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40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成型模具,包括外形模、位于所述外形模内的芯轴以及与所述外形模拆卸式连接的盖板。所述外形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外形模的两端,所述芯轴与所述外形模之间形成腔室。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腔室的汇流槽、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分流槽以及与所述分流槽连通的进料口。如此设置,可以减缓流入腔室的溶胶的速度,同时使溶胶均匀流入腔室,缩短注胶和排空气泡时间,制得树脂均匀浸润、性能分散性小的成型制品。

Resin forming di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sin molding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profile mold, a mandrel positioned in the outer mould and a cover plate which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mould. The outer mould is a tubular structure with two ends open, and the cover plate is positioned at both ends of the outer mould, and the core shaft forms a cavity between the mandrel and the outer mould.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passage connected with the chamber, the flow passage comprises a confluence groove close to the chamber, a shunt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fluence groove and a feed port communicated with the shunting slot. Thus, the velocity of the sol entering the chamber can be slowed dow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ol will flow into the chamber evenly, and the injection and emptying time of the bubble can be shortened, so that the molding product with uniform wetting and small dispersibility of the resin can be prepa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树脂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树脂传递模塑(ResinTransferMoulding,简称RTM)是将树脂注入到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的工艺方法。RTM的基本原理是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放到闭模的模腔内,用压力将树脂胶液注入模腔,浸透玻纤增强材料,然后固化、脱模成型制品。现有RTM注射模具存在着使用过程中注胶过程和排空气泡时间长、复合材料制品表面缺陷等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树脂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注胶和排空气泡时间的树脂成型模具。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成型模具,包括外形模、位于所述外形模内的芯轴以及与所述外形模拆卸式连接的盖板,所述外形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外形模的两端,所述芯轴与所述外形模之间形成腔室,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腔室的汇流槽、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分流槽以及与所述分流槽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分流槽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汇流槽之间的多个分流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槽为环设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腔室部分的环形流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所述汇流槽、所述芯轴以及所述外形模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进料口、所述汇流槽、所述芯轴以及所述外形模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流槽的横截面的半径不小于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的半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型模具通过在进料口与腔室之间增加分流槽和汇流槽,从而可以减缓流入腔室的溶胶的速度,同时使溶胶均匀流入腔室,缩短注胶和排空气泡时间,制得树脂均匀浸润、性能分散性小的成型制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树脂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盖板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盖板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芯轴的结构示意图。100-树脂成型模具;1-外形模;2-芯轴;21-连接凸台;3-盖板;301-外侧面;4-腔室;5-流道;51-进料口;52-分流槽;53-汇流槽;54-凹陷槽;6-螺栓;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树脂成型模具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树脂成型模具100包括外形模1、位于所述外形模1内的芯轴2、与所述外形模1拆卸式连接的盖板3、由所述盖板3、所述芯轴2以及所述外形模形成的腔室4以及连接所述盖板3与所述外形模1的螺栓6和与所述螺栓6相匹配的螺母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形模1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芯轴2套设与所述外形模1内且所述芯轴2与所述外形模1同轴。请参阅图2至图3并结合图1所示,所述盖板3位于所述外形模1的两端。所述盖板3设有靠近所述腔室4的内侧面(未标号)以及与所述内侧面相背的外侧面301。所述盖板3上还设有与所述腔室4相连通的流道5,所述流道5包括自所述外侧面301至所述内侧面顺次设置的进料口51、与所述进料口51连通的分流槽52以及与所述分流槽52相连通的汇流槽53。所述盖板3的中心部位还设有沿自所述内侧面向所述汇流槽53延伸方向延伸的凹陷槽5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料口51设于所述盖板3的中心部位,优选为自所述外侧面301向所述分流槽52延伸的圆柱形通槽。所述分流槽52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进料口51与所述汇流槽53之间的多个分流道,优选的,所述分流道52均为自所述进料口51向所述汇流槽53延伸的圆柱形流道。如此设置,将通过所述进料口51流入的溶胶分流,减缓了溶胶的速度。所述汇流槽53为自所述分流道52向所述腔室4延伸的环设于所述盖板3上的环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汇流槽53的横截面的半径不小于所述进料口51的横截面的半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料口51、所述汇流槽53、所述芯轴2以及所述外形模1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芯轴2的两端设有连接凸台21,所述连接凸台21与所述凹陷槽54相匹配。将所述连接凸台21置于所述凹陷槽54,实现所述芯轴2与所述盖板3的准确定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为:将所述芯轴2套入所述外形模1中,使二者同轴,再通过所述连接凸台21将所述芯轴2准确嵌入所述盖板3中,最后采用所述螺栓6和所述螺母7将所述盖板3与所述外形模1对齐装配。利用本专利技术树脂成型模具100进行RTM成型时,先将纤维等增强材料包覆于所述芯轴2外部,然后将溶胶通过所述进料口51注入所述树脂成型模具100,溶胶流经所述进料口51后流入所述分流槽52,再流入所述汇流槽53,最后进入所述腔室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树脂成型模具100通过在所述进料口51与所述腔室4之间增加所述分流槽52和所述汇流槽53,从而可以减缓流入所述腔室4的溶胶的速度,同时使溶胶均匀流入所述腔室4,缩短注胶和排空气泡时间,制得树脂均匀浸润、性能分散性小的成型制品。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树脂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成型模具,包括外形模、位于所述外形模内的芯轴以及与所述外形模拆卸式连接的盖板,所述外形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外形模的两端,所述芯轴与所述外形模之间形成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腔室的汇流槽、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分流槽以及与所述分流槽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分流槽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汇流槽之间的多个分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成型模具,包括外形模、位于所述外形模内的芯轴以及与所述外形模拆卸式连接的盖板,所述外形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外形模的两端,所述芯轴与所述外形模之间形成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腔室的汇流槽、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分流槽以及与所述分流槽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分流槽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汇流槽之间的多个分流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