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色素化合物、油墨、油墨罐、记录元件、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26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色素化合物,其具有优异分光反射特性和高溶解性,同时,在作为喷墨用油墨的水性色素分散液的情况下,可获得具有良好的色调,并且耐水性也优异的油墨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含有该化合物的油墨、油墨罐、记录元件、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色素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色素化合物为以下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R↓[2]表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An↑[-]表示反阴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色素化合物、油墨、油墨罐、记录元件、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色素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油墨、油墨罐、记录元件、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色素的用途也不仅仅滞留于对现有的纤维、塑料、皮革等的各种材料进行染色或着色,也通过利用该记录或显示信息的特性,已在各种产业领域中进行利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为记录从这些计算机输出的文字或图像信息,已开发出以喷墨打印为代表的硬拷贝技术。在喷墨用油墨中使用的色素,一般采用水溶性染料,但是由含有水溶性染料的油墨形成的记录图像耐水性差,尽管已经被改进,但是在水泼溅时,容易在记录部分上产生染料渗出的问题。针对该现象,由于在色素中采用颜料的油墨可形成耐水性优异的图像,因此为提高已形成的油墨图像的耐水性,已开发出大量通过在水性介质中分散颜料形成的记录液(油墨)(例如,参照特开2003-286433号公报、特开2003-306624号公报、特开2003-327885号公报),但是,由采用颜料作为色素的油墨印刷出的图像尽管耐水性优异,但是由于颜料颗粒的影响,容易引起光散射,因此与采用染料作为油墨的情况相比,还产生图像的颜色再现性或图像的透明性差的其他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采用水溶性染料作为油墨色素的情况下获得的图像中,为保持优异的颜色再现性以及透明性,并且可形成满足耐水性的图像,已提出了通过采用油溶性染料,对水分散性树脂进行着色来获得油墨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2001-11347号公报和特开2001--->240763号公报)。但是,上述方法中迄今为止使用的油溶性染料,在色调为品红色时不足,为形成更高画质的图像,强烈地需要开发出具有优异品红色的色素。在此,作为具有品红色的色素,已知有呫吨类染料和颜料。呫吨类色素一般具有位于可见部分的2个吸收带(x-band和y-band),因此长波长侧的x-band和更短波长侧的y-band补色形成可被观测的色调。因此,作为具有理想的品红色的呫吨色素,需要两个吸收带在品红色补色的吸收带处重叠。作为这种呫吨色素,例如可举出C.I.酸性红(C.I.Acid Red)2 89,但是由于这些色素为水溶性的,因此在作为油墨的情况下,存在图像耐水性差的问题。迄今,已报道开发出具有与C.I.酸性红289类似结构的色素。例如,已公开了在将C.I.酸性红289进行氯磺化以后,与水溶性高分子四级铵盐发生磺酰胺化,获得水溶性高分子染料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染料的油墨液(参照特许第3263524号公报)。另外,还公开了采用C.I.酸性红289的类似体的喷墨记录液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9-255882号公报)。但是,由于这些色素为水溶性的,因此油墨图像的耐水性不足,此外,在色调方面,其作为品红色,比C.I.酸性红289差。如上所述,迄今还未公开具有良好品红色的色素并且为油溶性,即相对于有机溶剂,特别相对于非极性溶剂溶解性高的色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发色性、透明性等分光反射特性优异、相对于有机溶剂,特别相对于非极性溶剂溶解性高的色素化合物,特别提供品红色的色素化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制成如喷墨用油墨的水性色素分散液的情况下,提供具有良好色调,并且耐水性优异的油墨图像的色素化合物,特别提供品红色的色素化合物。-->还有,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含有该化合物的油墨、油墨罐、记录元件、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上述目的根据以下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实现。即,本专利技术色素化合物的特征为以下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R2表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An-表示反阴离子(counter anion)]。此外,本专利技术为以含有上述色素化合物为特征的油墨、油墨罐、记录元件、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斜视图。图2为油墨盒的纵向截面图。图3为记录元件的斜视图。图4为显示具有液体吐出头的喷墨盒的一个实例的简略斜视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色素化合物(5)(实线)和C.I.酸性红289(虚线)在甲醇中,在室温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浓度:2.0×10-6M-1)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色素化合物(6)(实线)和C.I.酸性红289(虚线)在甲醇中,在室温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浓度:2.0×10-6M-1)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发现以下通式(1)所示的色素化合物的发色性、透明性等的分光反射特-->性优异,并且相对于有机溶剂、特别是非极性溶剂的溶解性高,是作为品红色油墨的色素的有用化合物,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特别是通过变更以下通式(1)所示的色素化合物的形成反离子的阴离子种类(An-),可控制相对于有机溶剂、特别是非极性溶剂的溶解性,在采用该色素化合物作为水性色素分散液的情况下,可提供具有良好品红色色调的、适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式中,R1、R2表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An-表示反阴离子]。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通式(1)所示的色素化合物,具有呫吨骨架,并显示出品红色色调。此外,与一般的呫吨化合物相同,其摩尔吸光系数较大,显示出较高的着色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为阳离子性色素,通过变更作为对离子的阴离子成分(An-),可控制相对于非极性溶剂或水性介质的溶解性。作为上述通式(1)中R1、R2的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等。R1和R2可相同或不同,从色调、原料成本以及合成的容易程度方面看,优选的可举出R1和R2均为甲基或乙基的情况。特别优选的为R1和R2均为甲基的情况。此外,作为上述通式(1)中R3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可例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从原料成本以及容易合成的方面看,作为更优选的形式,可举出R3为甲基或乙基中的任何一种的情况。特别优选的是为乙基的情况。如上所述,通过变更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An-所示的反阴离子的种类,可控制相对有机溶剂、特别是非极性溶剂的溶解性。作为优选的An-,例如可列举出氯化物离子(Cl-)、溴化物离子(Br-)、-->碘化物离子(I-)等的卤化物离子,或者硫酸离子(SO42-)、高氯酸根(ClO4-)、四氟化硼酸根(BF4-)、六氟化磷酸根(PF6-)等的无机离子、醋酸根(CH3COO-)、丙酸离子(C2H5COO-)等的脂肪酸离子(R-COO-:R为脂肪族基团),苯甲酸根(C6H5COO-)、1-(或2-)萘甲酸根(C10H7COO-)等的芳香族羧酸离子(Ar-COO-:Ar为芳香族基团),以及对甲苯磺酸根(CH3C6H4SO3-)、甲基丙烯酸根(CH2C(CH3)COO-)等。上述离子中特别优选的是为脂肪酸离子、对甲苯磺酸根、甲基丙烯酸根、芳香族羧酸离子的情况,更优选的是为芳香族羧酸离子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式(1)所示的色素化合物可根据公知方法进行合成。以下示出了一个合成线路图的实例。此外,在通式(2)到(4)中,R1到R3与通式(1)中的一样。如上所示,首先是在有机溶剂(或没有溶剂的存在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色素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色素化合物为以下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1) 式中,R↓[1]、R↓[2]表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An↑[-]表示反阴离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2-13 2004-037286;JP 2005-1-24 2005-0150181.色素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色素化合物为以下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R2表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An-表示反阴离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化合物,其中,R1、R2为甲基或乙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化合物,其中,R3为甲基或乙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化合物,其中,An-为选自卤化物离子,硫酸离子(SO42-)、高氯酸根(ClO4-)、四氟化硼酸根(BF4-)、六氟化磷酸根(PF6-)、甲基丙烯酸根(CH2C(CH3)COO-)、对甲苯磺酸根(CH3C6H4SO3-)、脂肪酸离子(R-COO-:R为脂肪族基团)、芳香族羧酸离子(Ar-COO-:Ar为芳香族基团)的至少一种离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素化合物,其中An-为芳香族羧酸离子。6.油墨,其为含有水性介质和色素化合物的油墨,其特征在于,该色素化合物为以下通式(1)所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井泰亮丰田隆之宫崎健山岸祐子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