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ypass pipe (13)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turn pipe (11) at the second branch (12a) of the injection pipe (12), from the injection pipe (12) and at the second confluence (11b) at the return pipe (11), at the 13 confluence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搭载有能够注入制冷剂的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作为向压缩机注入制冷剂的方式,例如已知向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中间端口)注入制冷剂的方式、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注入制冷剂的方式、以及上述2种注入方式组合后的方式。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向压缩机注入制冷剂,能够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降低。此处,以往作为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注入制冷剂的方式而存在如下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从冷凝器分支并与压缩机连接的分支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以往作为上述2种注入方式组合后的方式而存在如下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一注入回路,其构成为能够向涡旋式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注入制冷剂;以及第二注入回路,其构成为能够向涡旋式压缩机的吸入侧注入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1745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40615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于在冷凝器中冷凝液化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分支管而向压缩机注入,因此,存在系统内的制冷剂循环量降低而导致制冷能力下降之类的课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其对在制冷剂配管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其使得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冷凝;油分离器,其位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侧;返油管,其供在所述油分离器中从制冷剂分离出的油通过,并在所述制冷剂配管中的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第一汇合部处与所述制冷剂配管汇合;注入管,其在所述制冷剂配管中的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侧的第一分支部处从所述制冷剂配管分支,并将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供给;旁通管,其在设置于所述注入管的第二分支部处从所述注入管分支,并在设置于所述返油管的第二汇合部处与所述返油管汇合;过冷却器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其对在制冷剂配管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其使得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冷凝;油分离器,其位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且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侧;返油管,其供在所述油分离器中从制冷剂分离出的油通过,并在所述制冷剂配管中的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第一汇合部处与所述制冷剂配管汇合;注入管,其在所述制冷剂配管中的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侧的第一分支部处从所述制冷剂配管分支,并将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供给;旁通管,其在设置于所述注入管的第二分支部处从所述注入管分支,并在设置于所述返油管的第二汇合部处与所述返油管汇合;过冷却器,其使在所述制冷剂配管中的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侧且在比所述第一分支部靠所述冷凝器侧的位置处流动的制冷剂、与在所述注入管中的比所述第二分支部靠所述第一分支部侧的位置处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电磁阀,其设置于所述注入管中的比所述第二分支部靠所述中间压力部侧的位置;第二电磁阀,其设置于所述旁通管;以及控制单元,其对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不足基准频率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且将所述第二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筑山亮,池田隆,有井悠介,藤本智也,秦健一,中林敬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