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林专利>正文

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078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包括转盘总成,转盘总成设置在水平台面上,在水平台面上围绕转盘总成的外周依次设置有九个上下料机构和三个检测器;转盘总成包括内盘和外转盘,在外转盘沿圆周方向靠外侧均匀设置有十二个工位;内盘上沿圆周分布有用于驱动工位夹具开合的八个工位开启机构,该八个工位开启机构分别通过一个连杆与工位开启传动机构连接;上述的十二个工位分别设置有一套工位夹具,与围绕在转盘总成外圆周的九个上下料机构相应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种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及方法,工作可靠,产品焊接质量稳定。

Automatic assembly and wel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ircuit breaker conductive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rcuit breaker coil conductive component automatic assembling and weld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turntable assembly, the turntabl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table, on the table around the plate assemblies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on the nin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ree detectors; turntable assembly includes inner and outer turntable and on the outer rotating disk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n the outside are uniformly arranged twelve stations; disc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for eight stations driven jig opening opening mechanism, the eight stations open mechanism respectively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tion opened; the twelve station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et of jig and, around the corresponding coordination in rotary assembly of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nine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automatic assembling and welding method for the circuit conducting component of the circuit breaker. The device and the method are reliable, and the welding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元件组装焊接
,涉及一种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种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锡焊以点焊和直线拖焊为主,对于油杯与磁轭元器件、或圆弧焊缝的较小规格油杯与磁轭线圈组装焊接,只能采用人工点焊的操作方式,一个点一个点地焊接,通过多次多道地点焊连接形成产品所需的焊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一个工作人员分段两次焊接进行流水焊接,无法完成焊缝的完全对接,在焊缝的对接部分总有未连接的部分,或凹凸不平,不光滑,补焊修正时间长,并且一人分段两次焊接每分钟仅能完成2-3只,两人流水焊接也就能完成3-4只,工作效率极低。2)手工夹具和压紧造成焊接后磁轭和线圈与磁轭达不到垂直、平行和焊接总高度尺寸、产品松紧度的要求,出现歪斜居高不下、手工焊接甚至会出现虚焊的情况,影响整体产品的调试性能和装配,返工率高,人工和设备劳动强度大,锡焊烟尘对环境和人身污染大,生产成本高。3)即使采用多次旋转拖焊替代多次多道地点焊工艺,但仍然无法避免焊层面和电烙铁形成的氧化层或凹坑、使上锡量减少或无法上锡、及焊接上锡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与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转盘总成(2),转盘总成(2)设置在水平台面(1)上,在水平台面(1)上围绕转盘总成(2)的外周依次设置有九个上下料机构和三个检测器,九个上下料机构分别是油杯上料机构(3)、下垫片上料机构一(4)、下垫片上料机构二(5)、线圈上料机构(6)、线圈取料机构(7)、上垫片上料机构一(8)、上垫片上料机构二(9)、磁轭上料机构(10)和锡焊机构(11),锡焊机构(11)外侧设置有成品的下料箱(12);三个检测器分别是第一检测器(33)、第二检测器(34)和第三检测器(35);转盘总成(2)包括内盘(19)和外转盘(20),在外转盘(20)沿圆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转盘总成(2),转盘总成(2)设置在水平台面(1)上,在水平台面(1)上围绕转盘总成(2)的外周依次设置有九个上下料机构和三个检测器,九个上下料机构分别是油杯上料机构(3)、下垫片上料机构一(4)、下垫片上料机构二(5)、线圈上料机构(6)、线圈取料机构(7)、上垫片上料机构一(8)、上垫片上料机构二(9)、磁轭上料机构(10)和锡焊机构(11),锡焊机构(11)外侧设置有成品的下料箱(12);三个检测器分别是第一检测器(33)、第二检测器(34)和第三检测器(35);转盘总成(2)包括内盘(19)和外转盘(20),在外转盘(20)沿圆周方向靠外侧均匀设置有十二个工位,十二个工位依次包括油杯上料工位(21)、下垫片上料工位一(22)、下垫片上料工位二(23)、线圈上料工位(24)、第一检测工位(25)、上垫片上料工位一(26)、上垫片上料工位二(27)、磁轭上料工位(28)、第二检测工位(29)、锡焊工位(30)、第三检测工位(31)及出料工位(32),其中初始位置时,第一检测工位(25)外侧正对设置第一检测器(33),第二检测工位(29)外侧正对设置第二检测器(34),第三检测工位(31)外侧正对设置第三检测器(35);内盘(19)上沿圆周分布有用于驱动工位夹具(37)开合的八个工位开启机构,该八个工位开启机构包括磁轭工位开启机构(39)、下料工位开启机构(40)、油杯工位开启机构(41)、下垫片工位开启机构一(42)、下垫片工位开启机构二(43)、线圈工位开启机构(44)、上垫片工位开启机构一(45)和上垫片工位开启机构二(46),该八个工位开启机构分别通过一个连杆(49)与工位开启传动机构(38)连接;上述的十二个工位分别设置有一套工位夹具(37),与围绕在转盘总成(2)外圆周的九个上下料机构相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转盘(20)设置有自己的传动机构及分度机构(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位开启传动机构(38)的结构是,在内盘(19)圆心设置有旋转气缸(52),旋转气缸(52)活塞杆端头向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沿径向设置有八个铰接杆(50),每个铰接杆(50)与一个连杆(49)内端铰接,八个连杆(49)对外的连接结构一致,每个连杆(49)外端与轴承滑动支架(48)内侧耳座连接,轴承滑动支架(48)外侧固定安装有双顶杆(47)或单顶杆(53),从铰接杆(50)到双顶杆(47)或单顶杆(53)总共设置有八套;上述的工位开启传动机构(38)分为两种类型,油杯工位开启机构(41)和下料工位开启机构(40)采用双顶杆(47)相配合,双顶杆(47)包括上顶杆及下顶杆;其余六个工位开启机构均采用单顶杆(53)相配合,单顶杆(53)仅设置有上顶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所有工位夹具(37)的结构一致,每个工位夹具(37)的结构是,包括一个座板(76),座板(76)外端面固定安装有丁字架(94);座板(76)中部设有直立的第三固定板(116),第三固定板(116)的中部和下部两层间隙槽中分别滑动套装有上驱动杆(72)和下驱动杆(74),上驱动杆(72)和下驱动杆(74)结构一致;座板(76)中间部位竖直安装有定位轴(100)和滑轴(184),滑轴(184)同时穿过上驱动杆(72)和下驱动杆(74)的滑槽(123);定位轴(100)上端插入盖板(99)的固定孔(101)中;盖板(99)与座板(76)之间从上到下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8)和第二固定板(108),第一固定板(98)两端均开有第一沉孔(105),第二固定板(108)两端均开有第二沉孔(109),盖板(99)与座板(76)的两端设有一对侧板(95),该对侧板(95)的螺栓向里顶接在第一沉孔(105)和第二沉孔(109)中;座板(76)上表面横向开有U型槽(113),U型槽(113)两边的一对螺纹孔一(111)用于固定第三固定板(116),U型槽(113)中间的螺纹孔四(115)用于固定滑轴(184),U型槽112中间的螺纹孔二(112)用于固定定位轴(100),U型槽(113)前端的螺纹孔三(114)用于安装丁字架(94);第一固定板(98)中部开有L型通槽(7),上梯形滑槽(106)中间开有过孔,定位轴(100)向上穿过该过孔及L型通槽(7)将第一固定板(98)和第二固定板(108)固定牢靠;上驱动杆(72)的结构是,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前板(122)和后板(121),后板(121)中间位置开有竖直的过孔(145),后板(121)前端面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沉孔(125),前板(122)的前端为斜角面(124),前板(122)的中间位置开有滑槽(123);盖板(99)下表面梯形滑槽(102)与第一固定板(98)的上梯形滑槽(106)之间滑动设置有一对上夹手73,第一固定板(98)的下梯形滑槽(104)与第二固定板(108)的V型滑槽(110)之间滑动设置有一对下夹手(7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上夹手(73)的结构是,包括一对上夹爪滑块(126),该对上夹爪滑块(126)的外端面对称连接有一对夹爪(127),该对夹爪(127)内侧面相对设置有一对U型夹口(128);该对上夹爪滑块(126)的上部为倒V型滑台(132),倒V型滑台(132)顶部为上直线滑台(133),该对上夹爪滑块(126)的下部为下V型滑台(130),下V型滑台(130)底部为下直线滑台(129);该对上夹爪滑块(126)外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沉孔(131),该对上夹爪滑块(126)内端面设置有上让位槽(13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下夹手(75)的结构是,包括一对下夹爪滑块(146),该对下夹爪滑块(146)的前端分别固定有一个下夹爪弯臂(148),两个下夹爪弯臂(148)前端相对设置有下夹爪夹口(147);每个下夹爪滑块(146)的上部为第二倒V型滑台(153),第二倒V型滑台(153)顶部为第二上直线滑台(152),每个下夹爪滑块(146)的下部为第二V型滑台(149),第二V型滑台(149)底部为第二下直线滑台(150);两个下夹爪滑块(146)相对位置设置有下让位槽(15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驱动杆(72)的后板(121)两个第三沉孔(125)分别安装有一对后弹簧(120),该对后弹簧(120)与两个上夹爪滑块(126)后端面顶接;下驱动杆(74)的后板两个沉孔同样分别安装有另一对后弹簧(120),该另一对后弹簧(120)与两个下夹爪滑块(146)后端面顶接;每个上夹爪滑块(126)外侧与所在一侧的侧板(95)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上弹簧(118),上弹簧(118)外端由所在侧板(95)的沉孔支撑;同样,每个下夹爪滑块(146)外侧与所在一侧的侧板(95)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下弹簧(11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杯上料机构(3)的结构是,包括设置在工位夹具(37)外侧的直线气缸(171),直线气缸(171)活塞杆前端安装有旋转气缸(172),旋转气缸(172)活塞杆前端安装有推送气缸一(173),推送气缸一(173)活塞杆前端安装有夹紧气缸一(174),夹紧气缸一(174)活塞杆前端安装有一对夹手,该对夹手对向油杯平振(168)的出口,油杯平振(168)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后隔离气缸(169)和前隔离气缸(170),油杯平振(168)的进口与油杯振盘(167)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导电组件全自动装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线圈上料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