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277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09:40
一种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用于植入人体椎体,包括上椎体、下椎体和锁紧件,所述上椎体插设在所述下椎体内,所述上椎体与所述下椎体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和锁紧环,所述下椎体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椎体穿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内,所述上椎体可沿轴向调节;所述锁紧环设在锁紧螺母内,所述锁紧环为弹性件,所述锁紧环弹性抵压在所述上椎体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上椎体相对锁紧件可调,使得人工椎体可以根据不同椎体高度的需求相应的调节,满足单个及多个椎体次全切除手术的需求。并通过锁紧环将上椎体与下椎体固定,解决了人工椎体受到外力发生回缩的问题。

An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with self stabilization and accommodation

A self stable adjustable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vertebral body for implantation in the human body, including the vertebral body, vertebral body and a locking piece, the upper body inserted in the lower vertebral body between the vertebral body and the vertebral body under a limit piece, wherein the locking member comprises a lock nut and lock a tight ring, the lower body and the locking nut is connected, the vertebral body wea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lock nut, the upper vertebrae can be axially adjusted; the lock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locking nut, the locking ring is an elastic piece, the elastic locking ring pressing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vertebral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relative locking parts of the upper vertebral body, so that the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subtotal resection of the single vertebral body and the multiple vertebral bodies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vertebral heights. The upper vertebral body and the lower vertebral body are fixed by the locking ring,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is retracted by external force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颈椎椎体的
,尤其涉及可沿轴向调节、自身固定方式稳定性好的人工颈椎椎体。
技术介绍
颈椎疾病是脊柱外科中的重点领域,对于各种颈椎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尤其是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颈椎病及颈椎骨折、感染、肿瘤等病变,手术的关键一是减压,需要解除压迫脊髓或者神经根的因素,以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二是稳定,通过各种类型的融合手术,采用不同的植入材料重建术后手术节段的即刻及长期稳定性。现有的X-Mesh、Synex等人工椎体可以替换受损的椎体,通过自身的可撑开机制,以适应不同椎体的高度需求,致人工椎体易受到外力发生回缩现象。通过中间的植骨,实现和上下相邻椎体间的融合,并结合前路或后路的辅助固定。但是现有的人工颈椎椎体缺少与上下邻椎固定,易出现人工椎体松动和脱出,需要同时联合使用其他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器,致手术时间及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增多,后期稳定性差等。辅助前路钛板或后路钉棒固定均为偏心性固定,存在应力遮挡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对脊柱生物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且前路钛板有一定的厚度,置入后会造成、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前路人工椎体上下表面和相邻椎体的融合效果差,后期容易发生骨吸收,引起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沿轴向调节、自身固定方式稳定性好的人工椎体。为解决人工椎体受到外力发生回缩的问题,以及现有的人工椎体需要使用辅助固定装置,导致手术时间长、创伤增加、并发症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用于植入人体椎体,包括上椎体、下椎体和锁紧件,所述上椎体插设在所述下椎体内,所述上椎体与所述下椎体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和锁紧环,所述下椎体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椎体穿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内,所述上椎体可沿轴向调节;所述锁紧环设在锁紧螺母内,所述锁紧环为弹性件,所述锁紧环弹性抵压在所述上椎体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椎体设有通孔,所述上椎体相应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上椎体沿轴向移动的范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环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开口朝上或者朝下,所述开口朝上的缓冲槽与所述开口朝下的缓冲槽依次交替设置,所述锁紧环的中间向外凸起,所述锁紧环的两端缩口。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环的内侧面为波纹面。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椎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椎体的顶部设有上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的顶面为弧面;所述下椎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椎体的底部设有下连接端,所述下连接端的底面为斜面。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弧面包括多个直线段,所述弧面中的第五直线段与所述斜面之间的夹角为C,其中,10°≤C≤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弧面与所述斜面上分别设有齿形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弧面与所述斜面分别具有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呈齿形结构,所述表面处理层有密布的孔洞。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上连接端与所述下连接端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固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固定孔与人体椎体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包括四个连接件,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上连接端与所述下连接端上,每组各两个连接件,同一组的两个连接件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0°≤B≤10°;所述连接件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为A,其中,10°≤A≤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椎体与所述下椎体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植骨窗,所述植骨窗呈矩阵分布,所述植骨窗呈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上椎体相对锁紧件可调,使得人工椎体可以根据椎体切除后不同椎体高度的需求相应的调节,满足单个及多个椎体次全切除手术的需求。并通过锁紧环将上椎体与下椎体固定,具有自身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椎体受到外力发生回缩的问题。2、将锁紧环设置为中间向外凸起的结构,以及依次合理分布缓冲槽。使得锁紧环在受到下有效挤压变形后将上椎体与下椎体固定,确保调节后的高度稳定。3、将锁紧环的内侧面设为波纹面,使得锁紧环发生弹性形变时与上椎体的摩擦力增大,提高上椎体与下椎体固定的稳定性。4、将上椎体的顶面设为弧面,增大了上椎体与人体椎体的接触面积,加大了骨长入的面积,让后期固定更加稳定受力分布也比较均匀。5、将下椎体的底面设为斜面,且与上椎体的第五直线段形成C角度。使得人工椎体的两个端面呈一定角度,与人体椎体形成成角支撑方式,有效防止人工椎体位移、松动。6、在弧面与斜面分别设有齿形结构,通过采用尖齿设计,具有抗沉压与防滑的作用,增加植入后的即刻稳定性。7、通过表面处理工艺,在弧面与斜面上分别具有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具有骨传导、骨诱导、成骨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所述表面处理层具有密布的孔洞,所述孔洞对骨传导、骨诱导、成骨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分化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使得与椎体接触的位置细胞粘附能力强,通过表面处理层促进骨长入,有效加快人工椎体与人体椎体的骨融合,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8、通过在上椎体与下椎体上直接设置连接件,且连接件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为A角度,同一组的两个连接件之间的夹角为B角度。采用中心性固定及零切迹设计减少对周围气管、食管等组织的刺激,无需辅助钛板的固定,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易于操作、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调节的人工椎体植入人体椎体内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所示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的分解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所示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的后视图;附图4是附图2所示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的右视图;附图5是附图2所示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的主剖视图;附图6是附图2中所示上椎体与人体椎体接触时的接触面积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5所示可调节的人工椎体中顶面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一种可调节的人工椎体1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端11和下连接端21,所述上连接端11与所述下连接端21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固定孔111、211。包括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穿过固定孔111、211与人体椎体200连接,所述连接件30具体可以选用螺钉、螺栓等。所述连接件30与固定孔111、211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万向的连接结构,在植入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钉子的角度;另一种是固定角度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30组入固定孔111、211后呈固定的角度,可在手术前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请参考图4,优选的,包括四个连接件30,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上连接端11与所述下连接端21上,每组各两个连接件30。同一组的两个连接件30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0°≤B≤10°;更优选的,6°≤B≤9°。其中,同一组的两个连接件30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夹角B指两个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请参考图3,所述连接件30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为A,其中,10°≤A≤20°;更优选的,15°≤A≤20°。其中,夹角A指连接件30的中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夹角。通过在人工椎体100上直接设置连接件30,且连接件30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为A角度,同一组的两个连接件30之间的夹角为B角度。采用中心性固定及零切迹设计,具有即刻稳定好的优点,无需辅助钛板固定,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用于植入人体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椎体、下椎体和锁紧件,所述上椎体插设在所述下椎体内,所述上椎体与所述下椎体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和锁紧环,所述下椎体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椎体穿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内,所述上椎体可沿轴向调节;所述锁紧环设在锁紧螺母内,所述锁紧环为弹性件,所述锁紧环弹性抵压在所述上椎体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用于植入人体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椎体、下椎体和锁紧件,所述上椎体插设在所述下椎体内,所述上椎体与所述下椎体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和锁紧环,所述下椎体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椎体穿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内,所述上椎体可沿轴向调节;所述锁紧环设在锁紧螺母内,所述锁紧环为弹性件,所述锁紧环弹性抵压在所述上椎体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椎体设有通孔,所述上椎体相应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上椎体沿轴向移动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开口朝上或者朝下,所述开口朝上的缓冲槽与所述开口朝下的缓冲槽依次交替设置,所述锁紧环的中间向外凸起,所述锁紧环的两端缩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的内侧面为波纹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身稳定可调节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椎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朱庭标
申请(专利权)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