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34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包括左上部和右下部,左上部包括左立板和顶板,所述左立板的上端和顶板的一端连接,左立板的下端设有一底座,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左立板的上端,顶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盖檐,所述左立板、顶板、底座和盖檐为一体结构,右下部包括右立板和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当前被广泛的应用到方方面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工程。在太阳能热水工程中,太阳能工程联箱,又称太阳能工程集热箱,是太阳能热水工程重要的组成部件,用于收集储存太阳能热量,将热能收集到联箱水里面。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联箱,暴漏出一些问题,比如因长期在户外经受日晒雨淋,不耐用;联箱中设置有管道和保温填充物,因热胀冷缩导致联箱外壳被撑破或变形;雨水渗入联箱内,导致保温填充物破坏失效等。以上问题均导致太阳能热水工程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的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包括左上部1和右下部2,所述左上部1包括左立板11和顶板12,所述左立板11的上端和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下端设有一底座13,所述底座13包括底座支板14和底座支板14上设置的第一母扣15,所述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上端,顶板12的另一端设有一盖檐16,所述盖檐16包括阶梯状的盖板17、盖板17下面设置的第二母扣18和盖板17端部设置的挡板19,所述左立板11、顶板12、底座13和盖檐16为一体结构,所述右下部2包括右立板21和底板22,所述右立板21的下端和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上端设有与第二母扣18相配合的第二公扣23,所述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下端,底板22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母扣15相配合的第一公扣24,所述右立板21、底板22、第二公扣23和第一公扣24为一体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母扣和第一公扣卡接,第二母扣和第二公扣卡接,将本专利技术的左上部与右下部组合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母扣15开口方向向上,第一公扣24方向向下,底座13和底板22通过第一公扣24和第一母扣15连接,底座13和底板22的相邻面不接触,而是在连接处形成一道缝隙3,缝隙3的宽度为1-5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二母扣18开口方向向下,第二公扣23方向向上,挡板19在右立板21上的投影覆盖第二母扣18和第二公扣23的连接处,即挡板19挡住第二母扣18和第二公扣23的连接处,可防止雨水渗入;优选的,所述顶板12和底板22的内侧均设有若干个弧形卡4,弧形卡4的开口向内,联箱的管道或其他部件可以固定在弧形卡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采用公母卡扣连接,相对于目前常用的螺栓连接,装配效率高,且在户外长期使用不会生锈产生锈蚀孔,因而联箱更经久耐用;第一公母卡扣连接使底座和底板之间产生一道缝隙,此缝隙作为联箱外壳预留量,防止联箱内填充物热胀冷缩导致联箱变形或被撑破;顶板上的阶梯状的盖檐具有减震作用,降低了盖檐下公母卡扣受到的雨雪或冰雹的冲击力,且挡板挡住连接处,防止雨水进入联箱内,避免了联箱内保温填充物因渗入的雨水失效,有效提高了联箱的防水性能和质量。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包括左上部1和右下部2;所述左上部1包括左立板11和顶板12,所述左立板11的上端和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下端设有一底座13,所述底座13包括底座支板14和底座支板14上设置的第一母扣15,所述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上端,顶板12的另一端设有一盖檐16,所述盖檐16包括阶梯状的盖板17、盖板17下面设置的第二母扣18和盖板17端部设置的挡板19,所述左立板11、顶板12、底座13和盖檐16为一体结构;所述右下部2包括右立板21和底板22,所述右立板21的下端和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上端设有与第二母扣18相配合的第二公扣23,所述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下端,底板2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母扣15相配合的第一公扣24,所述右立板21、底板22、第二公扣23和第一公扣24为一体结构;所述顶板12和底板22的内侧均设有若四个弧形卡4,弧形卡4的开口向内,联箱的管道或其他部件可以固定在弧形卡内;通过所述第一母扣和第一公扣卡接,第二母扣和第二公扣卡接,将本专利技术的左上部与右下部组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母扣15开口方向向上,第一公扣24方向向下,底座13和底板22通过第一公扣24和第一母扣15连接,底座13和底板22的相邻面不接触,而是在连接处形成一道缝隙3,缝隙3的宽度为1-5毫米,此缝隙作为太阳能联箱的预留量。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母扣18开口方向向下,第二公扣23方向向上,挡板19在右立板21上的投影覆盖第二母扣18和第二公扣23的连接处,即挡板19挡住第二母扣18和第二公扣23的连接处,可防止雨水渗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采用公母卡扣连接,相对于目前常用的螺栓连接,装配效率高,且在户外长期使用不会生锈产生锈蚀孔,因而联箱更经久耐用;第一公母卡扣连接使底座和底板之间产生一道缝隙,此缝隙作为联箱外壳预留量,防止联箱内填充物热胀冷缩导致联箱变形或被撑破;顶板上的阶梯状的盖檐具有减震作用,降低了盖檐下公母卡扣受到的雨雪或冰雹的冲击力,且挡板挡住连接处,防止雨水进入联箱内,避免了联箱内保温填充物因渗入的雨水失效,有效提高了联箱的防水性能和质量。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上部(1)和右下部(2),所述左上部(1)包括左立板(11)和顶板(12),所述左立板(11)的上端和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下端设有一底座(13),所述底座(13)包括底座支板(14)和底座支板(14)上设置的第一母扣(15),所述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上端,顶板(12)的另一端设有一盖檐(16),所述盖檐(16)包括阶梯状的盖板(17)、盖板(17)下面设置的第二母扣(18)和盖板(17)端部设置的挡板(19),所述左立板(11)、顶板(12)、底座(13)和盖檐(16)为一体结构,所述右下部(2)包括右立板(21)和底板(22),所述右立板(21)的下端和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上端设有与第二母扣(18)相配合的第二公扣(23),所述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下端,底板(2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母扣(15)相配合的第一公扣(24),所述右立板(21)、底板(22)、第二公扣(23)和第一公扣(24)为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工程联箱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上部(1)和右下部(2),所述左上部(1)包括左立板(11)和顶板(12),所述左立板(11)的上端和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下端设有一底座(13),所述底座(13)包括底座支板(14)和底座支板(14)上设置的第一母扣(15),所述顶板(12)的一端连接左立板(11)的上端,顶板(12)的另一端设有一盖檐(16),所述盖檐(16)包括阶梯状的盖板(17)、盖板(17)下面设置的第二母扣(18)和盖板(17)端部设置的挡板(19),所述左立板(11)、顶板(12)、底座(13)和盖檐(16)为一体结构,所述右下部(2)包括右立板(21)和底板(22),所述右立板(21)的下端和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上端设有与第二母扣(18)相配合的第二公扣(23),所述底板(22)的一端连接右立板(21)的下端,底板(2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母扣(15)相配合的第一公扣(24),所述右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峰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