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3591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每一条奇数行的扫描线或者在每一条偶数行的扫描线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薄膜晶体管之间增加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并将第n行的一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分别电连接第n+1行及第n+2行的一个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电连接。在对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充电前,通过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进行电中和,从而降低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所需要充入的电压,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液晶面板的充电,提高液晶面板的画面品味及液晶面板可靠性。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 second thin film transistor between two of the first thin film transistor through the scan line in every odd numbered rows in each row or even the adjacent scan lines,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electrode pixels in line n, one of the second source electrode of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the drain are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ine n+1 and line n+2 of a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n and the second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electrically charged pixel electrode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through the second thin film transistor of the second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pixel electrode electric neutralization, thereby reducing and the second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pixel electrode to charged voltage, then charge the LCD pane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mprove the taste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CD panel screen LCD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面板的尺寸越多越大,分辨率越做越高,每一行扫描线的开启时间会被进一步压缩。例如,FHD(FullHighDefinition,全高清)面板的像素为1920×1080),在画面刷新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每一行扫描线的开启时间约为1/(60*1080)≈15.4ms;而UHD(UltraHighDefinition,超高清)面板的分辨率一般为3840×2160,在画面刷新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每一行扫描线的开启时间约为1/(60*2160)≈7.7ms。由于扫面线的开启时间由于分辨率提高而压缩,从而可能会引发液晶面板充电不足情况的发生,从而使画面显示效果降低。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解决手段是增加扫描线和数据线的线宽或者增加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膜厚。但是增加扫描线和数据线的线宽会损失画素的开口率、降低液晶面板的穿透率;而增加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膜厚又会提高生产成本且对后段制程的良率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能够在不损失画素的开口率、保证液晶面板的穿透率及保证所述液晶面板良率的同时改善所述液晶面板的充电性能,使得在较短的扫描线开启时间内保证液晶面板充电充足。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及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电连接有一像素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均位于多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形成的矩阵的奇数行上或者均位于所述矩阵的偶数行,且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与其同一行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之间;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与第n+1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及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当采用点反转的驱动方式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开启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使第n+1行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与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中和,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间隔且平行的多条数据线、间隔且平行的多条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垂直且相互之间绝缘;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及像素电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括栅极、源极及漏极;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一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以实现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的电连接;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的矩阵中的第n行第m列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n条所述扫描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m条数据线电连接;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n条扫描线电连接,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源极与第n+1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且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与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其中,n、m均为大于零的自然数其中,所述扫描线包括一条伪扫描线,所述伪扫描线位于第一条所述扫描线背离所述第二条扫描线的一侧。其中,所述伪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条扫描线及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伪扫描线电连接。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所述像素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一一对应并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每个所述像素的电位极性与同其相邻的所述像素的电位极性均相反。其中,所述像素的电位极性包括正极性电位及与所述正极性电位电位极性相反的负极性电位,所述正极性电位包括最大电位值,所述负极性电位包括最小电位值,所述最大电位值与所述最小电位值中和得到共电极电位值。其中,第m列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第m+1条数据线与第m条数据线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开启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的矩阵中的任一奇数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使该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及所述漏极导通,以使与该行相邻的偶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与所述偶数行相邻的另一奇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中和;驱动所述偶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并向所述偶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中充入正极性电压/负极性电压;驱动所述另一奇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并向所述另一奇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中充入负极性电压/正极性电压。其中,所述偶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的电位与所述另一奇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中和后,所述偶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与所述另一奇数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的电荷相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本体及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本体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每一条奇数行的扫描线或者在每一条偶数行的扫描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之间增加一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并将第n行的一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分别电连接第n+1行及第n+2行的一个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电连接。在对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充电前,通过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进行电中和,从而降低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需要充入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从而降低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电连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极所需要充入的电压,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液晶面板的充电,提高液晶面板的画面品味及液晶面板可靠性。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式流程图。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00。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面层叠有一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区域,且且多个所述公共电极区域彼此相连。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间隔且平行的数据线10、多条间隔且平行的扫描线20、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薄膜晶体管30及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薄膜晶体管40。所述扫描线10与所述数据线20垂直且相互之间绝缘。所述数据线10与所述扫描线20位于不同的层,且所述数据线10与所述扫描线20之间通过绝缘层进行绝缘。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条所述扫描线20水平设置并沿垂直方向间隔排列,多条所述数据线10垂直设置并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为了方便描述,对所述扫描线(GateL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及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电连接有一像素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均位于多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形成的矩阵的奇数行上或者均位于所述矩阵的偶数行,且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与其同一行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之间;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与第n+1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及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当采用点反转的驱动方式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开启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使第n+1行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与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中和,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及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电连接有一像素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均位于多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形成的矩阵的奇数行上或者均位于所述矩阵的偶数行,且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与其同一行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之间;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与第n+1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及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当采用点反转的驱动方式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开启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使第n+1行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与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的电荷中和,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间隔且平行的多条数据线、间隔且平行的多条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垂直且相互之间绝缘;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及像素电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括栅极、源极及漏极;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一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以实现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的电连接;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的矩阵中的第n行第m列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n条所述扫描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m条数据线电连接;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n条扫描线电连接,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源极与第n+1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且第n行上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与第n+2行上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其中,n、m均为大于零的自然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包括一条伪扫描线,所述伪扫描线位于平行的多条数据线中第一条所述扫描线背离所述第二条扫描线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伪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条扫描线及两条所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