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式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133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感温式阀机构,能够以低成本确认热性能。在泵壳(14)设置有主油路(15),与该主油路(15)大致平行地设置有返回油路(16)。并且,在泵壳(14)设置有将主油路(15)横切、并且末端到达返回油路(16)附近的阀插入孔(17)。阀插入孔(17)在孔口设置有内螺纹(18),在末端附近设置有通到泵壳(14)外的通孔(19)。任何时候都能够向阀插入孔(17)中插入感温式阀机构(20)。以往,需要将感温式阀机构与泵壳一同搬入到液槽或恒温槽中,但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无需这样,仅将小型且轻量的感温式阀机构搬入到液槽或恒温槽中即可。结果是,可提供能够以低成本确认热性能的感温式阀机构。

Temperature sensing valve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valve mechanism, which can confirm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at low cost. A main oil circuit (15) is arranged on the pump housing (14), and a return oil circuit (16) is roughly parallel to the main oil circuit (15). In addition, the valve housing (14)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inserting hole (17) which cuts the main oil line (15) and reaches the return oil path (16). The valve inserting hole (17)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thread (18) at the orifice, and a through hole (19)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pump shell (14) is arranged near the end. The temperature sensing valve mechanism (20)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valve insert hole (17) at any time. In the past, need to be temperature valve and the pump shell moved into the tank or thermostat, but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thout this, only temperature sensing valve mechanism of small and light weight can move into the tank or thermostat. As a result,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valve mechanism capable of confirming thermal performance at a low cost is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温式阀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温式阀机构,该感温式阀机构被安装于具有油路的结构物(泵壳或缸体等),根据在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的温度而将润滑油释放到油路之外。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感温阀,其被安装于内燃机的缸体,根据在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的温度而将润滑油释放到油路之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7))。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在缸体(13)(带括弧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标号。下面同样)设置有润滑油的供给通路(6b)、旁路通孔(51)、通孔(61)和感温阀(12)。旁路通孔(51)被感温阀(12)的上表面堵塞。当油温降低时,感温阀(12)收缩,感温阀(12)的上表面离开旁路通孔(51)。这样,供给通路(6b)中的润滑油通过感温阀(12)的侧方并从通孔(61)被排出。通过在低温时使润滑油溢流,从而可减轻发动机的负载并减少内燃机的燃料消耗量。通常,阀机构由阀和收纳该阀的阀箱构成。在专利文献1中,缸体(13)相当于阀箱,感温阀(12)相当于阀。旁路通孔(51)与感温阀(12)之间的间隔相当于阀开度。为了确认阀机构的热性能,需要对润滑油的温度和阀开度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需要将缸体(13)与感温阀(12)一同浸渍到液槽中或放入到恒温槽中来确认阀机构的热性能。感温阀(12)是小部件,缸体(13)是中型或大型部件,因此,用于确认阀机构的性能的成本增加。在寻求缸体等结构物的成本降低时,寻求能够降低感温阀(12)的性能确认成本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934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确认热性能的感温式阀机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感温式阀机构被安装于具有油路的结构物中,根据在所述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的温度而将所述润滑油释放到所述油路之外,所述感温式阀机构的特征在于,该感温式阀机构由固定部、感热元件、阀、阀箱和连结部构成,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结构物,所述感热元件被配置在所述油路中且该感热元件的一侧被支承或抵接于该固定部并,所述阀被固定于该感热元件的另一侧,所述阀箱围绕该阀,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并围绕所述感热元件且支承所述阀箱,所述连结部具有流路贯通孔,所述流路贯通孔以使所述润滑油碰到所述感热元件的方式供所述润滑油通过,在所述阀箱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由所述阀开闭,将所述润滑油从该排出口释放到所述油路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阀箱与连结部形成为一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连结部与阀箱是分体的,阀箱通过凿紧部或螺纹部而被紧固于连结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连结部通过凿紧部或螺纹部而被紧固于固定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连结部通过凿紧部而被紧固于固定部,该凿紧部通过变形遍及整周的凿紧被紧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连结部通过簧环而被紧固于固定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收纳簧环的环收纳槽的槽宽被设定为大于簧环的厚度,簧环为弹簧垫圈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连结部具备沿环收纳槽设置的多个贯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结构物、阀箱和连结部由铝合金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结构物是发动机的缸体,该缸体在排出口的出口存在缸体的壁或附设于缸体的板,感温式阀机构以使得从排出口被排出的润滑油碰到壁或板后流到存油部中的方式被配置于缸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固定部安装有阀和阀箱。因此,仅通过包括固定部、阀和阀箱的感温式阀机构就能够确认阀开度等阀特性。即,无需如以往那样将缸体等结构物搬入到液槽或恒温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仅将小型且轻量的感温式阀机构搬入到液槽或恒温箱中即可。其结果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以低成本确认热性能的感温式阀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阀箱与连结部形成为一体。由于部件数量少,因此,能够减少装配工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连结部与阀箱是分体的,阀箱通过凿紧部或螺纹部而被紧固于连结部。在确认了排出口与阀的相互位置后,能够一边进行尺寸调节一边进行紧固。能够吸收零部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制作误差。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液压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连结部通过凿紧部或螺纹部而被紧固于固定部。与第三方面同样地,在确认了排出口与阀的相互位置后,能够一边进行尺寸调节一边进行紧固。能够吸收零部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制作误差。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液压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连结部通过凿紧部而被紧固于固定部,该凿紧部通过变形遍及整周的凿紧被紧固。由于通过变形遍及整周的凿紧进行紧固,因此,能够抑制倾倒、中心偏移,能够得到阀25的顺畅的滑动和高精度的液压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连结部通过簧环而被紧固于固定部。簧环被收纳在环收纳槽中,在环收纳槽中,簧环能够移动。连结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而向固定部的长边轴直角方向稍微地移动。虽然固定部和连结部均被安装于结构物,但有时安装连结部的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固定部的孔的中心偏离或倾斜。因机械加工时的制作误差、使用中的温度差、长期使用后的老化而发生偏离或倾斜。通过簧环在环收纳槽内相对地移动,从而偏离或倾斜被吸收。其结果是,感温式阀机构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长期地使用感温阀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收纳簧环的环收纳槽的槽宽被设定为大于簧环的厚度,簧环为弹簧垫圈形状。由于簧环嵌入到环收纳槽中的关系,簧环或环收纳槽会向固定部的长边轴向稍微地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簧环为弹簧垫圈形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弹簧作用而向固定部的长边轴向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连结部具备沿环收纳槽设置的多个贯通孔。在将连结部紧固于固定部后,能够通过贯通孔来确认簧环的状态。在确认到不良状况的情况下,能够将夹具穿过贯通孔并将簧环缩径。能够在该状态下将连结部从固定部卸下并再次重新紧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结构物、阀箱和连结部由铝合金构成。由于热膨胀系数分别近似,因此,能够使结构物与阀箱、结构物与连结部的各个间隙最小,因此,经由间隙的漏油最少。因此,即使不在阀箱及连结部的外周侧配置密封部件,油也不会大量地泄漏,由于漏油少,因此,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结构物是发动机的缸体,该缸体在排出口的出口存在缸体的壁或附设于缸体的板,感温式阀机构以使得从排出口被排出的润滑油碰到壁或板后流到存油部中的方式被配置于缸体。假设从排出口被排出的润滑油直接落下到存油部中,则飞沫扬起,该飞沫将空气卷入。其结果是,润滑油中增加了不理想的气泡。关于该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使从排出口被排出的润滑油暂且碰到壁或板。进而,使润滑油沿壁或板流下,因此,飞沫不容易扬起,空气的卷入少到可允许的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感温式阀机构与油泵的相关情况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感温式阀机构的分解图。图3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感温式阀机构的油泵的图。图4是说明感热元件的作用的图。图5是变更例的感温式阀机构的分解图。图6是说明感温式阀机构的装配步骤的图。图7是又一变更例的感温式阀机构的作用说明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感温式阀机构与缸体的相关情况的图。图9是采用了簧环的感温式阀机构的分解图。图10是将图9的要部放大的剖视图。图11是弹簧垫圈型簧环的安装图。图12是说明簧环与泵壳的关系的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感温式阀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温式阀机构,其被安装于具有油路的结构物中,根据在所述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的温度而将所述润滑油释放到所述油路之外,所述感温式阀机构的特征在于,该感温式阀机构由固定部、感热元件、阀、阀箱和连结部构成,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结构物,所述感热元件被配置在所述油路中且该感热元件的一侧被支承或抵接于该固定部,所述阀被固定于该感热元件的另一侧,所述阀箱围绕该阀,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并围绕所述感热元件且支承所述阀箱,所述连结部具有流路贯通孔,所述流路贯通孔以使所述润滑油碰到所述感热元件的方式供所述润滑油通过,在所述阀箱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由所述阀开闭,将所述润滑油从该排出口释放到所述油路外。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1 JP 2016-074713;2016.11.28 JP 2016-230061.一种感温式阀机构,其被安装于具有油路的结构物中,根据在所述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的温度而将所述润滑油释放到所述油路之外,所述感温式阀机构的特征在于,该感温式阀机构由固定部、感热元件、阀、阀箱和连结部构成,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结构物,所述感热元件被配置在所述油路中且该感热元件的一侧被支承或抵接于该固定部,所述阀被固定于该感热元件的另一侧,所述阀箱围绕该阀,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并围绕所述感热元件且支承所述阀箱,所述连结部具有流路贯通孔,所述流路贯通孔以使所述润滑油碰到所述感热元件的方式供所述润滑油通过,在所述阀箱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由所述阀开闭,将所述润滑油从该排出口释放到所述油路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式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箱与所述连结部形成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式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与所述阀箱是分体的,所述阀箱通过凿紧部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岛淳一庄司一夫加藤悠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