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3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该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以及连接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中间支撑部,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之间具有缓冲槽,缓冲槽内嵌设有用于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因受上下方向挤压力而发生变形时起支撑作用的柔性的嵌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缓冲槽内嵌设柔性的嵌件,柔性的嵌件能够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因上下方向挤压力而变形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保证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不会失去变形缓冲的功能,提高融合器的整体强度,起到抵抗下沉和防止移位的作用。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ge, the cage body consists of interbody fusion, fusion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 portion, on the lower support section and the middl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support and the lower support of the supporting part, with buffer groove between the upper support part and the lower support part is embedded in the buffer tank on the support and a lower support part to deform due to vertical extrusion pressure on the supporting role of flexible insert. The utility model is embedded in the buffer groove insert flexible, flexible insert to be able to support and support for the direction of extrusion pressure and deformation, play a supporting role, while ensuring the support department, under the support without deformation of the buffer func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fusion, to resist and prevent the translocation of the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植骨融合术,由于植骨融合术容易造成供骨区疼痛,因此逐渐被融合器替代。如申请号为201410838729.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仿椎间盘脊椎融合器,该融合器包括直立的环形圆柱支架,即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的内部中间呈中空,形成一个植骨区,融合器主体内部填满芯层。该融合器植入后,椎内成骨细胞可在支架内芯的诱导下,进入支架内部贴附并增值,进而形成骨组织,诱导骨组织修复再生,实现椎间骨融合。上述融合器主体设计成环形圆柱状结构,虽然具有强度高和稳定性好的优点,但是这种融合器主体的弹性缓冲能力较差。当人的椎体活动时,相邻两椎体会对两椎体之间的融合器主体产生负载,由于该融合器主体弹性缓冲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关节活动不灵活,同时造成融合器主体内部应力集中,进而造成下沉、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加速相邻节段退变。如申请号为201110049494.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柔韧性的椎间融合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融合器包括椭圆形的骨架2,即融合器主体,具有空心的中空截面。该融合器主体的截面呈“工”字型,其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支撑部14,第一、第二支撑部实质上由具有U字形的闭合截面的板簧结构构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为具有弹性的弹性部。缓解向脊椎的上下方向作用的负载,第一、第二弹性部之间由中间支撑部进行连接。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弹性部的下侧和第二弹性部的上侧之间具有一个开口朝外的缓冲槽,为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提供可变形缓冲的空间。该融合器虽然具有较好的弹性缓冲能力,但是由于第一、第二弹性部的外缘部分处于悬空无支撑的状态,受上下挤压作用时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外缘部分发生变形而相互靠近,在上下椎体的反复挤压作用下,容易两弹性部之间的缓冲槽越来越窄小,造成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外缘部分朝缓冲槽内部塌陷,同样容易造成融合器下沉而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椎间融合器容易下沉、移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椎间融合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以及连接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中间支撑部,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之间具有缓冲槽,缓冲槽内嵌设有用于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因受上下方向挤压力而发生变形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柔性的嵌件。融合器主体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缓冲槽为绕融合器主体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嵌件为环形嵌件。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均为圆环形,中间支撑部为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同轴设置的中空的圆柱,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中心的圆孔以及中间支撑部内部的中空部分形成贯穿融合器主体的植骨孔。所述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均为实体板结构。上支撑部的上侧面为平面,下支撑部的下侧面为平面。融合器主体为钛合金融合器主体。所述嵌件为聚氨酯嵌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椎间融合器包括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通过中间支撑部进行连接,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具有缓冲槽,缓冲槽为上支撑部和下支撑提供可变形缓冲的空间,缓冲沿上下方向的负载,不仅提高了关节灵活度,同时减小融合器内部的应力集中。在缓冲槽内嵌设柔性的嵌件,柔性的嵌件能够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因上下方向挤压力而变形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保证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不会失去变形缓冲的功能,提高融合器的整体强度,起到抵抗下沉和防止移位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一种椎间融合器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椎间融合器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融合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植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椎间融合器实施例2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椎间融合器实施例3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椎间融合器实施例4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2至图5所示,该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1和柔性的嵌件2,融合器主体1和嵌件2的材质不同,融合器主体1为钛合金融合器主体,嵌件2为聚氨酯嵌件。融合器主体1包括上支撑部11、下支撑部12以及连接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中间支撑部13,上支撑部11的下侧和下支撑部12的上侧之间具有缓冲槽14,嵌件2嵌设在缓冲槽14内,对上、下支撑部起到支撑作用,实现抵抗下沉与防止移位的作用。优选地,融合器主体1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缓冲槽14为绕融合器主体周向延伸的环形槽,嵌件2为圆环状。上支撑部11和下支撑部12均为圆环形,且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均为实体板状结构。中间支撑部13为中空的圆柱体,上支撑部11、中间支撑部13和下支撑部12同轴设置,上支撑部11和下支撑部12中心的圆孔以及中间支撑部的中部内部形成上下贯穿融合器主体的植骨孔15,植骨孔15内用植骨3进行填充并压实,植骨3取自与人体松质骨弹性模量特征相同的同种异体松质骨。嵌件2具有弧形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以及平面结构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嵌件2的上端面与上支撑部11的下侧面紧密粘接,嵌件2的下端面与下支撑部12的上侧面紧密粘接,使得嵌件2与融合器主体无缝连接,嵌件2的弧形外侧面与上支撑部、下支撑部的弧形外侧面半径相等并对齐。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11的上侧面为平面结构,下支撑部12的下侧面为平面结构,当融合器植入时,在上下椎体之间连接钢板对融合器进行限位,阻止柔和器向脊椎的椎孔位置移动而触碰椎孔中的血管和神经。其它实施例中,上支撑部11的上侧面和下支撑部12的下侧面还可以为内凹的曲面,上支撑部的上侧和下支撑部的下侧还可以设置锯齿形凸起,防止融合器本体移动。本技术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具体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中间支撑部的弧形外侧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环形凸缘16,环形凸缘16的弧形外侧面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的弧形外侧面半径相等,环形凸缘16将上支撑部11和下支撑部12之间的缓冲槽一分为二,两个缓冲槽沿中间支撑部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一个缓冲槽内均嵌设有环形的嵌件2。嵌件2的形状与实施例1中的嵌件形状相同。本技术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具体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中间支撑部的弧形外侧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环形凸缘16,环形凸缘16的弧形外侧面半径小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的弧形外侧面的半径,这样环形凸缘16位于缓冲槽的内部。嵌件2为圆环形,嵌件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环形凸缘16相匹配的凹槽,嵌件2的横截面呈“凹”字型,环形凸缘嵌入凹槽内。本技术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具体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中间支撑部的弧形外侧面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环形凸缘16,嵌件2的内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凹槽,各环形凸缘分别嵌入到对应的凹槽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嵌件还可以由其它柔性的生物医学材料制成。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可以不是实心板状,还可以为横截面为U型的圆环形板簧结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还可以为椭圆形或者大半圆形或者长方形,中间支撑部还可以为中空的立方柱,或者竖直的板状结构,竖直板内部开设有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椎间融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以及连接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中间支撑部,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之间具有缓冲槽,其特征在于:缓冲槽内嵌设有用于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因受上下方向挤压力而发生变形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柔性的嵌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以及连接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中间支撑部,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之间具有缓冲槽,其特征在于:缓冲槽内嵌设有用于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因受上下方向挤压力而发生变形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柔性的嵌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融合器主体的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缓冲槽为绕融合器主体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嵌件为环形嵌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均为圆环形,中间支撑部为与上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甲甲张伏王俊邱兆美钱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