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024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减少墨液的泄漏量的罐。墨液罐(100)的壳体(140)具备:前壁(101)、后壁(110)、由积存墨液的第一墨液室(131)及第二墨液室(132)构成的墨液室(111)、大气连通路(171、172、173)、向墨液室(111)注入墨液的注入口(112)、将第一墨液室(131)与大气连通路(171)连通的开口(174)、将第一墨液室(131)与第二墨液室(132)连通的开口(145)、以及将大气连通路(173)与墨液罐(100)的外部连通的大气开放口(187)。在前壁(101)构成墨液罐(100)的上部且后壁(110)构成墨液罐(100)的下部的姿势下,在墨液室(111)中积存有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墨液时,开口(174、145)位于比该最大量的墨液的液面靠上方处。

po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ank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leakage of ink. The ink tank (100) of the housing (140) includes a front wall (101), posterior wall (110), by the first ink chamber of the ink reservoir (131) and two ink chamber (132) ink chamber (111), even the air (171, 172, channel 173) to the ink chamber (111) injected into the mouth of the ink (112), the first ink chamber (131) and even the air pathway (171) connected opening (174), the first ink chamber (131) and second ink chamber (132) communicating openings (145), and the atmosphere even pathway (173) and the ink tank (100)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atmosphere open mouth (187). On the front wall (101) of the ink tank (100) of the upper and posterior wall (110) of the ink tank (100) in the lower position, in the ink chamber (111) in the maximum allowable accumulated ink accumulated when opening (174, 145) than in the surface the greatest amount of ink on the upper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通过液体注入口补充液体的罐。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具有能够补充墨液的罐和将从该罐供给的墨液从喷嘴喷出而向纸张记录图像的记录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当罐内的墨液被消耗后,使用者能够从罐的液体注入口补充积存于瓶的墨液。在罐设置有用于将罐内的压力维持为大气压的大气开放口。通常,大气开放口设置于罐的上部。另外,在罐设置有用于使罐内的墨液向罐的外部流出而向记录头流通的墨液流出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1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设置有大气开放口的罐中,可能会产生以下的问题。打印机有时会因输送、捆包等理由而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此时,安放于打印机的罐也会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因此,大气开放口可能会位于罐的下部。当大气开放口位于罐的下部时,积存于罐的墨液会通过大气开放口而漏出。尤其是,在使用者的身边打印机产生了故障等的情况下,使用者大多会在将墨液装入了罐内的状态下将打印机捆包并输送,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如上所述的状况。另外,当罐倾斜时,积存于罐的墨液可能会通过墨液流出口而漏出。希望将罐构成为,即使在从罐漏出了墨液的情况下,墨液的泄漏量也能够尽可能少。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情况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罐漏出了墨液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墨液的泄漏量的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上述罐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上述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连通口向第一连通路流入。在最坏的情况下,流入到第一连通路的液体能够通过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二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一连通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该姿势下,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第一连通路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罐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结构,在该姿势下,能够将向罐的外部流出的液体减少与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量相应的量。(2)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设置于同一高度。在假设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中的一方位于比另一方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在第一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二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需要位于比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中的位于较低位置的连通口靠下方处。也就是说,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之间的空间成为液体无法存在的空间。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姿势下,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为同一高度。因此,能够消除如上所述的空间。(3)本专利技术的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上述罐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液体流入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连通口向第一连通路流入。流入到第一连通路的液体能够通过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一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一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能够防止在该姿势下液体通过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另外,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口向第二积存室流入。流入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体流入口、第二连通路及液体流出口向罐的外部流出。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姿势下,液体流入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能够防止在上述姿势下液体通过液体流入口、第二连通路及液体流出口而朝向罐的外部(液体消耗部)流出。(4)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互相连通。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一连通路将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第一壁构成罐的上部且第二壁构成罐的下部的姿势下,第二积存室内的液体可能会从大气开放口向罐的外部流出。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第二连通口位于比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因此,在该姿势下,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向第二积存室流入。因此,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不会通过第二积存室向罐的外部流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结构,在该姿势下,能够将向罐的外部流出的液体减少与积存于第一积存室的液体量相应的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上述罐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壁,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第二壁,在该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该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该第一壁分离;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第二积存室,积存液体,且由该第二壁区划;及大气连通路,将该第一积存室及该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上述壳体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及液体流出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最小量的液体以上且最大量的液体以下的量的液体。上述最小量的液体是在上述使用姿势下需要补充液体的量的液体。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是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大量的液体时,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倾倒姿势下,上述连通口位于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上述最小量的液体时,在上述倾倒姿势下,上述液体流出口位于比上述最小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根据上述结构,在倾倒姿势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上述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31 JP 2016-073589;2016.06.30 JP 2016-130801.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上述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上述第一连通口及上述第二连通口设置于同一高度。3.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具有壳体,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第一端的第一壁、在上述使用姿势下构成上述罐的与该第一端对向的第二端且在水平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积存液体的第二积存室、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上述壳体还具备: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连通;第二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连通路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液体流入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液体向上述第二连通路流入;及液体流出口,使流入到上述第二连通路的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铅垂方向上上述第二壁构成上述罐的上部且上述第一壁构成上述罐的下部的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在上述罐内容许积存的最大量的液体时,上述第一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液体流入口位于比该最大量的液体的液面靠上方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互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第一连通路互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所述第二积存室由所述第二壁区划,所述壳体具有将该第一积存室及该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的大气连通路,所述液体流出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在上述使用姿势下,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最小量的液体以上且上述最大量的液体以下的量的液体,上述使用姿势下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野太一川越政子刑部吉记林雅洋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