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134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工业/城镇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竖流沉淀池和监测回用池;所述集水池管道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管道连接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连接所述竖流沉淀池,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监测回用池,且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至所述水解酸化池,经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的污泥分别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和高倍增生物处理池;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工业和城镇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从源头实现有机污泥的减量。

Sewage biochemical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ganic sludge ultra low emiss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rganic sludge ultra low emissions, including the organic sludge of ultra low emission industrial /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pool,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pool,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high-gain biological treatment tank, vertic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and monitoring the recycling pool; the collecting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peline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pool, the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peline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of the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tank,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 gain biological treatment pool, the high gain biological treatment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the vertic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drain port connection the monitoring of recycling pool, sludge outlet and the vertic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through the vertical flow sedimentation pool sludge precipitation were returned to th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ank and high-gain biological treatment pond Organic sludge ultra low emission industrial and urban sewage biochemical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educe organic sludge from the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工业/城镇(有机)污水的处理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有建设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曝气设备将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通常含有相当数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未稳定化的有机物,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处理与处置,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污染。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每降解1kgBOD5会产生大约0.5kg的剩余污泥,用于处理或处置剩余污泥的费用约占废水处理总费用的30%~65%。工业/城镇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用于污泥减量化的技术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基于污泥含水率高及体积大,通过加药浓缩,采用压缩性方式减少体积;第二类是基于厌氧硝化的污泥减量技术,将有机污泥通过厌氧分解产生甲烷气,综合利用方法;第三类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技术,即基于细胞溶解(或分解)——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技术,如降低污泥负荷比例(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污泥龄、提高温度改变工艺运行操作方式的方法,采用臭氧化学处理方法、超声波或机械破碎分解物理处理方法等。但上述三类方法都存在着多种问题:基于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技术——如超声波法在国内尚处于研究阶段,臭氧氧化法投资相对较大、能耗大、处置费用高;加药浓缩,采用压缩性方式减少体积;厌氧分解技术处理规模大,提资较高;治标不治本。因此希望有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工业/城镇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竖流沉淀池和监测回用池;所述集水池管道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管道连接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连接所述竖流沉淀池,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监测回用池,且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至所述水解酸化池,经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的污泥分别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和高倍增生物处理池。优选地,所述集水池具有微滤格栅,将污水中无机漂浮物、悬浮物和细微颗粒进行分离,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集水池的微滤格栅截留无机漂浮物、悬浮物和50μ-200μ细微颗粒,无机污泥的去除效率可达90%,大大减少无机泥的累积。优选地,所述综合调节池具有机械推流搅拌或空气搅拌,中低浓度污水进入所述综合调节池通过机械推流搅拌或空气搅拌达到充分混合,满足所述水解酸化池和高倍增生物处理池进水均质均量的要求。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池pH值范围在6.5-7.0之间;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污泥的60﹪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有机污泥浓度、生物载体量,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回流污泥反硝化,增加污泥龄通过厌氧氧化,从而实现了有机污泥减量超低排放的目的。优选地,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为提高处理容积负荷和效率、有机污泥浓度和生物载体量,在维持高污泥浓度负荷下及处理池较深的情况下,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采用专有设备高效射流曝气器类。优选地,所述竖流沉淀池利用曝气气源实现自动定量提泥回流,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自动操作水平,实现免维修长周期运行,从而使处理系统免受操作失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集水池截留无机漂浮物、悬浮物和50μ-200μ细微颗粒后进入所述综合调节池,大大减少无机泥的累积。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无机物的含量,经微滤格栅分离后的栅渣外运处置;无需加药混凝沉淀产生的大量污泥和处理费用,经过所述集水池、综合调节池的中低浓度污水进入所述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2)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集水池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污水进入综合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调节;所述中低浓度污水进入综合调节池通过机械推流搅拌或空气搅拌达到充分混合,满足所述水解酸化、高倍增生物处理进水均质均量的要求,大大降低综合调节池无机泥的沉积又提高了调节容积;(3)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pH值范围在6.5-7.0之间,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的污泥50-60﹪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提高了水解酸化的有污浓度、生物载体量,维持在高污泥浓度负荷下,增加处理效率,增加污泥龄通过厌氧氧化,从而实现污泥超低排放的目的;(4)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生化处理,pH值范围在6.8-7.5之间,污泥浓度大于或等于8g/L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的污泥40-50﹪回流至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提高了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的有污泥浓度和生物载体量,维持在高污泥浓度负荷下,增加处理效率,增加污泥龄通过反硝化及富氧实现了内源消耗,从而限制了污泥的增殖,污泥产生量极低;(5)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竖流沉淀池,利用曝气气源实现自动定量提泥回流,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自动操作水平,实现长周期运行免维修的专有设备,从而保障处理系统不受人为、操作环境和动设备质量问题的影响。(6)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生化处理,为提高处理容积负荷和效率,势必提高有机污泥浓度和生物载体量,污泥浓度可达到8g/L以上,在维持在高污泥浓度负荷及处理池较深的工况下,一般冲氧效率高得微孔类较难满足,其仅有专有设备高效射流曝气器类才能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从源头实现有机污泥的减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所述集水池1连接所述污水调节池2,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集水池1的微滤格栅截留无机漂浮物、悬浮物和50μ-200μ细微颗粒,无机物去除率90﹪,减少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分离后的无机栅渣外运处置;经过所述集水池1连接所述调节池2,通过所述污水调节池2内机械/空气进行搅拌混合减少SS沉积;经过所述污水调节池2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3,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水解酸化池3进行水解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竖流沉淀池和监测回用池组成;所述集水池管道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管道连接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连接所述竖流沉淀池,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监测回用池,且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至所述水解酸化池,经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的污泥分别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和高倍增生物处理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高倍增生物处理池、竖流沉淀池和监测回用池组成;所述集水池管道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管道连接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连接所述竖流沉淀池,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监测回用池,且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至所述水解酸化池,经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的污泥分别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和高倍增生物处理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具有微滤格栅,将污水中无机漂浮物、悬浮物和细微颗粒进行分离,中低浓度污水通过所述集水池截留无机漂浮物、悬浮物和50μ-200μ细微颗粒,无机污泥的去除效率可达90%,大大减少无机泥的累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池具有机械推流搅拌或空气搅拌,中低浓度污水进入所述综合调节池通过机械推流搅拌或空气搅拌达到充分混合,满足所述水解酸化池和高倍增生物处理池均质均量进水的要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pH值范围在6.5-7.0之间;所述竖流沉淀池沉淀污泥的60﹪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有机污泥浓度、生物载体量,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回流污泥反硝化,增加污泥龄通过厌氧氧化,从而实现了有机污泥减量超低排放的目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倍增生物处理池为提高处理容积负荷和效率、有机污泥浓度和生物载体量,在维持高污泥浓度负荷下及处理池较深的情况下,高倍增生物处理池采用专有设备高效射流曝气器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泥超低排放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流沉淀池利用曝气气源实现自动定量提泥回流,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自动操作水平,实现免维修长周期运行,从而使处理系统免受操作失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荣王庆芬范公明殷浩赵彬韩俊海毛旭强戚哲玮靳涛鸣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