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526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基层处理,(b)在基层上涂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c)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上铺设第一增强层,(d)第一增强层上涂覆第一沥青胶料层,(e)第一沥青胶料层上铺设第二增强层,(f)第二增强层涂覆第二沥青胶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第一沥青胶料层和第二沥青胶料层均为沥青基类涂料,相容好,可融为一体,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可牢固粘结;第一沥青胶料层和第二沥青胶料层可形成无缝涂膜,解决了传统防水卷材由于搭接而导致整体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建筑物渗透问题是建筑物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也是住户放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许多住户在使用之时发现屋面漏水、墙壁渗透和粉刷层脱落现象,日复一日,房顶、内墙面会应渗漏而出现大面积剥落,并因长时间渗漏潮湿而导致发霉变味,直接影响住户的身体健康,更谈不上进行室内装饰了,办公室、机房和车间等工作场所如长期渗漏将会严重损坏办公设施、精密仪器、机床设备等亦可因生霉斑而失灵,甚至引起电器短路。面对渗漏现象,人们每隔数年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返修。渗漏不仅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秩序,而且直接影响到整栋建筑物工程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防水效果的好坏,对建筑物的质量至关重要,所以说防水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屋渗漏问题,就要提高防水工程质量,杜绝渗漏为目标,从施工入手,提高设计水平和加强管理,有针对性的采取具体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中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第一沥青胶料层和第二沥青胶料层均为沥青基类涂料,相容好,可融为一体,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可牢固粘结;第一沥青胶料层和第二沥青胶料层可形成无缝涂膜,解决了传统防水卷材由于搭接而导致整体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基层处理;(b)在基层上涂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c)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上铺设第一增强层;(d)第一增强层上涂覆第一沥青胶料层;(e)第一沥青胶料层上铺设第二增强层;(f)第二增强层涂覆第二沥青胶料层。其中,步骤(a)具体过程为: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打扫干净,通过抛丸或打磨将基层表面的浮浆或酥松层清理掉,在基层的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通过抛丸技术将基层表面的浮浆或酥松层打掉,被浮浆等所遮盖的结构裂缝会显现出来,此时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再涂覆于基层上,通过自身超强的渗透性和密封性可以很好地弥补基层的缺陷。同时,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可以真正与基层粘结,消除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之间的窜水层,而且抛丸技术可以将基面打毛,增大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的粘结面积约53%,其粘结强度也得到了提升。施工基层处理剂可以将基层上残留的杂质、灰尘等裹住,进一步增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其中,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2a)节点加强处理:将加热后的沥青涂料涂覆在节点部位,铺设增强网格布,向增强网格上再涂覆橡胶沥青涂料至完全覆盖形成防水附加层。节点(如出屋面管道、落水口等)应力比较集中,防水层易被拉裂或拉断;节点加强若采用卷材处理,卷材对于异形部位的服贴性有限,施工也更加麻烦,且卷材还存在搭接,也就增大了渗漏概率,而通过设置橡胶沥青涂料的防水附加层对节点部位进行加强处理可以有效保证节点防水效果。其中,步骤(b)中采用喷涂法或涂刮法将加热后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涂覆在基层上,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5~5mm。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一定厚度,可以弥补基层的缺陷,同时具有很好的蠕变性,来适应基层的变形。其中,喷涂法具体步骤为:采用喷涂设备,将加热后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刮在基层的上表面,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用料为0.6~6kg/m3。本专利技术对橡胶沥青涂料用量和厚度进行优选,充分发挥橡胶沥青涂料优异的渗透、密封和蠕变性,从而可以很好地弥补基层的缺陷,一旦基层开裂,橡胶沥青涂料层也能很好地适应基层变形,不会对防水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涂刮法具体步骤为:将加热后的橡胶沥青涂料倒在基层上,使用刮板将橡胶沥青涂料涂刮在基层上,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量优选为0.6~6kg/m2。其中,步骤(d)的具体过程为:采用喷涂法或涂刮法将加热后的沥青胶料涂覆在第一增强层的上表面,第一沥青涂料层的厚度为1~10mm。施工的的第一沥青涂料层会形成无缝涂膜,解决了防水卷材存在搭接缝的问题,强度和耐热度等性能也比防水涂料更加优异,能够适应更复杂的环境,而且第一沥青胶料层与下面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相容,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整体。其中,步骤(f)的具体过程为:加热后的沥青胶料涂覆在第二增强层的上表面,第一沥青涂料层的厚度为1~10mm。施工的第二沥青胶料层会形成无缝涂膜,强度和耐热度等性能也比防水涂料更加优异,而且第二沥青胶料层与下面的第一沥青防水胶料层相容,成膜后可以形成一个无缝的防水的整体。其中,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均选自胎体增强材料,优选聚酯毡、玻纤毡、玻纤网格布或棉混合纤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施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来弥补防水涂料强度一般的缺陷。其中,步骤(f)之后还包括步骤(g)取样检测:采用防水层取样器进行取样检测。防水系统完成后,利用防水层取样器在不整体破坏防水系统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取样检测,并可进行现场测厚等,相关性能数据更加直接和客观,解决了目前只能对未施工的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来判定材料的合格或者好坏,但材料施工完成后很难现场取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施工工艺中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第一沥青胶料层和第二沥青胶料层均为沥青基类涂料,相容好,可融为一体,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与基层可牢固粘结;第一沥青胶料层和第二沥青胶料层可形成无缝涂膜,解决了传统防水卷材由于搭接而导致整体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施工的防水系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基层、2-基层处理剂层、3-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4-第一增强层、5-第一沥青胶料层、6-第二增强层、7-第二沥青胶料层。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基层1处理;(b)在基层1上涂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c)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上铺设第一增强层4;(d)第一增强层4上涂覆第一沥青胶料层5;(e)第一沥青胶料层5上铺设第二增强层6;(f)第二增强层6涂覆第二沥青胶料层7。本实施例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第一沥青胶料层5和第二沥青胶料层7均为沥青基类涂料,相容好,可融为一体,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与基层1可牢固粘结;第一沥青胶料层5和第二沥青胶料层7可形成无缝涂膜,解决了传统防水卷材由于搭接而导致整体性较差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步骤(a)具体过程为:将基层1表面的杂物打扫干净,通过抛丸或打磨将基层1表面的浮浆或酥松层清理掉,在基层1的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形成基层处理剂层2。通过抛丸技术将基层1表面的浮浆或酥松层打掉,被浮浆等所遮盖的结构裂缝会显现出来。此时,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再涂覆于基层1上,通过自身超强的渗透性和密封性可以很好地弥补基层1的缺陷。同时,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可以使防水层真正与基层1粘结,消除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与基层1之间的窜水层;而且抛丸技术可以将基层1打毛,增大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与基层1的粘结面积约53%,其粘结强度也得到了提升。施工基层处理剂层2可以将基层1上残留的杂质、灰尘等裹住,进一步增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3与基层1的粘结强度。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2a)节点加强处理:将加热后的沥青涂料涂覆在节点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基层处理;(b)所述基层上涂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c)所述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上铺设第一增强层;(d)所述第一增强层上涂覆第一沥青胶料层;(e)所述第一沥青胶料层上铺设第二增强层;(f)所述第二增强层涂覆第二沥青胶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基层处理;(b)所述基层上涂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c)所述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上铺设第一增强层;(d)所述第一增强层上涂覆第一沥青胶料层;(e)所述第一沥青胶料层上铺设第二增强层;(f)所述第二增强层涂覆第二沥青胶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过程为: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打扫干净,通过抛丸或打磨将所述基层表面的浮浆或酥松层清理掉,在所述基层的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2a)节点加强处理:将加热后的沥青涂料涂覆在节点部位,铺设增强网格布,向所述增强网格上再涂覆所述橡胶沥青涂料至完全覆盖形成防水附加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喷涂法或涂刮法将加热后的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涂覆在所述基层上,所述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5~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法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先华李明扬林旭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