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5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以氧化铝材料为基材,加入氧化硅,氮化硅和石墨烯混合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倒入球磨罐,球磨后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干燥,干燥后的混合粉料进行过筛;将粉料倒入需要成型的模具内,采用热压烧结方式,烧结后得到刀片基体;在刀片基体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导电原料印刷相互连接的加热电阻和电极引脚,作为加热刀片基体的控制器;将氧化锆、氧化铝以及含有钛粉的稀土氧化物混合制备成浆料,将浆料涂覆于刀片基体的上部覆盖控制器,露出原有刀片基体的下部的刀口部分;进行分阶段烧结成型;对刀口部分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刀片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加热均匀且容易控制。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blade for blood ba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blade blood ba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using alumina as base material, adding silicon oxide, silicon nitride and graphene mixed suspension; suspension into the ball milling tank, after milling in vacuum drying oven for drying, the mixed powder of dried powder will be screened; the need is poured into a mold molding, sintered by hot pressing sintering method, obtained after the blade base; the upper and lower blade base through the heating resistor and electrode conductive material printing pin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s the control device of heating blade base; rare earth oxide mixed zirconium oxide, alumina and will contain titanium powder preparation into slurry, the slurry is coated on the upper blade base covering controller, part of the original blade edge expose the lower substrate; stages of sintering; blade Parts are polished and polished. The blade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uniform heating and easy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刀片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血袋产品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应用量很大,血袋在进行封口外边缘时通常使用高频焊接封口模具,高频焊接封口模具封口时将上模和下模压合血袋开口处,通过高频电流将上模和下模产生的热量使血袋口处的融化并粘合在一起,完成封口。同时,模具内设有刀具,刀具将模具的热传导至需要切口的位置,形成挂孔,挂孔加热后凸起形成熔融的加强筋,有效防止挂孔撕裂。现有技术需要使用电流控制,成本较高,切金属削切的耐磨性有待提高,时常需要更换刀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从而实现良好导热性能,加热均匀且容易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以氧化铝材料为基材,加入氧化硅,氮化硅和石墨烯,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介质,混合制成悬浮液;S2,将悬浮液倒入球磨罐,球磨后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干燥36-45h,保持温度120-140℃,干燥后的混合粉料进行过筛;S3,将粉料倒入需要成型的模具内,采用热压烧结方式,烧结温度1600-1700℃,烧结压力50-55MPa,保温40-50min,烧结后得到刀片基体;S4,在刀片基体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导电原料印刷相互连接的加热电阻和电极引脚,作为加热刀片基体的控制器;S5,将氧化锆、氧化铝以及含有钛粉的稀土氧化物混合制备成浆料,将浆料涂覆于刀片基体的上部覆盖控制器,露出原有刀片基体的下部的刀口部分;S6,采用高温共烧的方式,在高温炉中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分阶段烧结成型;S7,对刀口部分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具体的,所述分阶段烧结包括第一阶段烧结,升温至950-970℃,保温2-2.2h;第二阶段烧结,再次升温至1600-1640℃,保温4-5.5h;第三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1000℃,保温30-45min;第四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880-900℃,保温1-2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刀片基体包含石墨烯使其具有较好的自润滑效果,刀口光洁度高,便于切削;在刀片基体的上部设置加热控制器,为了在刀口位置达到良好的热熔效果,适于血袋挂孔位置的特殊处理;刀片上部和下部的共同烧结处理,使整体烧结在一起,连接部分更加紧密,无断痕,不影响切削效果;刀口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更加锋利光泽,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材料强度高,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加热均匀且容易控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以氧化铝材料为基材,加入氧化硅、氮化硅、石墨烯、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介质,混合制成悬浮液。S2,将悬浮液倒入球磨罐,球磨后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干燥36-45h,保持温度120-140℃,干燥后的混合粉料进行过筛。S3,将粉料倒入需要成型的模具内,采用热压烧结方式,烧结温度1600-1700℃,烧结压力50-55MPa,保温40-50min。烧结后得到包含石墨烯的刀片基体,刀片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不粘料,从而减小刀具表面的摩擦和磨损。S4,在刀片基体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导电原料印刷相互连接的加热电阻和电极引脚,作为加热刀片基体的控制器。S5,将氧化锆、氧化铝以及含有钛粉的稀土氧化物混合制备成浆料,将浆料涂覆于刀片基体的上部覆盖控制器,露出原有刀片基体的下部的刀口部分。S6,采用高温共烧的方式,在高温炉中,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分阶段烧结成型,包括第一阶段烧结,升温至950℃,保温2h;第二阶段烧结,再次升温至1600℃,保温4h;第三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1000℃,保温30min;第四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880℃,保温1h。刀片上部和下部共同烧结,使其具有加热效果,且分阶段烧结后整体降低刀片的摩擦系数,使刀片表面更加光滑,切削效果好。S7,对刀口部分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实施例2:与实施例1区别特征部分在于:S6,采用高温共烧的方式,在高温炉中,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分阶段烧结成型,包括第一阶段烧结,升温至960℃,保温2.1h;第二阶段烧结,再次升温至1620℃,保温5h;第三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1000℃,保温40min;第四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890℃,保温1.5h。其它特征相同,不在赘述。实施例3:与实施例1区别特征部分在于:S6,采用高温共烧的方式,在高温炉中,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分阶段烧结成型,包括第一阶段烧结,升温至970℃,保温2.2h;第二阶段烧结,再次升温至1640℃,保温5.5h;第三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1000℃,保温45min;第四阶段烧结,温度下降至900℃,保温2h。其它特征相同,不在赘述。应用以上本实施例时,刀片基体包含石墨烯使其具有较好的自润滑效果,刀口光洁度高,便于切削;在刀片基体的上部设置加热控制器,为了在刀口位置达到良好的热熔效果,适于血袋挂孔位置的特殊处理;刀片上部和下部的共同烧结处理,使整体烧结在一起,连接部分更加紧密,无断痕,不影响切削效果;刀口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更加锋利光泽,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材料强度高,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加热均匀且容易控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氧化铝材料为基材,加入氧化硅,氮化硅和石墨烯,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介质,混合制成悬浮液;S2,将悬浮液倒入球磨罐,球磨后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干燥36‑45h,保持温度120‑140℃,干燥后的混合粉料进行过筛;S3,将粉料倒入需要成型的模具内,采用热压烧结方式,烧结温度1600‑1700℃,烧结压力50‑55MPa,保温40‑50min,烧结后得到刀片基体;S4,在刀片基体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导电原料印刷相互连接的加热电阻和电极引脚,作为加热刀片基体的控制器;S5,将氧化锆、氧化铝以及含有钛粉的稀土氧化物混合制备成浆料,将浆料涂覆于刀片基体的上部覆盖控制器,露出原有刀片基体的下部的刀口部分;S6,采用高温共烧的方式,在高温炉中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分阶段烧结成型;S7,对刀口部分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血袋用刀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氧化铝材料为基材,加入氧化硅,氮化硅和石墨烯,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介质,混合制成悬浮液;S2,将悬浮液倒入球磨罐,球磨后在真空干燥箱内持续干燥36-45h,保持温度120-140℃,干燥后的混合粉料进行过筛;S3,将粉料倒入需要成型的模具内,采用热压烧结方式,烧结温度1600-1700℃,烧结压力50-55MPa,保温40-50min,烧结后得到刀片基体;S4,在刀片基体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导电原料印刷相互连接的加热电阻和电极引脚,作为加热刀片基体的控制器;S5,将氧化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红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钰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