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60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包括一级永磁变频电机、一级螺杆主机、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及二级螺杆主机。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与所述一级螺杆主机同轴一体连接。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与所述二级螺杆主机同轴一体连接。所述一级螺杆主机与所述二级螺杆主体连接。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壳体。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二电机壳体。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布局紧凑简洁合理且高效,运转稳定。

Double permanent magnet double stage screw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permanent magnetic double stage screw compressor. The double permanent magnet two-stage screw compressor comprises a first stage permanent magnet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a first stage screw main machine, a two stage permanent magnet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and a two stage screw main machine. The first stage permanent magnet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age screw main machine. The two stage permanent magnet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tage screw main machine. The first stage screw main mach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two stage screw. The first stage permanent magnet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comprises a first motor shell. The two stage permanent magnet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comprises second motor shell. The double permanent magnet double stage screw compressor has compact layout, simple and reasonable,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压缩机,特别是一种进行空气压缩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且双反转油冷永磁一体机。
技术介绍
传统单和双级螺杆机一般都为常压或者两个单级压缩主机进排气口直接简单的硬管连接,进行并联排气,单层压缩腔采用径向直接吸气,效率低噪音大,铸造转子,动平衡不好,无缓冲,无压力保护,无级间冷却,并带有高成本高噪音的齿轮箱,且分体联轴器连接,体积大且笨重,安装制造非常麻烦,也容易产生共振,也不能自由分配内压比、变换供气压力和转速,效率低,不方便大批量生产制造,启动电流和扭矩很大,对电网和机组有很大的冲击。不能直接反转,高能耗不能达到一级节能效果。如何合理性结构布局,提高螺杆机转速和压力范围,保持高可靠性稳定性,大幅提高能效,则是技术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布局合理高效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该技术压力覆盖和机型覆盖范围宽而广,能自由变转速智能合理分配压比,排气口可自动调节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压比和转速,噪音更低。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包括一级永磁变频电机、一级螺杆主机、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及二级螺杆主机。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壳体、第一永磁定子与第一永磁转子。所述一级螺杆主机包括第一主机壳体、第一阳转子和第一阴转子。所述第一主机壳体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永磁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内。所述第一永磁转子与所述第一阳转子连接。所述第一阳转子与所述第一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二电机壳体、第二永磁定子与第二永磁转子。所述二级螺杆主机包括第二主机壳体、第二阳转子和第二阴转子。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永磁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壳体内。所述第二永磁转子与所述第二阳转子连接。所述第二阳转子与所述第二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第一主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连通。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设置有排气口。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机壳体内设置有轴向吸气腔。所述轴向吸气腔沿所述第一阳转子的轴向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进气孔沿所述第一阳转子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轴向吸气腔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冷却油入口及冷却油出口。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二冷却油入口及第二冷却油出口。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一端自所述第一主机壳体的外表面连通所述第一主机壳体的内部,所述导油管的另一端自所述第一电机壳体的外表面连通所述第一电机壳体的内部。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永磁转子设置有第一锥孔;所述第一阳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轴;所述第一锥轴容置在所述第一锥孔内,且第一锥轴与所述第一锥孔彼此过盈配合;和/或所述第二永磁转子设置有第二锥孔;所述第二阳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轴;所述第二锥轴容置在所述第二锥孔内,且第二锥轴与所述第二锥孔彼此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阳转子与所述第一永磁定子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和/或,所述第二阳转子与所述第二永磁定子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碟簧。所述碟簧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机壳体内。所述碟簧设置为可沿所述第一阳转子的轴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阳转子和所述第一主机壳体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轴承。缓冲受力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一阳转子上;所述轴承设置为可沿所述第一阳转子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防转压板。所述防转压板与所述轴承抵接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机壳体上设置有主油孔。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极间冷却油孔,所述极间冷却油孔设置在所述一级螺杆主机与所述二级螺杆主机之间。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用于检测该第二主机壳体内的气体压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及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电连接,以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控制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优选地,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还包括压力阀。述压力阀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所述压力阀设置为在所述第一主机壳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至预设值时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结构精简且稳定性强。优选地,通过在第一电机壳体、第二电机壳体上设置有冷却油入口及冷却油出口,从而实现对相应第一电机壳体及第二电机壳体的冷却,并且能够同时起到润滑内部部件的效果。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不需要额外的散热结构,从而精简了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设置有导油管时的主视图,部分在图1这未示出的结构在本图示出。图3为图1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101。所述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101包括一级永磁变频电机10、二级变频电机10b、一级螺杆主机20及二级螺杆主机20b。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10包括第一电机壳体11、第一永磁定子14与第一永磁转子15。所述一级螺杆主机20包括第一主机壳体21、第一阳转子28和第一阴转子(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主机壳体21设置有进气口212。所述第一电机壳体11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21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永磁定子14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体11内。所述第一永磁转子15与所述第一阳转子28连接。所述第一阳转子28与所述第一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10b包括第二电机壳体11b、第二永磁定子14b与第二永磁转子15b。所述二级螺杆主机20b包括第二主机壳体21b、第二阳转子28b和第二阴转子(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电机壳体11b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21b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永磁定子14b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壳体11b内。所述第二永磁转子14b与所述第二阳转子28b连接。所述第二阳转子28b与所述第二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第一主机壳体21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21b连通。所述第二主机壳体21b设置有排气口212b。所述一级变频电机10与所述一级螺杆主机20连接。所述一级螺杆主机20与所述二级螺杆主机20b连接。所述二级螺杆主机20b与所述二级变频电机10b连接。也即是,在如图示中上下方向,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10与所述二级变频电机10b分别单独连接。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10、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10b可反向驱动对应的所述一级螺杆主机20、所述二级螺杆主机20b。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10、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10b分别具有电机壳体11、11b。所述电机壳体11、11b具有内部容腔。为了增强散热性能及降低损耗,所述一级、第二电机壳体11、11b分别具有冷却油入口12、12b,及冷却油出口13、13b。所述冷却油入口12、12b,及冷却油出口13、13b呈孔状,且与对应的所述电机壳体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永磁变频电机、一级螺杆主机、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及二级螺杆主机;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壳体、第一永磁定子与第一永磁转子;所述一级螺杆主机包括第一主机壳体、第一阳转子和第一阴转子;所述第一主机壳体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定位销孔加止口法兰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永磁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内;所述第一永磁转子与所述第一阳转子连接;所述第一阳转子与所述第一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二电机壳体、第二永磁定子与第二永磁转子;所述二级螺杆主机包括第二主机壳体、第二阳转子和第二阴转子;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连接定位销孔加止口法兰且连通;所述第二永磁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壳体内;所述第二永磁转子与所述第二阳转子连接;所述第二阳转子与所述第二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第一主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连通;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设置有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永磁变频电机、一级螺杆主机、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及二级螺杆主机;所述一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壳体、第一永磁定子与第一永磁转子;所述一级螺杆主机包括第一主机壳体、第一阳转子和第一阴转子;所述第一主机壳体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定位销孔加止口法兰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一永磁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体内;所述第一永磁转子与所述第一阳转子连接;所述第一阳转子与所述第一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二级永磁变频电机包括第二电机壳体、第二永磁定子与第二永磁转子;所述二级螺杆主机包括第二主机壳体、第二阳转子和第二阴转子;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连接定位销孔加止口法兰且连通;所述第二永磁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壳体内;所述第二永磁转子与所述第二阳转子连接;所述第二阳转子与所述第二阴转子共轭啮合;所述第一主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连通;所述第二主机壳体设置有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内设置有轴向双层吸气腔;所述轴向吸气腔沿所述第一阳转子的轴向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沿所述第一阳转子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轴向吸气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二电机壳体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冷却油入口及冷却油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壳体与所述第二主机壳体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二冷却油入口及第二冷却油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一端自所述第一主机壳体的外表面连通所述第一主机壳体的压缩腔内部,所述导油管的另一端自所述第一电机壳体的外表面连通所述第一电机冷却壳体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永磁双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冷却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油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佰达王亮杨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偌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