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蜀乔专利>正文

一种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183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拼装构成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每一个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由雷达探测头、阻尼磁流变液包、保护垫、磁流变液控制装置、闭合侧护板、磁流变液输送管、蓄电池、控制ECU、电动/发电液力泵、回储磁流变液包、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压力传感器等构成;阻尼磁流变液包的底面连通磁流变液输送管,磁流变液输送管穿过磁流变液控制装置,串接电动/发电液力泵后连通回储磁流变液包。能够实现飞机降落阻尼、飞机起飞助力、吸收流弹即弹片的瞬间冲击动量、动量吸收后通过循环液流发电系统,相对于现在的航母阻拦索而言,结构简单,不会发生人员伤亡,具有良好的研发前景。

A magneto rheological fluid power assisted / damped runway for aircraft carrier takeoff and landing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power / damping unit and assembling a carrier aircraft MRF damping power / runway; each MRF damping unit by power / radar detection head, MRF damping bag, protection pad, device, magnetic rheological fluid control closed side guard plat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onveying pipe ECU, battery, control, electric power, hydraulic pump / reservoir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bag, back to storage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bag extrusion device, electromagnetic pressure sensor;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ing bag bottom connected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onveying pip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onveying pipe through the magnetic rheological fluid control device is connected in series, electric hydraulic pump / generator connected to th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storage bag. To achieve landing, take-off power, damping absorption by momentum and momentum moment impact shrapnel after absorption through a circulating liquid flow generating system, relative to the current aircraft arresting cable, simple structure, no casualties, has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属于航空

技术介绍
2016年3月20日,美国“艾森豪威尔”号重型核动力航母上,一架E2预警机降落时阻拦索断裂,断裂的拦阻索瞬间扫向了地勤人员。据统计,8名地勤人员拦阻索抽断双腿,落下了不可恢复的残疾,有两人更是被打得差点丧命。2016年12月,俄罗斯国防部5日宣布,俄罗斯一架苏-33舰载战斗机在结束一次战斗任务返回时在库兹涅佐夫号降落失败,坠入地中海,飞行员被弹射出战机并最终获救,并未受伤。俄国防部还在一份声明中称,事故原因是战机降落过程中航母拦阻索突然发生断裂。现代的喷气式战斗机在降落速度一般为200~300千米/小时,飞机自重达到20-40吨,如果不拦阻,跑道至少需要上千米,要让舰载机安全地降落,进行拦阻作业是必需的。现代航母一般设置有4道阻拦索,每道阻拦索之间相隔12~18米,阻拦索离开甲板30~50厘米,飞行员着舰前放下尾钩,着舰后飞机滑行,尾钩在甲板上拖行,能钩住第2道或第3道阻拦索最为理想,这种情况只占62%~64%。在航母的各项操作流程中,舰载机航母降落被视为最危险的一个环节。舰载机着舰需要飞行员,空管员,地勤员配合完成。首先,飞行员要向空管人员发送着舰请求,得到答复后,在空管人员的指挥下进入备降空域。在该空域,飞行员依空管指令在指定高度沿椭圆型飞行轨迹排队降落。战时,航母舰载机的起降间隔为25秒,所以对航母空域的划分和管理必须要精确到米,精确到秒。在飞行甲板上每隔15米就有一根捕捉钢缆,一般共有四根,离船尾最近的钢缆为1号缆,最远端的是4号缆。当飞机着舰的瞬间,飞行员要将飞机引擎推高至最大功率(这个有点意思,主要为防止着舰失败)。如果钢缆捕获了飞机,2秒内就能将飞机停下来。飞行员大都选择3号缆降落。着舰后,地勤人员要迅速牵引飞机离开跑道至指定区域,整个流程需要在25秒内完成。至此飞机着舰成功。由此可见,飞机在降落的时候顺利的挂上阻拦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飞机降落的时候,不再使用阻拦索,飞机在航母甲板上滑行的时候,甲板能将飞机的动量吸收掉,让飞机的速度迅速降低,这样就可避免飞机冲出甲板,地勤人员也不会因为阻拦索的断裂而产生意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航空母舰。在战斗中,有可能遭到流弹袭击,而损坏跑道,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降,如果装有撞击引信类的流弹在撞击甲板跑道的时候,能够瞬间吸收掉流弹的动能,则流弹不会发生爆炸,这样就不会造成跑道的损伤和人员伤亡。这样的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特别是一种磁流变液阻尼跑道,用于吸收飞机降落的巨大动能以及流弹撞击飞机跑道的动量。本专利技术由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拼装构成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每一个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由雷达探测头(1)、阻尼磁流变液包(2)、保护垫(3)、形变控制范围拉线(4)、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闭合侧护板(6)、磁流变液输送管(7)、设备固定平台(8)、蓄电池(9)、控制ECU(10)、电动/发电液力泵(11)、回储磁流变液包(12)、浮力气囊(13)、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闭合侧护板浮力环(16)、压力支撑板(17)、压力传感器(18)、承压板(21)构成;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阻尼磁流变液包(2)具有长方体结构,阻尼磁流变液包(2)采用高强度柔性纤维制作,其内部设有形变控制范围拉线(4),上表面铺设有耐磨柔性保护膜垫(3),阻尼磁流变液包(2)整体安放在承压板(21)之上,承压板(21)上安装压力传感器(18),阻尼磁流变液包(2)的四周为闭合侧护板(6),闭合侧护板(6)的长度大于阻尼磁流变液包(2)厚度的2倍;闭合侧护板(6)的底端设有闭合侧护板浮力环(6);在闭合侧护板(6)上端边缘设有由雷达探测头(1);阻尼磁流变液包(2)的底面连通磁流变液输送管(7),磁流变液输送管(7)穿过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串接电动/发电液力泵(11)后连通回储磁流变液包(12);承压板(21)为长方形,嵌套在闭合侧护板(6)内,闭合侧护板(6)相对于承压板(21)可以相互自由运动,压板(21)通过三个压力支撑柱(17)固定连接在航母甲板(19)之上,承压板(21)和航母甲板(19)之间注水构成浮力水层;阻尼磁流变液包(2)圆柱形结构,回储磁流变液包(12)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和浮力气囊(13)均做防水处理,均放置在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内,阻尼磁流变液包(2)上端面紧贴承压板(21),阻尼磁流变液包(2)下端面紧贴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放置在浮力气囊(13)上;所述雷达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控制ECU(10)的RXD端口;电动/发电机液力泵(11)连接到控制ECU(10)的PWM端口;磁流变液电流控制5到连接到控制ECU(10)的I/O3端口;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连接到控制ECU(10)的I/O2端口;压力传感器(18)和磁流变液温度采集到的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之后输入到控制ECU(10)的AD1端口;电磁挤压装置(14)连接到控制ECU(10)的SPI端口,LED警示控制ECU(10)的I/O1端口连接;所有的控制ECU(10)均通过TXD串口连接,实现相互通讯,参见图5。在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与相邻压力支撑柱(17)之间设有设备固定平台(8),设备固定平台(8)上固定安装蓄电池(9)、控制ECU(10)、电动/发电液力泵(11)和磁流变液控制装置,这些设备均做防水处理;控制ECU(10)控制线连接电动/发电液力泵(11)、9-蓄电池、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雷达探测头(1)、压力传感器(18)以及磁流变液温度传感器,蓄电池电源线连接上述所有设备。保护垫(3)的表面可以覆盖太阳能薄膜,并在太阳能薄膜薄膜上在加设透明耐磨的材料,太阳能薄膜的输电线串接稳压器之后连接蓄电池(9)。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是由很多个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拼装构成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飞机降落的时候还未触碰到跑道的时候,探测雷达探测到飞机降落的速度,根据程序预先确定所需要吸收的动量,当飞机轮子碾压跑道的时候,挤压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阻尼磁流变液包(2),吸收飞机碾压的动量,如同飞机降落在沙地上一样,使得飞机的速度迅速降低,实现飞机安全降落。当有流弹撞击跑道的时候,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探测雷达探测到流弹下落的速度,根据程序预先确定所需要吸收的动量,使得流弹如同插入沙地里,把动量吸收掉,以避免流弹爆炸。在飞机要起飞的时候,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探测雷达探测到飞机运动的速度,根据起飞程序,控制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通过瞬间挤压提升飞机轮子的高度,使得飞机如同冲下坡道一样,迅速加速,获得动能,实现起飞助力。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飞机降落过程: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专利技术由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拼装构成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每一个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由雷达探测头(1)、阻尼磁流变液包(2)、保护垫(3)、形变控制范围拉线(4)、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闭合侧护板(6)、磁流变液输送管(7)、设备固定平台(8)、蓄电池(9)、控制ECU(10)、电动/发电液力泵(11)、回储磁流变液包(12)、浮力气囊(13)、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闭合侧护板浮力环(16)、压力支撑板(17)、压力传感器(18)、承压板(21)构成;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阻尼磁流变液包(2)具有长方体结构,阻尼磁流变液包(2)采用高强度柔性纤维制作,其内部设有形变控制范围拉线(4),上表面铺设有耐磨柔性保护膜垫(3),阻尼磁流变液包(2)整体安放在承压板(21)之上,承压板(21)上安装压力传感器(18),阻尼磁流变液包(2)的四周为闭合侧护板(6),闭合侧护板(6)的长度大于阻尼磁流变液包(2)厚度的2倍;闭合侧护板(6)的底端设有闭合侧护板浮力环(6);在闭合侧护板(6)上端边缘设有由雷达探测头(1);阻尼磁流变液包(2)的底面连通磁流变液输送管(7),磁流变液输送管(7)穿过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串接电动/发电液力泵(11)后连通回储磁流变液包(12);承压板(21)为长方形,嵌套在闭合侧护板(6)内,闭合侧护板(6)相对于承压板(21)可以相互自由运动,压板(21)通过三个压力支撑柱(17)固定连接在航母甲板(19)之上,承压板(21)和航母甲板(19)之间注水构成浮力水层;阻尼磁流变液包(2)圆柱形结构,回储磁流变液包(12)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和浮力气囊(13)均做防水处理,均放置在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内,阻尼磁流变液包(2)上端面紧贴承压板(21),阻尼磁流变液包(2)下端面紧贴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放置在浮力气囊(13)上;所述雷达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控制ECU(10)的RXD端口;电动/发电机液力泵(11)连接到控制ECU(10)的PWM端口;磁流变液电流控制5到连接到控制ECU(10)的I/O3端口;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连接到控制ECU(10)的I/O2端口;压力传感器(18)和磁流变液温度采集到的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之后输入到控制ECU(10)的AD1端口;电磁挤压装置(14)连接到控制ECU(10)的SPI端口,LED警示控制ECU(10)的I/O1端口连接;所有的控制ECU(10)均通过TXD串口连接,实现相互通讯,参见图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发明由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拼装构成航空母舰飞机起降磁流变液助力/阻尼跑道;每一个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由雷达探测头(1)、阻尼磁流变液包(2)、保护垫(3)、形变控制范围拉线(4)、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闭合侧护板(6)、磁流变液输送管(7)、设备固定平台(8)、蓄电池(9)、控制ECU(10)、电动/发电液力泵(11)、回储磁流变液包(12)、浮力气囊(13)、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闭合侧护板浮力环(16)、压力支撑板(17)、压力传感器(18)、承压板(21)构成;磁流变液助力/阻尼单元(20)的阻尼磁流变液包(2)具有长方体结构,阻尼磁流变液包(2)采用高强度柔性纤维制作,其内部设有形变控制范围拉线(4),上表面铺设有耐磨柔性保护膜垫(3),阻尼磁流变液包(2)整体安放在承压板(21)之上,承压板(21)上安装压力传感器(18),阻尼磁流变液包(2)的四周为闭合侧护板(6),闭合侧护板(6)的长度大于阻尼磁流变液包(2)厚度的2倍;闭合侧护板(6)的底端设有闭合侧护板浮力环(6);在闭合侧护板(6)上端边缘设有由雷达探测头(1);阻尼磁流变液包(2)的底面连通磁流变液输送管(7),磁流变液输送管(7)穿过磁流变液控制装置(5),串接电动/发电液力泵(11)后连通回储磁流变液包(12);承压板(21)为长方形,嵌套在闭合侧护板(6)内,闭合侧护板(6)相对于承压板(21)可以相互自由运动,压板(21)通过三个压力支撑柱(17)固定连接在航母甲板(19)之上,承压板(21)和航母甲板(19)之间注水构成浮力水层;阻尼磁流变液包(2)圆柱形结构,回储磁流变液包(12)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和浮力气囊(13)均做防水处理,均放置在回储磁流变液包收纳筒(15)内,阻尼磁流变液包(2)上端面紧贴承压板(21),阻尼磁流变液包(2)下端面紧贴回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储磁流变液包电磁挤压装置(14)放置在浮力气囊(13)上;所述雷达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控制ECU(10)的RXD端口;电动/发电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蜀乔
申请(专利权)人:陈蜀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