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中川专利>正文

一种热固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05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墨,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固油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固油墨,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醋酸乙烯酯含量在9-2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10-100份,增塑剂20-600份,热稳定剂0.2-100份,增稠流变剂0.2-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固油墨在120-140℃就可以完全固化即塑化。避免了承印物由于高温烘烤后收缩、变形、变色、起泡、手感发硬等不良后果,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固油墨
技术介绍
热固油墨是一种纺织品、皮革上的印花用浆料,常温下呈浆状或膏状,具有较强的致流值和触变性。热固油墨可以通过平版丝网印刷和冷撕热转印的方法在纺织品、皮革上达到传统胶浆、水浆所达不到的理想效果。热固油墨具有不堵塞网版的功能在网版上一年也不会固化、不起皮。水性乳胶浆、水性橡皮胶浆和油性油墨在版上经常堵塞网孔,堵塞时整个网版就要作废。每次把塞住的网版擦出来,即浪费时间又浪费油墨,质量也受到影响。热固油墨具有精美的照片效果热固油墨可以轻松印制非常精美的照片效果。可以做到四色套印,印刷遮盖率高,在深色面料上可以印0.2毫米的线条或60线的网点。热固油墨具有三维立体效果三维立体效果用热固油墨印刷,效果犹如雕塑一般,刮、印一次完成,固含量100%。热固油墨手感极好热固油墨有橡胶的手感,弹性伸长率达到300%以上。高度拉伸回弹性极好,不断裂,水洗牢度很好,剥离牢度高,一般胶浆无法比拟。热固油墨水晶透明、光泽度高。热固油墨环保无毒性,因不含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溶剂附合加工安全性。热固油墨接近胶浆的价格。不用洗版、盖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又不用浪费油墨。胶浆在每一次洗版时将会有50-100克/0.32平方米的浆料白白冲洗掉,并且不包括在版上起皮自固化浆料。从这一点,热固油墨远远优于胶浆,节省率是胶浆的3倍以上。普通热固油墨印刷后需要经过180-190℃、90-180秒左右时间烘烤,才能完全铰链或称固化、塑化。采用聚氯乙烯糊树脂这种均聚物,在低于176.7℃的温度下,无论分子量大小均不能达到完全塑化。由于热固油墨配方中增塑剂含量高,导致凝胶化、塑化的温度均不同程度提高。因此热固油墨印刷后需要经过180-190℃、90-180秒左右时间烘烤,才能完全塑化。很多有弹力的纺织品、复合PVC、PU革在130℃以上烘烤会收缩、变形、变色、起泡、手感发硬等不良后果。泳衣布、涤纶布、化纤、毛衣等的耐热温度超出155℃也是会变形的,这就限制了热固油墨的使用范围。为了不损坏承印物,一些加工者以低于塑化温度加工,但不完全塑化的热固油墨,弹性不佳易拉断、剥离强度差、耐水洗牢度差、透明性差、光泽度差、表面发粘。现有市场上的低温固化即塑化热固油墨印刷后,也需要经过160℃、90-180秒左右时间烘烤,才能完全固化即塑化。现有市场上所谓的低温固化即塑化热固油墨的配方采用醋酸乙烯酯含量3-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的糊树脂(简称氯醋糊树脂)。从理论上讲,采用醋酸乙烯酯含量在9-2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生产热固油墨,可以在120-140℃完全塑化。缺点是加入增塑剂及其他添加剂配制成的热固油墨的存放粘度稳定性变差(增塑剂渗入树脂粒子内部导致树脂溶胀产生不可逆效应或永久性的粘度增高),所以产品在室温30℃的环境下2-7天后就开始进入凝胶化,容易在常温下出现固化、结块现象。消费者购买热固油墨后经常会放置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解决好存放粘度稳定性是解决低温塑化热固油墨的关键因素。这样才能使低温热固油墨真正能大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热固油墨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热固油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固油墨,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醋酸乙烯酯含量在9-2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10-100份增塑剂 20-600份热稳定剂 0.1-100份增稠流变剂 0.1-100份。作为优化,上述的热固油墨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醋酸乙烯酯含量在9-2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10-100份增塑剂 20-180份热稳定剂 0.1-40份增稠流变剂 0.1-40份。作为优化,上述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的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1-17%。作为优化,上述热固油墨的组分还包括醋酸乙烯酯含量在10-4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掺混树脂为20-200份、醋酸乙烯酯含量在3-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10-100份和聚氯乙烯糊树脂10-80份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作为优化,所述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掺混树脂的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为11-15%。上述热固油墨所用的增塑剂是溶剂化作用小的或者说是在常温下对树脂溶解力小的增塑剂,热稳定剂是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和液体钙/锌复合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更进一步优化,上述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偏苯三酸三辛酯(简称TOTM)、4,5-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EPS、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名称TXIB增塑剂)、苯甲酸二-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类、1,2-二羧基二异壬基酯类、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优化,上述增稠流变剂可选气相二氧化硅或蓖麻油无机改性衍生物类增稠流变剂或缔合型聚氨脂增稠流变剂或有机膨润土增稠流变剂的一种或其组合。上述热固油墨还可以添加光稳定剂、抗氧剂、降粘剂、着色剂、哑光剂、磨砂剂、发泡剂、微细的铜粉和铝粉或微细粉末蜡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优化,上述光稳定剂、抗氧剂、降粘剂、着色剂、哑光剂、磨砂剂、发泡剂、微细的铜粉和铝粉或微细粉末蜡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的重量份为0.1-180份。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固油墨是低温固化即塑化型热固油墨,在保留所有热固油墨优点的同时,使热固油墨在120-140℃就可以完全固化即塑化(熔融化),能使承印的纺织品、皮革无需经过160-190℃高温烘烤。一些容易收缩的纺织品、复合PVC、PU革上如果用我们的低温热固油墨印刷,只需要经过120-125℃、90-180秒左右时间就可以完全固化即塑化。避免了承印物由于高温烘烤后收缩、变形、变色、起泡、手感发硬等不良后果;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并且在30℃条件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油墨产品稳定性强,可以长时间存放6个月以上;在增塑剂含量高的情况下又具有假塑性、触变性流体,使印刷轻松。通过对油墨中的各种成分的比例的调整和增加其它的添加剂就可以生产出各种效果的热固油墨,如发泡效果热固油墨、直角效果热固油墨、圆角效果热固油墨、磨砂效果热固油墨、水晶透明效果热固油墨、特硬效果热固油墨等。增稠流变剂在低温热固油墨里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没有添加的增稠流变剂,低温热固油墨则如同流挂性的液态水一样,或呈现另一种膨胀性流体即增加剪功力下变稠现象。粘度太低或者是膨胀性流体都不适合用作纺织品印刷使用,此时,根据需要加入增稠流变剂。增稠流变剂的加入应使热固油墨具有触变性、假塑性和有致流值的流变特性,随着加入量的增加,粘度增加,触变性和致流值也增加。如具有高的低剪切粘度和低的高剪切粘度,在印刷时,在剪切力下油墨轻松通过网孔下到纺织品、皮革上面后就不发生“淌流”或“流挂”,不渗透到纺织品背后。如添加不同种类的增稠流变剂可得到不同印刷效果的热固油墨。如使用气相二氧化硅类流变剂和有机膨润土类,可增加低温热固油墨熔融时的熔体粘度,即使在足够高的塑化温度下,低温热固油墨熔体不发生流动。塑化后的油墨外形不发生改变,这样可制得直角效果低温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固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油墨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醋酸乙烯酯含量在9-25%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10-100份增塑剂20-600份热稳定剂0.1-100份增稠流变剂0.1-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中川
申请(专利权)人:陆中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