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远专利>正文

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208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0度换能器、前37度换能器、后37度换能器、前向70度换能器、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后向70度换能器、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支架中间形成平面,两侧有设前37度换能器的前第一斜面、设后37度换能器的后第一斜面、设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的前第二斜面、设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的后第二斜面、前第三斜面及后第三斜面,前第三斜面包括前左第三斜面与前右第三斜面,后第三斜面包括后左第三斜面及后右第三斜面。该二次波轮式探头使入射波打到钢轨产生反射,反射波沿着钢轨纵向传播,保证了检测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
技术介绍
在役钢轨处于铺设状态,超声波探伤只能从钢轨踏面进行。由于缺陷类型、位置、取向等有很大区别,需要多个通道的超声波换能器进行多方向的扫查。常规的做法是用70度通道探测轨头核伤、用45度通道探测螺孔斜裂纹缺陷和其他部位的斜裂纹,用0度通道探测水平裂纹和某些材质缺陷。由于疲劳裂纹相对于钢轨有一定的方向性,为防止漏检,钢轨超声波检测系统需要配置0度通道、前向和后向45度通道、前向和后向70度通道,以分别检测不同取向的缺陷。目前大多数大型钢轨探伤车通常采用轮式探头进行检测,现有的轮式探头其内侧70度通道发射的超声波无法有效进入钢轨内部,对钢轨内部存在的伤损无法有效检出,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钢轨探伤车用二次波轮式探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钢轨内部存在的伤损无法有效检出等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0度换能器、前37度换能器、后37度换能器、前70度换能器组及后70度换能器组,所述支架为前、后对称的结构,其中间形成一承载0度换能器的平面,该平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前第一斜面、后第一斜面、前第二斜面、后第二斜面、前第三斜面及后第三斜面,该前第三斜面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左第三斜面及前右第三斜面,该前左第三斜面与前右第三斜面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后第三斜面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后左第三斜面及后右第三斜面,该后左第三斜面与后右第三斜面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前37度换能器设于前第一斜面上,该后37度换能器设于后第一斜面上,该前70度换能器组包括设于前第二斜面上的前向70度换能器、设于前左第三斜面上的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设于前右第三斜面上的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该后70度换能器组包括设于后第二斜面上的后向70度换能器、设于后左第三斜面上的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设于后右第三斜面上的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优选方案为,所述前第一斜面与后第一斜面对称设于平面的前后两侧,且分别由平面的前后两侧向前向下与向后向下倾斜设置。优选方案为,所述前第二斜面与前第一斜面之间连接形成一前竖面,该后第二斜面与后第一斜面之间连接形成一后竖面,该前竖面与前第二斜面共同形成一高于前第一斜面的台阶,该后竖面与后第二斜面共同形成一高于后第一斜面的台阶。优选方案为,所述前竖面由前第一斜面的远离平面的端部向上延伸,该后竖面由后第一斜面的远离平面的端部向上延伸,该前第二斜面由前竖面的顶端向前向下倾斜延伸,该后第二斜面由后竖面的顶端向后向下倾斜延伸。优选方案为,该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分别用于检测钢轨轨头的内侧部位,该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分别用于检测钢轨轨头的外侧部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因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分别左右偏转17-20度,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分别左右偏转17-20度,即与钢轨纵向有17-20度的旋转角,使入射波打到钢轨额部的平面上,在额部平面产生反射,因钢轨额部为斜面,所以设计的角度产生的反射波,刚好沿着钢轨纵向传播,即与钢轨纵向成0度夹角,保证了信号在钢轨中的检测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的立体图。图中:10、支架;21、0度换能器;22、前37度换能器;23、后37度换能器;24、前70度换能器组;25、后70度换能器组;11、平面;12、前第一斜面;13、后第一斜面;14、前第二斜面;15、后第二斜面;16、前第三斜面;17、后第三斜面;18、前竖面;19、后竖面;160、前左第三斜面;161、前右第三斜面;170、后左第三斜面;171、后右第三斜面;240、前向70度换能器;241、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242、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250、后向70度换能器;251、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252、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该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包括支架10及设于支架10上的0度换能器21、前37度换能器22、后37度换能器23、前70度换能器组24及后70度换能器组25。该支架10为前、后对称的结构,其中间形成一承载0度换能器21的平面11。该平面11的前、后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前第一斜面12、后第一斜面13、前第二斜面14、后第二斜面15、前第三斜面16及后第三斜面17。该前第一斜面12与后第一斜面13对称设于平面11的前后两侧,且分别由平面11的前后两侧向前向下与向后向下倾斜设置。该前第二斜面14与前第一斜面12之间连接形成一前竖面18,该后第二斜面15与后第一斜面13之间连接形成一后竖面19。该前竖面18与前第二斜面14共同形成一高于前第一斜面12的台阶,该后竖面19与后第二斜面15共同形成一高于后第一斜面13的台阶。该前竖面18由前第一斜面12的远离平面11的端部向上延伸,该后竖面19由后第一斜面13的远离平面11的端部向上延伸。该前第二斜面14由前竖面18的顶端向前向下倾斜延伸,该后第二斜面15由后竖面19的顶端向后向下倾斜延伸。该前第二斜面14与后第二斜面15对称设于平面11的前后两侧。该前第三斜面16由前第二斜面14的远离平面11的一侧向前向下倾斜延伸,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左第三斜面160及前右第三斜面161。该前左第三斜面160与前右第三斜面161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后第三斜面17由后第二斜面15的远离平面11的一侧向后向下倾斜延伸,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后左第三斜面170及后右第三斜面171。该后左第三斜面170与后右第三斜面171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前37度换能器22设于前第一斜面12上,该后37度换能器23设于后第一斜面13上。该前70度换能器组24包括设于前第二斜面14上的前向70度换能器240、设于前左第三斜面160上的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241及设于前右第三斜面161上的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242。该后70度换能器组25包括设于后第二斜面15上的后向70度换能器250、设于后左第三斜面170上的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251及设于后第三斜面17上的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0度换能器、前37度换能器、后37度换能器、前70度换能器组及后70度换能器组,所述支架为前、后对称的结构,其中间形成一承载0度换能器的平面,该平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前第一斜面、后第一斜面、前第二斜面、后第二斜面、前第三斜面及后第三斜面,该前第三斜面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左第三斜面及前右第三斜面,该前左第三斜面与前右第三斜面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后第三斜面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后左第三斜面及后右第三斜面,该后左第三斜面与后右第三斜面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前37度换能器设于前第一斜面上,该后37度换能器设于后第一斜面上,该前70度换能器组包括设于前第二斜面上的前向70度换能器、设于前左第三斜面上的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设于前右第三斜面上的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该后70度换能器组包括设于后第二斜面上的后向70度换能器、设于后左第三斜面上的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设于后右第三斜面上的右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探伤用二次波轮式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0度换能器、前37度换能器、后37度换能器、前70度换能器组及后70度换能器组,所述支架为前、后对称的结构,其中间形成一承载0度换能器的平面,该平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前第一斜面、后第一斜面、前第二斜面、后第二斜面、前第三斜面及后第三斜面,该前第三斜面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左第三斜面及前右第三斜面,该前左第三斜面与前右第三斜面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后第三斜面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后左第三斜面及后右第三斜面,该后左第三斜面与后右第三斜面分别向左向下及向右向下倾斜延伸,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7-20度,该前37度换能器设于前第一斜面上,该后37度换能器设于后第一斜面上,该前70度换能器组包括设于前第二斜面上的前向70度换能器、设于前左第三斜面上的左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及设于前右第三斜面上的右前向偏转70度换能器,该后70度换能器组包括设于后第二斜面上的后向70度换能器、设于后左第三斜面上的左后向偏转70度换能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远叶剑鸣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远叶剑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