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蝶儿专利>正文

一种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501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8:01
一种火花塞,包括:绝缘体,中心电极,壳体,接地电极;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端部、并套设在所述中心电极外的点火件;所述点火件内设有一轴向贯穿点火件的中空的点火腔,所述点火件内壁在中部收窄,使所述点火腔位于中部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所述接地电极设置于所述点火件内壁的中部收窄处;所述点火件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接地电极处或靠近所述接地电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花塞在点火腔的有限空间中点火,更具爆破力,火花从点火间隙处,经由点火腔的下腔引导,以高强度集中向下喷射出火花,点火腔内形成气压差使新的空气从导流孔流入,直接补充到点火间隙附近,以形成持续而强劲的火花,空气和火花都按照特定路径流动或释放,大大提高了点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花塞
本技术涉及一种点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火花塞。
技术介绍
火花塞是安装到内燃机上,用于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的点火装置。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技术中的火花塞的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10包括一中心电极12、绝缘体14、壳体16和接地电极18。该绝缘体14为陶瓷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12插入贯穿该绝缘体14的轴孔。该壳体16套设在该绝缘体14的外周。该接地电极18与该壳体16的端部连接,并弯曲延伸与中心电极12相对,与中心电极12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的间隙。该中心电极12与接地电极18之间通过脉冲电力的作用产生电弧,进而产生电火花点燃电极周围的混合气体,达到自动点火的目的。但是,该传统的火花塞在使用时有以下缺点:一是由于接地电极和中心电极直接处于燃烧室中,在相对开放的空间内进行点火,点火瞬间由于火花分散不够剧烈,因此释放火花的速率较慢。二是没有引导空气以及火花按一定路径流动或释放的结构,点火后空气流动紊乱,新的空气不能及时补充,所释放的火花也向四面八方分散,释放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空气和火花都按照特定路径流动或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火花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花塞,包括:绝缘体,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其插入贯穿所述绝缘体的轴孔并露出端部;壳体,其为中空柱状,该壳体套设在所述绝缘体表面;接地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端部、并套设在所述中心电极外的点火件;所述点火件内设有一轴向贯穿点火件的中空的点火腔,所述点火件内壁在中部收窄,使所述点火腔位于中部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所述接地电极设置于所述点火件内壁的中部收窄处;所述点火件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接地电极处或靠近所述接地电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包括:绝缘体,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其插入贯穿所述绝缘体的轴孔并露出端部;壳体,其为中空柱状,该壳体套设在所述绝缘体表面;接地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端部、并套设在所述中心电极外的点火件;所述点火件内设有一轴向贯穿点火件的中空的点火腔,所述点火件内壁在中部收窄,使所述点火腔位于中部的直径小于其两端的直径,所述接地电极设置于所述点火件内壁的中部收窄处;所述点火件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接地电极处或靠近所述接地电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件远离所述中心电极的端部的内壁向内收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点火腔的最小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点火件为一体结构,所述接地电极由所述点火件内壁的中部收窄处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蝶儿
申请(专利权)人:张蝶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