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02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罐。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且与该液体消耗部以能够使液体流通的方式连接,具备:壳体,具有底壁及向与该底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设置在上述壳体内,并积存上述液体;液体注入口,用于向上述第一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第二连通口,设置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用于使上述液体向上述罐的外部流出;及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底壁延伸,该第二空间在上述第二连通口附近与该第一空间连续,且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侧壁延伸。

po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ank. The tank placed in the device with liquid consumption department, and have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liquid to be able to link the liquid circulation way: shell has a bottom wall and a bottom wall and extend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two; accumulated accumulated room, arranged in the casing,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liquid; the liquid filling opening into the first chamber, accumulated into the liquid; a first communication port,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accumulated accumulated connectivity; second communicating port, arranged in the second room for the stock, the liquid outflow to external tank; and air opening, the first store room and the second store room is open to the atmosphere of the second reservoir chamber has a first and second space, the first space from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ports along the bottom wall extends, the second empty The adjacent second connected ports are continuous with the first space and extend from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s along the sidewa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通过液体注入口补充液体的罐。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具备能够补充墨液的罐和将从该罐供给的墨液从喷嘴喷出而向纸张记录图像的记录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51306号公报)。当罐内的液体被消耗后,使用者能够通过罐的液体注入口向罐内补充积存于瓶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前述的罐中,例如为了抑制起泡或者使液面稳定,可考虑将罐内的积存室分割成多个。然而,例如在如照片打印那样记录墨液的消耗量比较多的图像的情况或在维护中从记录头大量吸引墨液的情况下,若积存于罐的墨液朝向记录头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出,则首先墨液会从在罐的墨液流出口的紧上游配置的积存室流出。并且,墨液会从更上游的积存室流入该积存室。若两个积存室都向大气开放,则最终两个积存室内的墨液的液面的高度会变得相等。然而,若墨液在两个积存室之间流通时的流路阻力(压力损失)大,则每单位时间从流出口的紧上游的积存室向记录头流出的墨液的量有时比从更上游的积存室向流出口的紧上游的积存室流入的墨液的量多。这种情况下,尽管在更上游的积存室中充足地积存有墨液,却会在流出口的紧上游的积存室中消耗墨液而导致液面下降。其结果是,存在气体混入到将罐与记录头连结的管中或者该气体到达记录头而产生喷出不良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两个积存室的罐中两个积存室中的液体的流出速度容易变得均等的方案。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且与该液体消耗部以能够使液体流通的方式连接,其中,具备:壳体,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具有底壁及向与该底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设置在上述壳体内,并积存上述液体;液体注入口,用于向上述第一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第二连通口,设置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用于使上述液体向上述罐的外部流出;及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底壁延伸,该第二空间在上述第二连通口附近与该第一空间连续,且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侧壁延伸,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至少积存有最小积存量的上述液体的状态下,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从上述第一连通口通过上述第一空间向上述第二连通口流动时的第一压力损失与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在上述第二空间中向上述第二连通口流动时的第二压力损失相等。伴随着在液体消耗部中消耗液体,液体会从罐通过第二连通口向液体消耗部流出。在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中积存有需要向罐内补充液体时的量的液体时,第一压力损失与第二压力损失相等。因此,至少在罐内积存有比该量多的液体时,在第二积存室内,第二空间中的液体的流速与从第一积存室向第二连通口流动的液体的流速相等,第一积存室中的液体的流出速度与第二积存室中的液体的流出速度相等。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中,上述第一压力损失及上述第二压力损失小于从上述第二连通口到上述液体消耗部为止的压力损失。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还具备余量检测部,上述余量检测部具有在一定的方向上分离的具有透光性的一对外壁,上述一对外壁划定上述余量检测部的内部空间,上述液体能够在上述内部空间与上述第二积存室之间流通。由于第一积存室中的液体的流出速度与第二积存室中的液体的流出速度相等,因此在第一积存室中液面下降的速度与在第二积存室中液面下降的速度相等。由于液体能够在余量检测部的内部空间与第二积存室之间流通,因此能够在设有第二连通口的第二积存室中检测液面的下降。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中,上述壳体具备具有上述底壁、上述侧壁及开口的框架和将该开口封闭的膜,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在沿着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上述液体的液面及上述膜的方向上,上述第一积存室的第一长度比上述第二积存室的第二长度长。根据上述结构,在以使第一积存室的液体的液面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式使罐倾斜了时,第二积存室的液体的液面的边缘相对于第二积存室的壁面进行相对移动的距离比第一积存室的液体的液面的边缘相对于第一积存室的壁面进行相对移动的距离小。由此,能够实现第二积存室中的稳定的余量检测。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罐中,划定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上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以使得能够目视确认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上述液体的液面。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者能够在第一积存室内目视确认积存于罐的液体的液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罐,在具有两个积存室的罐中,两个积存室的液体的流出速度容易变得均等。附图说明图1(A)是罩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图1(B)是罩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印机部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滑架及罐组的配置的俯视图。图4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前方立体图。图5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后方立体图。图6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右侧视图。图7是彩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左侧视图。图8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前方立体图。图9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后方立体图。图10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右侧视图。图11是黑色墨液用墨液罐的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复合机10及安装于复合机10的墨液罐100以能够使用的方式设置于水平面的姿势(图1(A)、1(B)的姿势)记为“使用姿势”。以使用姿势为基准来定义上下方向7。将复合机10的设置有开口13的面作为前表面来定义前后方向8。从前表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姿势下,上下方向7相当于铅垂方向,前后方向8及左右方向9相当于水平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朝上是上下方向7的一个分量,朝下也是上下方向7的一个分量。同样,朝左、朝右分别是左右方向9的一个分量。朝前、朝后分别是前后方向8的一个分量。<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如图1A、1B所示,复合机10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复合机10的下部设有以喷墨记录方式向纸张12(参照图2)记录图像的打印机部11。打印机部11具有壳体14。在壳体14的前壁14A形成有开口13。如图2所示,在壳体14的内部配置有供送部15、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运送辊部54、记录部24、排出辊部55、台板42和罐组99。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及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复合机10是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的一例。<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在复合机10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13。如图1A、1B所示,供送托盘20由使用者通过开口13相对于复合机10在前后方向8上插拔。供送托盘20能够支撑层叠的多张纸张12。排出托盘21配置在供送托盘20的上方,与供送托盘20一起插拔。排出托盘21支撑由排出辊部55从记录部24与台板42之间排出的纸张12。<供送部15>供送部15将支撑于供送托盘20的纸张12向运送路径65供送。如图2所示,供送部15具备供送辊25、供送臂26和轴27。供送辊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供送臂26的顶端。供送辊25通过运送电动机(未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且与该液体消耗部以能够使液体流通的方式连接,其中,具备:壳体,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具有底壁及向与该底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设置在上述壳体内,并积存上述液体;液体注入口,用于向上述第一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第二连通口,设置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用于使上述液体向上述罐的外部流出;及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底壁延伸,该第二空间在上述第二连通口附近与该第一空间连续,且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侧壁延伸,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至少积存有最小积存量的上述液体的状态下,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从上述第一连通口通过上述第一空间向上述第二连通口流动时的第一压力损失与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在上述第二空间中向上述第二连通口流动时的第二压力损失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31 JP 2016-0735921.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且与该液体消耗部以能够使液体流通的方式连接,其中,具备:壳体,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具有底壁及向与该底壁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一积存室及第二积存室,设置在上述壳体内,并积存上述液体;液体注入口,用于向上述第一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第一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第二连通口,设置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用于使上述液体向上述罐的外部流出;及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向大气开放,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底壁延伸,该第二空间在上述第二连通口附近与该第一空间连续,且从上述第二连通口沿着上述侧壁延伸,在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中至少积存有最小积存量的上述液体的状态下,积存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从上述第一连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野太一林雅洋川越政子刑部吉记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