缩管,可控制进水管长度,增加整车作业深度及半径;申缩过程保证其稳定性及密封性好。排水车在作业时,在油缸作用下,小弯管与旋转外管可相对旋转,改进点将隔套通过封板限位在旋转外管接头内,只可旋转不能轴向运动,小弯管通过螺栓紧固在隔板上,小弯管与旋转外管转动时,不会车向移动,提高旋转的稳定性,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排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排水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液压油缸的剖视图;图5是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旋转架的单独的侧视图;图7是旋转架的的俯视图;图8是旋转架的整体侧视图;图9是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中央回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中央回转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中央回转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辆、2--底盘、3--转盘、4--支撑架、5--排水机构、6--回转机构、7--液压泵;51--旋转架、52--旋转管、53--弯管、54--直管、55--旋转接头、56--伸缩管、57--潜水泵、58--第一液压油缸、59--第二液压油缸;71--外管、72--内杆、73--铰接头、74--活塞块、75--微型液压杆、76--夹紧橡胶块;511--旋转支架、513--油箱安装支架、514--冷却器固定支架、515--限位块、516--油槽、517--注油孔、518--支架、519--L型固定架;61--中央回转头、62--中央回转支架、621--底板、622--支撑板、611--内筒、612--外筒、613--夹层、614--液口、615--定位板、616--移动板、617--定位块、618--转轴;521--内管、522--外管、523--环状挡板、524--环状滑块、525--环状固定座、526--环状四氟板、527--水封圈、528--O型圈、529--防尘圈;551--旋转外管、552--小弯管、553--通孔、554--进水管、555--限位环、556--隔板、557--封板、559--水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包括车辆1本体,所述车辆1的底盘2上设有转盘3和支撑架4,转盘3上设有排水机构5,所述底盘2下方设有驱动转盘3转动的回转机构6,该排水机构5包括旋转架51、旋转管52、弯管53、直管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包括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底盘上设有转盘和支撑架,转盘上设有排水机构,所述底盘下方设有驱动转盘转动的回转机构,该排水机构包括旋转架、旋转管、弯管、直管、旋转接头、伸缩管和潜水泵,所述旋转管相对于旋转架转动连接,弯管设置在旋转管的两端,直管与弯管相连接,弯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同一根伸缩管,潜水泵设置在伸缩管的端部,支撑架对潜水泵起到支撑作用,旋转接头自身可以旋转,旋转支架固定在转盘上,弯管和转盘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相对于弯管和底座铰接,所述两根直管之间设有连杆,连杆和伸缩管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相对于连杆和伸缩管铰接,旋转管的两端连接直管,底盘下方设有液压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作业半径及深度的排水车,包括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底盘上设有转盘和支撑架,转盘上设有排水机构,所述底盘下方设有驱动转盘转动的回转机构,该排水机构包括旋转架、旋转管、弯管、直管、旋转接头、伸缩管和潜水泵,所述旋转管相对于旋转架转动连接,弯管设置在旋转管的两端,直管与弯管相连接,弯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同一根伸缩管,潜水泵设置在伸缩管的端部,支撑架对潜水泵起到支撑作用,旋转接头自身可以旋转,旋转支架固定在转盘上,弯管和转盘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相对于弯管和底座铰接,所述两根直管之间设有连杆,连杆和伸缩管之间设有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相对于连杆和伸缩管铰接,旋转管的两端连接直管,底盘下方设有液压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为自锁液压油缸,具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液压油缸包括外套和内杆,内杆设置在外观内部,外套和内杆的外端部设有铰接头,内杆位于外套内的端部设有活塞块,外套的内侧在外套底部对称设有微型液压杆,液压杆的端部设有夹紧橡胶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包括两个旋转支架,旋转管设置在旋转支架内,旋转管相对于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的顶部设有油箱安装支架,旋转支架在同侧侧壁设有冷却器固定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的外侧壁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形成凹槽,旋转支架卡在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水平放置的支架,支架顶部设有L型固定架,L型固定架相对于支架垂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与旋转管的旋转处的内侧设有油槽,旋转支架上设有与油槽相通的注油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中央回转头和中央回转支架,中央回转支架将中央回转头相对于底盘固定,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青邓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