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式人工颈椎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27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式人工颈椎间盘,包括:上板、中间垫盘、下板。上板的上端面设计有上定位筋和上定位齿,上板的下端面是圆形内腔,圆形内腔的腔顶面是呈凸形的球面设计,中间垫盘呈圆盘状中间盘垫的上端面设计成凹形球面,这种凹形设计能分散外力作用,中间垫盘下端面设计成凹形球面或平面,中间垫盘采用陶瓷材料或其它材料;下终板的上端面设计有圆形的围圈,围圈的作用是使中间垫盘的位置是在该围圈范围内,围圈内底面是呈凸形的球面设计或平面设计。下板的下端面设计有下定位筋和下定位齿,上板的上端面和下板的下端面可以涂层。上板和下板采用聚醚醚酮材料或其它材料。

Simple artificial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mple artificial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plate, an intermediate pad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On the face of the design board have positioning bars and positioning teeth, the lower end plate is circular cavity, circular cavity cavity top surface is a spherical convex shape, the middle pad concave spherical surface is designed into disk like intermediate pads, this design can make the concave dispersion force with the end of the pad, the middle concave spherical or plane, the middle pad is made of ceramic material or other materials; on the face design endplate round circle, circle is the role of the middle pad position is in the enclosure within the enclosure in the bottom surface is a convex spherical design or graphic desig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ower plate is designed with a lower locating rib and a lower positioning tooth,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ower plate can be coated. Peek or other materials are us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式人工颈椎间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颈椎间盘,特别是一种简易式的人工颈椎间盘。
技术介绍
当前临床中使用的人工颈椎间盘设计结构复杂,几乎都是在片面考虑力学方面的问题,这些设计忽视人体是一个多种作用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复杂内环境,如专利CN105105890A、CN103417313B等已经公开的人工椎间盘,这些设计的尺寸和结构均比较复杂,当人体活动时可能产生磨损、生热、脱落等诸多问题,而且这些设计把与上终板和下终板配合的中间部件之上表面形状设计成凸球面形状,而这个中间部件是力学作用的最关键部件,当人体活动时,来自上节段椎体的力在与中间部件作用时,力的方向均是向中间部件的中心方向集中,而人体椎间盘的作用是将外力分散和消除的作用,这与人体椎间盘的生理作用正好相反,这些把中间部件外表面设计成凸球面型状,这使得中间部件把受到的外向中心部位集中的结构形式,在临床应用时,中间部件可能会因长期的应力作用而变形或破裂,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使患者长期处于安全隐患中。技术方案本技术之目的正是克服了以上缺点与不足,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适合人体生理解剖的一种人工颈椎间盘,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方便,并且适合多种人体的生理解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上板、中间垫盘、下板组成。上板采用聚醚醚酮材料,也可采用其它材料,上板的上端面设计有上定位筋,上定位筋的作用是使上板与人体的上段椎体接触后的位置固定,上板的上端面和定位筋上表面均设计有上定位齿,上板上端面可以涂层,涂层的目的是在上端面涂上与人体骨生长相容性好的材料;上板的下端面是圆形内腔,圆形内腔的腔顶面是呈凸形的球面设计,圆柱形内腔表面光滑,这是为了与中间垫盘的上端面配合;中间垫盘呈圆盘状中间盘垫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同时设计成凹形球面或上端面设计成凹形球面下端面设计成平面,这种端面的凹形设计能分散外力作用,中间垫盘采用陶瓷材料或其它材料;下终板的上端面设计有圆形的围圈,围圈的作用是使中间垫盘的位置是在该围圈范围内,围圈内底面是呈凸形的球面设计或平面设计。下终版的下端面设计有下定位筋,下定位筋的作用是使下板与人体的下段椎体接触后的位置固定,下板的上端面和定位筋上表面均设计有下定位齿,下板采用聚醚醚酮材料,也可采用其它材料,下终板上端面可以涂层,涂层的目的是在下端面涂上与人体骨生长相容性好的材料。使用时,中间垫盘上部置入上板的下端面上的圆形腔内,使中间垫盘的上端面与圆柱形腔顶面形成上下光滑的凸凹球面配合,根据力学原理,这能使得人体椎体传到上终板的外力在到达凹形衬垫上表面时,经过这上凸下凹的球面配合结构,使外力自然地向四周分散,同时由于配合部位是光滑的凸凹球面设计,使得上板与中间垫盘、以及中间垫盘与下板的相对活动可以完成上下、前后、左右等6个方向进行。显而易见,本技术简易的设计解决了应力的问题,又能使患者颈部向上下、前后、左右等6个方向的活动,同时还适应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选用不同大小尺寸,供不同人种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的三维外观图,图中:上板(1)、上定位筋(1a)、上定位齿(1b),中间垫盘(2),下板(3)、下定位筋(3a)、下定位齿(3b)、围圈(3c)。图2是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的上板(1)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的的下板(3)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的中间垫盘(2)剖面图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1,上板(1)上的上端面有上定位筋(1a),上定位筋(1a)的作用是使上板(1)与人体的上段椎体接触后的位置固定,上板(1)的上端面和上定位筋(1a)上表面均设计有尖齿状的上定位齿(1b),这些上定位齿(1b)是为了增加上板(1)与人体脊椎上节段的相对固定,上板(1)的下端面设有有圆形内腔,圆形内腔顶面是呈凸形的球面设计,圆形内腔表面光滑,上板(1)上端面可以涂层,涂层的目的是在上端面涂上与人体骨生长相容性好的材料。中间垫盘(2)呈圆盘状,中间垫盘(2)采用陶瓷或其它材料,中间垫盘(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同时是设计成光滑的凹形球面或上端面设计成光滑的凹形球面下端面设计成平面。下板(3)的上端面设计有圆形的围圈(3c),围圈(3c)的作用是限定中间垫盘(2)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围圈(3c)圈内底面是呈凸形的球面设计或平面设计,围圈(3c)的圈内表面光滑,下板(3)的下端面设计有下定位筋(3a),下板(3)的下端面和下定位筋(3a)表面均设计有尖齿状的下定位齿(3b),这些下定位齿(3b)是为了增加下板(3)与人体脊椎下节段的相对固定,下板(3)下端面可以涂层,涂层的目的是在下端面涂上与人体骨生长相容性好的材料。上板(1)和下板(3)采用聚醚醚酮材料或其它材料。使用时,中间垫盘(2)上部置入上板(1)的下端面的圆形内腔中,上板(1)的圆形内腔顶面与中间垫盘(2)的上端面接触,形成上下光滑的凸凹球面配合,根据力学原理,力从人体上节端椎体传到上板(1)的外力在到达中间垫盘(2)上表面时,经过这上凸下凹的球面配合,使外力向四周分散,起到分散与缓解外力的作用,同时由于配合部位是光滑的凸凹球面设计,使得上板(1)与中间垫盘(2)的相对活动可以在上下、前后、左右等6个方向进行;中间垫盘(2)的下端面放入下板(3)的上端面的圆形围圈(3c)内,使中间垫盘(2)的下端面与圆形的围圈(3c)内底面形成上下光滑的凹凸球面配合或光滑的平面配合,这是下板(3)与中间垫盘(2)的相对活动可以在上下、前后、左右等6个方向进行。显而易见,本技术简易的设计既解决了应力的问题,又能使患者颈部能向上下、前后、左右等6个方向的活动,同时还适应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选用不同大小尺寸,供不同人种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简易式人工颈椎间盘

【技术保护点】
简易的人工颈椎间盘,它包括上板(1)、中间垫盘(2)、下板(3),中间垫盘(2)的上端面是呈凹形球面设计,上板上(1)有上定位筋(1a)、上定位齿(1b),上板(1)的下端面有圆形内腔,圆形内腔的顶面为凸形球面,中间垫盘(2)的下端面是呈凹形球面或平面设计,上板(1)与中间垫盘(2)配合面是上凸球形面与下凹球形面的配合,下板(3)与中间垫盘(2)配合面是上凹球形面与下凸球形面的配合或平面与平面的配合,下板(3)下端面有下定位筋(3a)、下定位齿(3b),下板(3)的上端面有围圈(3c),围圈(3c)的内底面为凸球形面或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简易的人工颈椎间盘,它包括上板(1)、中间垫盘(2)、下板(3),中间垫盘(2)的上端面是呈凹形球面设计,上板上(1)有上定位筋(1a)、上定位齿(1b),上板(1)的下端面有圆形内腔,圆形内腔的顶面为凸形球面,中间垫盘(2)的下端面是呈凹形球面或平面设计,上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万邦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