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线放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25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54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需在挤出过程中夹入铜线,因铜线伸缩率与刚性大于橡胶,以此可避免胶条因环境温度变换导致长度收缩;现有橡胶密封条挤出工艺过程强行将铜线拉入挤出机,铜线进入挤出机前拉伸出现张力,并携带张力夹入密封条中,导致最终产品弯曲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的铜线放卷机设有铜线速度调节单元,使得铜线放卷速度与胶条挤出速度一致,消除铜线拉伸张力,有效避免两者速度或张力差异导致的胶条弯曲变形无法使用的情况。

Copper coil unwinding machine

Automotive rubber seal should be sandwiched in the extrusion process of copper wire, copper wire for expansion rate and rigidity than rubber, in order to avoid glue due to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leads to transform length contraction; the existing rubber seal extrusion process of copper will be forced to pull into the extruder, the copper wire into the extruder before tensile tension, tension and carry into the seal one, lead to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final product, the invention of the copper wire unwinding machin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speed regulating unit, the wire unwinding speed and strip extrusion speed, eliminate the wire stretching tension, effectively avoid the lead to two speed or the tension difference of strip bending deformation can not use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线放卷机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铜线放卷机。
技术介绍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需在挤出过程中夹入铜线,因铜线伸缩率与刚性大于橡胶,以此可避免胶条因环境温度变换导致长度收缩;现有橡胶密封条挤出工艺过程强行将铜线拉入挤出机,铜线进入挤出机前拉伸出现张力,并携带张力夹入密封条中,导致最终产品弯曲变形,无法使用,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铜线放卷机,铜线放卷速度与胶条挤出速度一致,消除铜线拉伸张力,有效避免两者速度或张力差异导致的胶条弯曲变形无法使用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铜线放卷机,包括底座和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有铜线放线单元、铜线速度调节单元、铜线导向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所述铜线速度调节单元包括杠杆、杠杆轴、铜线张力控制轮和速度传感器,所述杠杆轴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转动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套装于所述杠杆轴外围,并与所述杠杆同步转动,所述铜线张力控制轮位于所述杠杆的端部。进一步,所述竖向支撑杆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铜线放线单元、铜线速度调节单元、铜线导向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进一步,所述铜线放线单元包括电机、转轴和铜线辊,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铜线辊套装于所述转轴外围,其两侧由夹持机构夹持固定。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为锥形固定块,所述锥形固定块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自由端插入所述锥形固定块的通孔内,所述锥形固定块可在转轴上移动定位。进一步,所述杠杆以支点为中心,左右侧长度比例(1~2):1。进一步,所述铜线导向单元包括横向支撑杆和位于横向支撑杆上的若干铜线导向组轮。进一步,所述电气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和位于控制箱上的控制面板。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滚轮。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设有铜线速度调节单元,使得铜线放卷速度与胶条挤出速度一致,消除铜线拉伸张力,有效避免两者速度或张力差异导致的胶条弯曲变形无法使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图2、图3是实施例中放卷机在不同方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铜线走向示意图。图中:1、电气控制单元,2、铜线导向组轮,3、铜线张力控制轮,4、铜线辊,5、电机,6、速度传感器,7、锥形固定块,8、杠杆,9、底座,10、竖向支撑杆,11、横向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铜线放卷机,包括底座9和竖向支撑杆10,所述竖向支撑杆10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铜线放线单元、铜线速度调节单元、铜线导向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1;所述铜线放线单元包括电机5、转轴和铜线辊4,所述电机5的传动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铜线辊4套装于所述转轴外围,其两侧由夹持机构夹持固定,所述夹持机构为锥形固定块7,所述锥形固定块7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自由端插入所述锥形固定块7的通孔内,所述锥形固定块7可在转轴上移动定位。所述铜线速度调节单元包括杠杆8、杠杆轴、铜线张力控制轮3和速度传感器6,所述杠杆轴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撑杆1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8转动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6套装于所述杠杆轴外围,并与所述杠杆8同步转动,所述铜线张力控制轮3位于所述杠杆8的端部,所述杠杆8以支点为中心,左右侧长度比例1.5:1。所述铜线导向单元包括横向支撑杆11和位于横向支撑杆11上的3个铜线导向组轮2。所述电气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箱和位于控制箱上的控制面板。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如下:锥形固定块7、铜线辊4、锥形固定块7顺次插入转轴上,两侧锥形固定块7相对铜线辊对称设置,并同步向内侧移动,对铜线辊4实施夹紧;铜线缠绕穿过张力控制轮3,铜线拉伸速度变化使得杠杆8上下浮动,并进而使得速度传感器6转动变化,该速度传感器6时时向电气控制单元11内的变频器发出信号,变频器自行调节驱动电机5转速快慢,从而实现铜线放卷速度与拉伸速度一致,且铜线辊主动放卷,消除强迫拉伸出现的张力。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铜线放卷机

【技术保护点】
铜线放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有铜线放线单元、铜线速度调节单元、铜线导向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所述铜线速度调节单元包括杠杆、杠杆轴、铜线张力控制轮和速度传感器,所述杠杆轴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转动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套装于所述杠杆轴外围,并与所述杠杆同步转动,所述铜线张力控制轮位于所述杠杆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铜线放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有铜线放线单元、铜线速度调节单元、铜线导向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所述铜线速度调节单元包括杠杆、杠杆轴、铜线张力控制轮和速度传感器,所述杠杆轴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转动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套装于所述杠杆轴外围,并与所述杠杆同步转动,所述铜线张力控制轮位于所述杠杆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放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杆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铜线放线单元、铜线速度调节单元、铜线导向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放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线放线单元包括电机、转轴和铜线辊,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华崔占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敏驰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