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43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罐。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的壳体,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在上述壳体形成有: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在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方形成的下积存室和从上述下积存室向上方延伸且与上述大气开放口连通的上积存室。

po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ank. The tank placed in the device with liquid consumption part, having first and two shell wall partition wall, the first isolation wall delimit the collected liquid first accumulation chamber, the second isolation wall delineated the liquid accumulated second accumulating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body of the liquid injection port, injected into the liquid to the first store the second store room and room; the communicating port,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accumulated accumulated connectivity; atmospheric opening, will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external tank is communicated; and a liquid outlet of the liquid, accumulate in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storage room facing the accumulated consumption of liquid film outflow in the above, can use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first chamber has accumulated under the accumulation chamber formed lower accumulation chamber and from the room to accumulate An upper storage chamber extending above and connected to the above atmospheric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通过液体注入口补充液体的罐。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具备能够补充墨液的罐和将从该罐供给的墨液从喷嘴喷出而向纸张记录图像的记录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51306号公报)。当罐内的墨液被消耗后,使用者能够从罐的液体注入口补充积存于瓶的墨液。在罐设有用于将罐内的压力维持成大气压的大气开放口。通常,大气开放口设置在使用姿势下的罐的上部。另外,已知有将内部分隔成多个空间的罐。在这样的罐中,即使假设由于运输、捆包等理由而导致罐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在多个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中,与大气开放口相连的连通口或连通路有时也会位于该一部分空间的上部。这种情况下,积存于该一部分空间的墨液不会从大气开放口漏出。即,即使假设由于运输、捆包等理由而导致罐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也能够使从大气开放口漏出的墨液仅限于多个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内的墨液。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以将内部分隔成多个空间的方式构成了罐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由于罐的内部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可能会出现罐内的墨液不被完全消耗而在罐内残留墨液的情况。而且,由于罐的内部结构变得复杂,因此罐内的气泡可能会到达经由管与记录头相连的罐的供给口。由此,可能会通过供给口向记录头供给气泡而给向纸张记录的图像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将内部分隔成了多个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液体的残留量且能够减少气泡的流出的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在上述壳体形成有: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在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方形成的下积存室和从上述下积存室向上方延伸且与上述大气开放口连通的上积存室,上述第一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表面的第一面,上述第二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下积存室的上表面的第二面,上述连通口形成于上述第一面及上述第二面,上述液体流出口形成于上述下积存室的下部,上述第一面以使上述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的方式倾斜,上述第二面以使上述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且使上述下积存室与上述上积存室的交界位置成为最上端的方式倾斜。根据上述结构,第一面以使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使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全部液体通过连通口向第二积存室流通。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罐内的液体的残留量。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第二面以使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且使下积存室与上积存室的交界位置成为最上端的方式倾斜。由此,即使假设气泡通过连通口进入了第二积存室,该气泡也会沿着第二面移动而向上积存室移动。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气泡到达在下积存室的下部设置的液体流出口的可能性。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中,上述第一隔离壁及上述第二隔离壁构成为一个共用隔离壁,上述第一面是上述共用隔离壁的上表面,上述第二面是上述共用隔离壁的下表面。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隔离壁与第二隔离壁共用,因此能够简化壳体的内部结构。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中,上述连通口在上述下积存室中形成于上述第二面在倾斜方向上的一端部侧,上述液体流出口在上述下积存室中形成于上述第二面在倾斜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延长连通口与液体流出口之间的沿着倾斜方向的距离。而且,由于第二面从一端部侧朝向另一端部侧而向上方倾斜,因此第二面的高度在液体流出口附近变得最高。因此,能够降低从连通口沿着第二面移动的气泡到达液体流出口的可能性。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中,上述壳体是具有第一边、比该第一边短的第二边以及比该第二边短的第三边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上述倾斜方向具有沿着上述第一边的方向的分量。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延长连通口与液体流出口之间的距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罐,即使在将内部分隔成了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液体的残留量且减少气泡的流出。附图说明图1(A)是罩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图1(B)是罩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印机部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滑架及罐组的配置的俯视图。图4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前方立体图。图5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后方立体图。图6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右侧视图。图7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左侧视图。图8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前方立体图。图9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后方立体图。图10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右侧视图。图11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左侧视图。图12是变形例中的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复合机10及安装于复合机10的墨液罐100以能够使用的方式设置于水平面的姿势(图1(A)、1(B)的姿势)记为“使用姿势”。以使用姿势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7。将复合机10的设置有开口13的面作为前表面来定义前后方向8。从前表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姿势下,上下方向7相当于铅垂方向,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相当于水平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朝上是上下方向7的一个分量,朝下也是上下方向7的一个分量。同样,朝左、朝右分别是左右方向9的一个分量。朝前、朝后分别是前后方向8的一个分量。<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如图1A、1B所示,复合机10(装置的一例)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复合机10的下部设有以喷墨记录方式向纸张12(参照图2)记录图像的打印机部11。打印机部11具有壳体14。在壳体14的前壁14A形成有开口13。如图2所示,在壳体14的内部配置有供送部15、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运送辊部54、记录部24、排出辊部55、台板42和罐组99。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及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在复合机10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13。如图1A、1B所示,供送托盘20由使用者通过开口13相对于复合机10在前后方向8上插拔。供送托盘20能够支撑层叠的多张纸张12。排出托盘21配置在供送托盘20的上方,与供送托盘20一起插拔。排出托盘21支撑由排出辊部55从记录部24与台板42之间排出的纸张12。<供送部15>供送部15将支撑于供送托盘20的纸张12向运送路径65供送。如图2所示,供送部15具备供送辊25、供送臂26和轴27。供送辊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供送臂26的顶端。供送辊25通过运送电动机(未图示)的反转而向将纸张12向运送朝向16运送的朝向旋转。以下,将供送辊25、运送辊60及排出辊62向将纸张12向运送朝向16运送的朝向的旋转记为“正旋转”。供送臂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轴27,该轴27支撑于打印机部11的框架。供送臂26通过自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的壳体,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在上述壳体形成有: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在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方形成的下积存室和从上述下积存室向上方延伸且与上述大气开放口连通的上积存室,上述第一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表面的第一面,上述第二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下积存室的上表面的第二面,上述连通口形成于上述第一面及上述第二面,上述液体流出口形成于上述下积存室的下部,上述第一面以使上述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的方式倾斜,上述第二面以使上述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且使上述下积存室与上述上积存室的交界位置成为最上端的方式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31 JP 2016-0736401.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的壳体,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在上述壳体形成有: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在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方形成的下积存室和从上述下积存室向上方延伸且与上述大气开放口连通的上积存室,上述第一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表面的第一面,上述第二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洋白野太一川越政子刑部吉记神谷将孝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