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鱼藤酮防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11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鱼藤酮防污剂,涉及一种防污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鱼藤酮海洋防污剂。提供一种高效、环境友好、亲油性好的涂料防污剂。为天然活性物质,其分子式为C↓[23]H↓[22]O↓[6],分子量为394.42,结构式如摘要附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污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鱼藤酮海洋防污剂。
技术介绍
在海洋中生长繁殖上千种附着生物,常见的有100多种,其中藤壶和贻贝是最主要、最具代表性、危害最大的污损生物。由于这些海洋污损生物附着在舰船、浮动码头、海洋石油平台、海底电缆、浮标和水雷、临海发电厂冷却管道和海水养殖网箱等表面,因此增加了船舶阻力、堵塞管道和网具、加速金属腐蚀、增加海上设施重量等,造成军事活动、海洋运输、工业和水产养殖生产巨大的损失。防止生物附着历来是海洋产业关注的焦点。自人类接触海洋的那天起就与附着生物的污损做斗争,迄今已发展了系统的防污技术,包括防污涂料、电解海水防污(产生氯气)、高吸水不稳定表面防污、植绒表面和低表面能防污等,但至今为止,最实际又最经济的仍然是防污涂料的应用。防污涂料的开发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防污剂。国内外大量使用三丁基锡和氧化亚铜作为防污剂。但三丁基锡对非目标生物也具剧毒,可导致软体动物性别变异和壳体畸变,在水环境中降解缓慢,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养殖业,并最终会形成生物聚集,进入到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因此,许多国家已立法禁止使用含三丁基锡的防污涂料的使用。目前防污涂料大量使用氧化亚铜为防污剂。由于氧化亚铜有比重大和亲水性强的特性,使这些涂料容易产生沉降和氧化亚铜易释放到水体中,造成防污涂料的使用困难和氧化亚铜的有效率低的缺点。此外,氧化亚铜也具毒性,并会析出,沉淀在海底泥中形成永久性污染。公开号为CN118929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抑制海洋生物在海洋结构物上生长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二氢哒嗪酮和哒嗪酮化合物施用于海洋结构物上或里,这些化合物可以直接在生产期间掺入海洋结构物,直接施用于结构物或通过涂料的方式施用于结构物。公开号为CN1216680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抑制海洋生物在与或欲与海水或半咸水接触的海洋建筑物、制品或组合上生长的方法,该法包括将有效数量的下式二苯基二酮海洋防污剂涂布到这样的海洋建筑物上或加到这样的海洋建筑物中,这些化合物可在制造过程中直接加到海洋建筑物中,直接涂布在建筑物上,或用涂料涂布到建筑物上。公开号为CN129958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一种涉及使用某些5-酰苯胺基一卤代烷基噻唑作为抗微生物剂和海洋防污剂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海洋防污涂料存在的使用困难、有效率低和毒性所造成的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环境友好、亲油性好的涂料防污剂。本专利技术为天然活性物质,其分子式为C23H22O6,分子量为394.42,结构式如下 本专利技术可从鱼藤属、鸡血藤属、灰叶属等植物中提取。与现有的防污剂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高效经实验室生物模型检测,鱼藤酮在低浓度下即可强烈抑制海洋中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污损生物藤壶和贻贝的附着,其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5和0.01μg/cm2,半抑制附着浓度ID50分别仅为0.67和0.0041μg/cm2。2、环境友好首先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防污剂不含铜和锡化合物。其次,鱼藤酮毒性低,对老鼠急性经口LD50为132~1500mg/kg,对人的急性经口LD50估计为300~500mg/kg。再者,鱼藤酮在水环境下易分解,在水环境中的半衰期为1~3天,基本无残留,不污染环境。3、亲油性好鱼藤酮微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亲油性好,易控制其释放速度,在保证其有效渗出浓度的同时,又避免过快地溶解和流失,有利于长效使用。4、成本低鱼藤酮是一种从鱼藤属、鸡血藤属、灰叶属等陆地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适于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有利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制备海洋防污涂料,或与其它有毒防污剂混配使用,降低防污涂料的毒性及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在厦门同安湾海区进行实海挂板试验证明其在7.65mg/cm2浓度下即具防污效果,且效果极佳,有效期达6个月以上。实海挂板试验数据(挂板6个月后)见表1。表1 。权利要求1.鱼藤酮防污剂,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式为C23H22O6,分子量为394.42,结构式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藤酮防污剂,其特征在于从鱼藤属、鸡血藤属、灰叶属植物中提取。全文摘要鱼藤酮防污剂,涉及一种防污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鱼藤酮海洋防污剂。提供一种高效、环境友好、亲油性好的涂料防污剂。为天然活性物质,其分子式为C文档编号C09D5/16GK1802913SQ200610005248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柯才焕, 冯丹青 申请人:厦门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鱼藤酮防污剂,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式为C↓[23]H↓[22]O↓[6],分子量为394.42,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才焕冯丹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