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119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组件、夹紧组件、调节螺钉、挡板和导料板;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和轴承座,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轮、第二夹紧轮、第一定位块、第一T型块、第二定位块、第二T型块、第一顶紧组件、第二顶紧组件、张紧块和弹簧,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一顶紧螺钉,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挡块和第二顶紧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操作效率,导料板的设置,使得保护膜的进料更加顺畅和准确。

A simple bubble extrusion device for protective fil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mple protective film bubble extru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rst support and a second support, drive assembly, clamping assembly, adjusting screw, baffle and a guide plate; the drive assembly comprises a motor, a driving wheel and a bearing seat, the clamp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wheel, second clamping wheel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block, the first T block and second positioning block, second T block, the first tightening component, a second fastening assembly, tensioning block and spring, the first tighten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block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screws, second fastening assembly includes second block and a second fastening screws;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The guide plate set, makes feed protection film more smooth and accu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针对保护膜中的气泡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滚压的方式来实现,气泡挤出效率低,且气泡无法彻底除去,需要多次滚压才能除去,而多次滚压又会对保护膜造成损坏,进而造成材料浪费,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得气泡被彻底快速的挤出,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进料更加顺畅和准确,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组件、夹紧组件、调节螺钉、挡板和导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和轴承座,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轮、第二夹紧轮、第一定位块、第一T型块、第二定位块、第二T型块、第一顶紧组件、第二顶紧组件、张紧块和弹簧,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一顶紧螺钉,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挡块和第二顶紧螺钉;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成型有第一腰形槽,所述第一夹紧轮的两端转轴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腰形槽中,所述第一T型块上的第一插条插入到第一腰形槽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块,所述挡板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挡板上,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的接触面下方并位于主动轮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平面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第一支架上对应位置处的通孔并与主动轮的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的另一端插入在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嵌入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的通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并分别位于第一腰形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前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并位于第一腰形槽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张紧块,所述张紧块位于第一定位块的下方,所述张紧块的上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沉孔,所述两个第二沉孔中均塞入有一个弹簧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中螺接有第一顶紧螺钉,所述第一顶紧螺钉的下端抵住第一定位块的上端平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块上成型有第二腰形槽,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并位于第二腰形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前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二夹紧轮的两端转轴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二腰形槽中,所述第二T型块上的第二插条插入到第二腰形槽中。优选地,所述挡板上成型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两侧侧面均向后翻折成型有一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五螺纹孔。优选地,所述导料板上成型有横条,所述横条的两端翻折成型有扣片,所述两个扣片上均开设有第四腰型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现有的针对保护膜中的气泡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滚压的方式来实现,气泡挤出效率低,且气泡无法彻底除去,需要多次滚压才能除去,而多次滚压又会对保护膜造成损坏,进而造成材料浪费;本技术采用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相互全面贴合来挤出气泡,使得气泡被彻底快速的挤出,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导料板的设置,使得保护膜的进料更加顺畅和准确;本技术能一次性彻底去除气泡,避免了保护膜因多次滚压而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定位块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定位块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料板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挡板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20、驱动组件、夹紧组件、调节螺钉19、挡板14和导料板17;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主动轮5和轴承座6,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轮3、第二夹紧轮21、第一定位块9、第一T型块10、第二定位块18、第二T型块11、第一顶紧组件、第二顶紧组件、张紧块15和弹簧16,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挡块7和第一顶紧螺钉8,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挡块12和第二顶紧螺钉13;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20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第一支架2的外侧平面上固定有电机4,电机4的转动轴穿过第一支架2上对应位置处的通孔并与主动轮5的一端相连,主动轮5的另一端插入在轴承座6中,轴承座6嵌入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的通孔201中,从而使得主动轮5能在电机4的驱动下并依靠轴承座6实现流畅的转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20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块9,第一定位块9上成型有第一腰形槽91,第一定位块9的下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沉孔94,第一定位块9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92并分别位于第一腰形槽91的两侧;第一定位块9的前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93并位于第一腰形槽91的上方;第一夹紧轮3的两端转轴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定位块9上的第一腰形槽91中,然后将第一T型块10上的第一插条101插入到第一腰形槽91中,并使用配套的螺钉穿过第一T型块10上对应位置处的通孔并拧入到第一螺纹孔92中,从而将第一T型块10固定在第一定位块9上并防止第一夹紧轮3脱离;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20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张紧块15,张紧块15位于第一定位块9的下方,张紧块15的上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沉孔151,两个第二沉孔151中均塞入有一个弹簧16的一端,弹簧16的另一端塞入在第一定位块9上的第一沉孔94中,弹簧16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弹簧16对第一定位块9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用两个调节螺钉19穿过第一支架2上两个第一腰型孔203并拧入到两个第二螺纹孔93中,从而将第一定位块9固定在第一支架2上,并能通过调整调节螺钉19在第一腰型孔203中的固定位置来达到调节第一定位块9的垂直位置的效果,同理,另一个第一定位块9也按此方法固定在第二支架20上;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20的上端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挡块7,第一挡块7中螺接有第一顶紧螺钉8,第一顶紧螺钉8的下端抵住第一定位块9的上端平面上,起到调节限位的作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20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块18,第二定位块18上成型有第二腰形槽181,第二定位块18的上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183并位于第二腰形槽181的两侧;第二定位块18的前侧平面上开设有两个第四螺纹孔182;第二夹紧轮21的两端转轴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二定位块18上的第二腰形槽181中,然后将第二T型块11上的第二插条111插入到第二腰形槽181中,并使用配套的螺钉穿过第二T型块11上对应位置处的通孔并拧入到第三螺纹孔183中,从而将第二T型块11固定在第二定位块18上并防止第二夹紧轮21脱离;使用两个调节螺钉19穿过第一支架2上两个第二腰型孔202并拧入到两个第四螺纹孔182中,从而将第二定位块18固定在第二支架20上,并能通过调整调节螺钉19在第二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组件、夹紧组件、调节螺钉、挡板和导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和轴承座,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轮、第二夹紧轮、第一定位块、第一T型块、第二定位块、第二T型块、第一顶紧组件、第二顶紧组件、张紧块和弹簧,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一顶紧螺钉,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挡块和第二顶紧螺钉;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成型有第一腰形槽,所述第一夹紧轮的两端转轴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腰形槽中,所述第一T型块上的第一插条插入到第一腰形槽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块,所述挡板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挡板上,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的接触面下方并位于主动轮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组件、夹紧组件、调节螺钉、挡板和导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和轴承座,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轮、第二夹紧轮、第一定位块、第一T型块、第二定位块、第二T型块、第一顶紧组件、第二顶紧组件、张紧块和弹簧,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一顶紧螺钉,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挡块和第二顶紧螺钉;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成型有第一腰形槽,所述第一夹紧轮的两端转轴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腰形槽中,所述第一T型块上的第一插条插入到第一腰形槽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平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块,所述挡板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挡板上,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的接触面下方并位于主动轮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平面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第一支架上对应位置处的通孔并与主动轮的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的另一端插入在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嵌入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的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保护膜气泡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端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泰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谛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