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61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单元,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连接,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收容槽,收容槽的侧壁包括一环形状的抵靠平台,抵靠平台靠近收容槽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限位凸块,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一环形状的扣合凸台,当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连接时,扣合凸台位于限位凸块与收容槽的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新型扬声器模组,通过设置限位凸块,且上壳体的底部又设有呈环形状的扣合凸台,使得当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连接时,扣合凸台位于限位凸块与收容槽的侧壁之间,在限位凸块和收容槽的侧壁的作用下,上壳体将无法与下壳体发生错位,提高了新型扬声器模组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扬声器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声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便携式电子设备向着轻、薄、小等方向变化,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塑胶材料作为其材料,所应用的微型电声器件也随之快速发展,如扬声器模组。由于微型电声器件产品的设计多样化,这无形之中就要求产品需要更可靠的装配方式,以提升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从而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超声焊接结合的方式来固定产品结构,目前的扬声器模组的装配也是如此,而超声焊接工艺将会带来超声后的产品发生错位的难题。现有技术当中,由于目前扬声器模组的上壳体与下壳体采用了超声焊接结合的方式进行扣合固定连接,使得固定连接后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容易发生错位,严重影响扬声器模组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壳体与下壳体不会发生错位的新型扬声器模组。一种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单元,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包括一环形状的抵靠平台,所述抵靠平台靠近所述收容槽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限位凸块,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一环形状的扣合凸台,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时,且所述扣合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之间。上述新型扬声器模组,通过在所述抵靠平台靠近所述收容槽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凸块,且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又设有呈环形状的所述扣合凸台,使得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时,所述扣合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之间,在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收容槽的侧壁的作用下,所述上壳体将无法与所述下壳体发生错位,提高了所述新型扬声器模组的质量。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块朝向所述收容槽的侧壁的一侧的顶部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扣合凸台的底部内侧设置倒角或圆角。进一步地,所述抵靠平台的宽度大于所述扣合凸台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的中部的四周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限位凸块。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包括第一壁体及设于所述第一壁体的顶部外围的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通过所述抵靠平台与所述第二壁体连接,所述限位凸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壁体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安装通孔,所述扬声器单元的顶端胶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扬声器单元的底端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扬声器模组还包括柔性板,所述柔性板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且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底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由一环形凸台围绕而成,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还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环形凸台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上设有一缺口,所述安装槽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收容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板包括连接部、传输部及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内部,且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底端连接,所述传输部呈“L”形,且穿过所述缺口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进一步地,所述传输部及所述固定部通过泡沫背胶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通过热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新型扬声器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新型扬声器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柔性板与下壳体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扬声器单元与柔性板的安装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下壳体10柔性板20上壳体30扬声器单元40收容槽11安装槽12缺口111第一壁体112抵靠平台113第二壁体114限位凸块115连接部21传输部22固定部23安装通孔31扣合凸台3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下壳体10、柔性板20、上壳体30及扬声器单元40,所述上壳体30与所述下壳体10扣合连接。所述下壳体10顶部开设有一收容槽11及安装槽12,所述收容槽11由一环形凸台围绕而成,所述安装槽12位于所述环形凸台远离所述收容槽11的一侧,所述收容槽11的侧壁上设有一缺口111,所述安装槽12通过所述缺口111与所述收容槽11连通。所述收容槽11的侧壁包括第一壁体112、抵靠平台113及第二壁体114,所述第一壁体112的底部与所述收容槽1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壁体114设于所述第一壁体112的顶部外围,所述第一壁体112通过所述抵靠平台113与所述第二壁体114连接,即所述抵靠平台113连接所述第一壁体112的顶部及所述第二壁体114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抵靠平台113靠近所述收容槽11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限位凸块115,所述限位凸块115安装于所述第一壁体112上,所述限位凸块115朝向所述收容槽11的侧壁的一侧的顶部设置倒角,即所述限位凸块115朝向所述第二壁体114的一侧的顶部设置倒角。具体地,所述抵靠平台113靠近所述收容槽11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设有七个所述限位凸块115,且分别布置于所述收容槽11的中部的四周,以使所述收容槽11的中部的四周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凸块115。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限位凸块115朝向所述收容槽11的侧壁的一侧的顶部还可以设置为圆角。所述柔性板20安装于所述下壳体10上,所述柔性板20呈“Z”形。所述柔性板20包括连接部21、传输部22及固定部23,所述连接部21通过热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内,所述固定部23位于所述收容槽11的内部,且通过泡沫背胶与所述收容槽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输部22呈“L”形,且穿过所述缺口111连接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固定部23,所述传输部22也是通过泡沫背胶与所述收容槽11的底部固定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柔性板20用于与所述扬声器单元40的信号源连接,从而将信号传送至所述扬声器单元40,以发生相应的声音。而所述连接部21则用于与该信号源连接,所述固定部23则与所述扬声器单元40连接。所述上壳体30的顶部开设有一安装通孔31,所述扬声器单元40的顶端胶设于所述安装通孔31内,所述上壳体30的底部设有一环形状的扣合凸台3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扬声器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单元,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包括一环形状的抵靠平台,所述抵靠平台靠近所述收容槽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限位凸块,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一环形状的扣合凸台,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时,所述扣合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扬声器模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单元,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包括一环形状的抵靠平台,所述抵靠平台靠近所述收容槽的中心的一侧边缘至少设有一个限位凸块,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一环形状的扣合凸台,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时,所述扣合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朝向所述收容槽的侧壁的一侧的顶部设置倒角或圆角,所述扣合凸台的底部内侧设置倒角或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平台的宽度大于所述扣合凸台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中部的四周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限位凸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包括第一壁体及设于所述第一壁体的顶部外围的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通过所述抵靠平台与所述第二壁体连接,所述限位凸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壁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创平程启鹏王鹤鸣季顺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