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朝阳专利>正文

立交桥及通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1898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立交桥及通车方法。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四条道路,8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由A到C下穿车道、A左转下穿车道、B到D下穿车道、B左转下穿车道、C到A下穿车道、C左转下穿车道、D到A下穿车道、D左转下穿车道共8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中下穿,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净空高度为2.5米。该立交桥的通车方法为:准备通过路口的车辆中,车高低于2.0米的车辆分别行驶相对应的所述的下穿车道,通过路口,其余车辆行驶完全环形车道,通过路口。

Overpass and traffic open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overpass and traffic opening method. The vehicle driving on the right road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complete ring road, ring road outside completely counterclockwise arrangement and end are directly connected to complete peripheral annular driveway on different points of A, B, C, D four road, which in Lane 8, the 8 car to wear C by A A, wearing a lane left to wear under the lane, B to D in B lane, lane, turn left in C to A, C in Lane Lane, turn left in D to A in D lane, Lane left to wear under the 8 lane through the 8. Through lanes in completely circular driveway lower wear, the wear under 8 Lane clearance height of 2.5 meters. The opening method of the overpass is prepared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 height less than 2 meters of the vehicle driv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ough lane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the rest of the vehicle completely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of ring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交桥及通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交桥及通车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车辆,包括不同大小、款式、不同型号的车辆,城市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立交桥,有种立交桥叫做苜蓿叶形立交桥,苜蓿叶形立体桥(Cloverleafinterchange):左转弯采用环形匝道、右转弯采用直连式匝道、形似苜蓿叶的四岔互通式立体交叉。虽然苜蓿叶形立交桥大大方便了通行,提高了通行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大大影响了其在市中心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与苜蓿叶型立交桥相比具有高度低、面积小,从而能在各种路口广泛应用的立交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该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该至少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三条道路中下穿,如图1-5、图7-14、图17、图18。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由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如由图1中任减一种下穿车道可得,不再多述。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二种左相邻下穿车道,所述的至少二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该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至少二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形成立交。众所周知,不是平行的两条线一定可以形成立交,因而任意两种下穿车道都可以形成立交,故上述的至少两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可形成立交,如图1-5。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由B左相邻下穿车道、C左相邻下穿车道共2种左相邻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2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2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1。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由C右相邻下穿车道、B左相邻下穿车道、C左相邻下穿车道共3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3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3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2。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由A左相邻下穿车道、B左相邻下穿车道、C左相邻下穿车道共3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3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3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3。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由C右相邻下穿车道、A左相邻下穿车道、B左相邻下穿车道、C左相邻下穿车道共4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4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4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4、图5。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四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该下穿车道包括至少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和至少一种左第二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四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下穿车道形成立交。众所周知,不是平行的两条线一定可以形成立交,因而任意两种不是平行的下穿车道都可以形成立交,故上述的该下穿车道可形成立交,如图7-14、图17、图18。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四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由A到C下穿车道、A左相邻下穿车道、B到D下穿车道,B左相邻下穿车道、C到A下穿车道、C左相邻下穿车道、D到B下穿车道,D左相邻下穿车道共8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D四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7-14。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E五条道路,15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15种下穿车道由A到C、D、E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B到D、E、A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C到E、A、B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D到A、B、C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E到B、C、D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共15种构成,所述的15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A、B、C、D、E五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15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17。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E、F六条道路,24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24下穿车道由A到C、D、E、F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B到D、E、F、A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C到E、F、A、B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D到F、A、B、C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E到A、B、C、D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F到B、C、D、E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共24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24种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A、B、C、D、E、F六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24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如图18。可选的,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上述立交桥中还包括右相邻车道,所述右相邻车道位于完全环形车道外的地面层,如图8。立交桥,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该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一种右相邻下穿车道,该至少一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三条道路中下穿,如图6、图15、图16。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完全环形车道,完全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完全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二种右相邻下穿车道,所述的至少二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在完全环形车道和该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至少二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形成立交。众所周知,不是平行的两条线一定可以形成立交,因而任意两种下穿车道都可以形成立交,故上述的至少两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可形成立交,如图6。可选的,一种立交桥,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交桥及通车方法

【技术保护点】
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待征在于:该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该至少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三条道路中下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1 CN 20161020283921.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待征在于:该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该至少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三条道路中下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穿车道至少含有2种左相邻下穿车道,所述的至少2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至少2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形成立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四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下穿车道包括至少一种左相邻下穿车道和至少一种左第二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四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下穿车道形成立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四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穿车道由A到C下穿车道、A左相邻下穿车道、B到D下穿车道,B左相邻下穿车道、C到A下穿车道、C左相邻下穿车道、D到B下穿车道,D左相邻下穿车道共8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A、B、C、D四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8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E五条道路,15种下穿车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5种下穿车道由A到C、D、E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B到D、E、A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C到E、A、B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D到A、B、C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E到B、C、D形成的3种下穿车道共15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15种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A、B、C、D、E五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15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右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D、E、F六条道路,24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24下穿车道由A到C、D、E、F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B到D、E、F、A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C到E、F、A、B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D到F、A、B、C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E到A、B、C、D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F到B、C、D、E形成的4种下穿车道共24种下穿车道构成,所述的24种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A、B、C、D、E、F六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24种下穿车道形成立交。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交桥,其待征在于:还包括右相邻车道,所述的右相邻车道位于环形车道外的地面层。8.立交桥,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待征在于:该下穿车道至少含有一种右相邻下穿车道,该至少一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该至少三条道路中下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A、B、C三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穿车道至少含有2种右相邻下穿车道,所述的至少2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在环形车道和A、B、C三条道路中下穿,所述的至少2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形成立交。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交桥,车辆靠左行驶的道路的情况下,包括环形车道,环形车道外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且一端分别直接连接环形车道外围上不同点的至少四条道路,下穿车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穿车道包括至少一种右相邻下穿车道和至少一种右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王朝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