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xiliary power supply charging circuit includes a first power supply and a second power supply load; the first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on-off connecting module, second power connection and through the load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n-off module; the control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breakdown diode, a triode and a second transistor,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second transistor for the N type transistor; the on-off module comprises a P type MOS tube. In the invention, the control module of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of second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breakdown diode, an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rough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second transistor on-off control module, so that the first power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Thus,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the first power supply, the abnormal load caused by insufficient power supply can be avoided, and sufficient electric energy can be ensured to work norm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电源补充型充电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电源补充型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电流稳定安全,开关电源尤其是以太阳能供电的电路中常常需要设计辅助电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开关电源中,辅助电源的充电无法自动断开,容易造成浮充,增加损耗。此外,辅助电源设计不合理,或者无法快速上电,导致开机启动时间较长,或者电路中电流过大,工作不稳定,甚至重载的时候无法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辅助电源补充型充电电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辅助电源补充型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第一电源通过通断模块连接负载,第二电源连接负载并通过控制模块连接通断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击穿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型三极管;通断模块包括P型MOS管;击穿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和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其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第一电源,其集电极连接MOS管栅极,其发射极接地;MOS管栅极还连接第一电源,MOS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一电源和负载。优选地,击穿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二电源。优选地,控制模块还包括节点,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MOS管的栅极均连接节点,节点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电源。优选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节点之间串联第三电阻。本专利技术中,控制模块通过反接的击穿二极管对第二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通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控制通断模块工作,从而第一电源向负载供电。如此,第二电源正常时,由第二电源独立供电,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电源补充型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第一电源(V1)通过通断模块连接负载,第二电源(V2)连接负载并通过控制模块连接通断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击穿二极管(D1)、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N型三极管;通断模块包括P型MOS管(Q3);击穿二极管(D1)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V2)和第一三极管(Q1)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其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还连接第一电源(V1),其集电极连接MOS管(Q3)栅极,其发射极接地;MOS管(Q3)栅极还连接第一电源(V1),MOS管(Q3)的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一电源(V1)和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电源补充型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第一电源(V1)通过通断模块连接负载,第二电源(V2)连接负载并通过控制模块连接通断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击穿二极管(D1)、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为N型三极管;通断模块包括P型MOS管(Q3);击穿二极管(D1)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V2)和第一三极管(Q1)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其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还连接第一电源(V1),其集电极连接MOS管(Q3)栅极,其发射极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金,汪庆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尚硕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