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97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座板、固定于定模座板底面上的定模板、动模座板、安装于动模座板顶面上的动模板,以及位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安装于动模板上且能够水平移动的滑块,定模座板、滑块以及动模座板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杆、第二杆以及第三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杆的第二端和第三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一杆的第二端、第二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杆的两端铰接,在合模时,第四杆与定模座板上表面平行且滑块的位置高于第四杆或与第四杆齐平。有效地解决了注塑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滑块运动过程不确定等问题。

A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for injection m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uld for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including fixed clamp plate and fixed on the fixed clamp plate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 movable mould seat plate, a movable mould seat plate mount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ovable platen, and between in plate and the movable template installed on the move the template and can slide horizontally, fixed clamp plate, a slide block and a movable mould seat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ide bar, second bar and third bar of the first end hinged second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ird bar hinged second bar, the first shot of the second end, the second end of second bar hinged at both ends and fourth bar, fourth bar in the mold, and the fixed mould seat plate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and the slider position higher than fourth bar and fourth bar or flush. Effectively solve the injection mold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the slider movement process uncertainty and other iss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有侧凹的塑胶产品,一般采用斜导杆侧向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来成型,而釆用斜导杆侧向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滑块运动过程不确定,易受外界影响,从而影响侧向抽芯;注塑模具配合面较多,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及装配较为困难,模具制作周期长,使用过程中维修成本高,从而导致模具整体成本增加,而且它的维修更换麻烦。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注塑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滑块运动过程不确定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该侧向抽芯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注塑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滑块运动过程不确定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座板、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底面上的定模板、动模座板、安装于所述动模座板顶面上的动模板,以及位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安装于所述动模板上且能够水平移动的滑块,所述定模座板、所述滑块以及所述动模座板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杆、第二杆以及第三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杆的两端铰接,在合模时,所述第四杆与所述定模座板上表面平行且所述滑块的位置高于所述第四杆或与所述第四杆齐平。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端与所述定模板的侧面铰接的第五杆,所述第五杆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第五杆和所述第四杆之间通过拉簧相连。优选地,在合模时,所述第四杆沿水平方向,且与所述定模座板上表面平行,且所述滑块的位置与所述第四杆齐平。优选地,在合模时,所述第三杆沿竖直方向。优选地,所述定模座板、所述定模板、所述滑块以及所述动模座板的侧面均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五杆、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三杆的铰支座。优选地,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其滑动方向相平行的导滑件,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滑件相配合的燕尾槽。优选地,所述导滑件靠近型芯侧面的端面距离型腔有设定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侧向抽芯机构,用于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座板、动模板以及滑块,定模板固定于定模座板底面上,动模座板位于定模座板下方,动模板安装于动模座板顶面上,滑块位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安装于动模板上且能够水平移动。定模座板、滑块以及动模座板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杆、第二杆以及第三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杆的第二端和第三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一杆的第二端、第二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杆的两端铰接,在合模时,第四杆与定模座板上表面平行且滑块的位置高于第四杆或与第四杆齐平,确保合模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锁模力,避免开模时滑块往右运动。当进行开模操作时,动模座板向开模方向运动,同时带动第三杆和滑块以及工件向开模方向运动,进而第三杆带动第四杆转动,以此带动第二杆向图1中左下角方向运动并且拉动滑块向图1中左侧方向滑动,最终完成侧抽芯动作。随后,顶杆将工件顶出,完成整个开模环节。合模时,推板在复位杆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在注射机的推动下,动模座板沿合模方向运动,并推动第三杆和滑块沿合模方向运动。在合模开始阶段,第四杆越过死点作旋转运动,以此推动第二杆,从而使滑块向图1中的右侧运动,最终完成合模过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侧向抽芯机构,通过在定模座板、定模板、滑块以及动模座板侧面安装四连杆机构,在动模座板向下运动时,四连杆机构随之而动,从而带动滑块运动,实现了侧抽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和更换便利,滑块的整个运动过程都能做到精确控制,滑块的运动受外界影响小,滑块运动确定,从而保证侧抽芯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的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向抽芯机构的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定位圈、2-流道、3-定位销、4-定模座板、5-定模扳、6-导座、7-动模板、8-导柱、9-垫块、10-动模座板、11-固定板、12-复位杆、13-顶杆、14-拉料杆、15-螺钉、16-推板、17-第三杆、18-滑块、19-第四杆、20-第二杆、21-拉簧、22-第五杆、23-第一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该侧向抽芯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注塑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滑块运动过程不确定等问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的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向抽芯机构的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侧向抽芯机构,用于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4、定模板5、动模座板10、动模板7以及滑块18,定模板5固定于定模座板4底面上,动模座板10位于定模座板4下方,动模板7通过垫块9安装于动模座板10顶面上,定模板5之间动模板7为型腔,定模板5上具有流道2,流道2通过定位圈1固定,可以在流道2侧面安装定位销3,以防流道2转动。定模板5处具有导座6,动模板7上具有导柱8,导柱8安装于导座6内,导柱8沿导座6移动,保证动模座板10、动模板7运动的稳定性。动模座板10上通过螺钉15固定有推板16,推板16上固定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固定有顶杆13、拉料杆14和复位杆12。滑块18位于定模板5和动模板7之间、安装于动模板7上且能够水平移动。定模座板4、滑块18以及动模座板10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杆23、第二杆20以及第三杆17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杆20的第二端和第三杆17的第二端铰接,第一杆23的第二端、第二杆2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杆19的两端铰接,在合模时,第四杆19与定模座板4上表面平行且滑块18的位置高于第四杆19或与第四杆19齐平,确保合模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锁模力,避免开模时滑块18往右运动。当进行开模操作时,动模座板10向开模方向运动,同时带动第三杆17和滑块18以及工件向开模方向运动,进而第三杆17带动第四杆19转动,以此带动第二杆20向图1中左下角方向运动并且拉动滑块18向图1中左侧方向滑动,最终完成侧抽芯动作。随后,顶杆13将工件顶出,完成整个开模环节。合模时,推板16在复位杆12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在注射机的推动下,动模座板10沿合模方向运动,并推动第三杆17和滑块18沿合模方向运动。在合模开始阶段,第四杆19越过死点作旋转运动,以此推动第二杆20,从而使滑块18向图1中的右侧运动,最终完成合模过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侧向抽芯机构,通过在定模座板4、定模板5、滑块18以及动模座板10侧面安装四连杆机构,在动模座板10向下运动时,四连杆机构随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座板(4)、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4)底面上的定模板(5)、动模座板(10)、安装于所述动模座板(10)顶面上的动模板(7),以及位于所述定模板(5)和所述动模板(7)之间、安装于所述动模板(7)上且能够水平移动的滑块(18),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板(4)、所述滑块(18)以及所述动模座板(10)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杆(23)、第二杆(20)以及第三杆(17)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2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杆(17)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杆(23)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2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杆(19)的两端铰接,在合模时,所述第四杆(19)与所述定模座板(4)上表面平行且所述滑块(18)的位置高于所述第四杆(19)或与所述第四杆(19)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侧向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座板(4)、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4)底面上的定模板(5)、动模座板(10)、安装于所述动模座板(10)顶面上的动模板(7),以及位于所述定模板(5)和所述动模板(7)之间、安装于所述动模板(7)上且能够水平移动的滑块(18),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板(4)、所述滑块(18)以及所述动模座板(10)的侧面分别与第一杆(23)、第二杆(20)以及第三杆(17)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2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杆(17)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杆(23)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2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杆(19)的两端铰接,在合模时,所述第四杆(19)与所述定模座板(4)上表面平行且所述滑块(18)的位置高于所述第四杆(19)或与所述第四杆(19)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与所述定模板(5)的侧面铰接的第五杆(22),所述第五杆(22)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杆(23)的中部。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洲陈海燕胡毅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