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肢运动康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现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四肢运动康复器。
技术介绍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患肢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可能因长期护理而产生的高额费用,减轻社会压力、节约社会资源。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康复治疗是神经康复的关键,减重支持的踏车训练可以重复进行复杂步态的练习,有效地恢复急慢性截瘫患者的走路能力,改善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和进行上肢肌力及协调性训练;适用于脑梗中风偏瘫/脑瘫,关节多样化僵硬,截瘫、下肢发冷麻痹,四肢截瘫、四肢发冷麻痹神经紊乱等患者使用。康复原理:1、通过上下肢协调运动刺激肌肉运动,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2、四肢运动使肌肉拉伸压缩,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锻炼;3、增加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四肢协调功能力;4、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而患者早期常表现异常步态,而且由于患侧下肢肌力、主动控制能力减弱、肌张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但是,现有的康复器只能进行单独训练,如上肢或下肢单独训练,不能实现四肢同步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采用动力设备辅助康复器工作实现对四肢训练的 ...
【技术保护点】
四肢运动康复器,包括底座、下架体、上架体、支撑杆和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连接的底座第一连接端、底座第二连接端,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下转轴的轴孔、用于安装锁紧螺母的滑槽,所述的底座第一连接端顶部且位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底座第一连接端底部和底座第二连接端底部分别安装的水平固定腿;所述的下架体包括下支管以及与所述下支管底部相连接的连接套,所述的下支管还安装有下安装筒,所述下安装筒设置于连接套顶部,所述的下安装筒周壁设有用于安装下阻尼调节螺母的第一螺孔,所述下支管内且靠近下安 ...
【技术特征摘要】
1.四肢运动康复器,包括底座、下架体、上架体、支撑杆和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连接的底座第一连接端、底座第二连接端,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下转轴的轴孔、用于安装锁紧螺母的滑槽,所述的底座第一连接端顶部且位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底座第一连接端底部和底座第二连接端底部分别安装的水平固定腿;所述的下架体包括下支管以及与所述下支管底部相连接的连接套,所述的下支管还安装有下安装筒,所述下安装筒设置于连接套顶部,所述的下安装筒周壁设有用于安装下阻尼调节螺母的第一螺孔,所述下支管内且靠近下安装筒位置安装有下安装板,所述的下安装板位于下安装筒上方,所述下支管位于顶部边缘处还设有用于安装伸缩调节螺母的第二螺孔,所述下支管还设有用于连接支撑杆的连耳,所述连接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通过下转轴铰接与底座,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于连耳,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通过锁紧螺母安装于滑槽内,实现下架体安装角度的调节;所述上架体包括上支管以及与所述上支管顶部相连接的媒体支架,所述上支管顶部还安装有上安装筒,所述上支管内且靠近上安装筒位置安装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位于上安装筒下方;所述上支管安装于所述下支管内且能够在所述下支管内进行伸缩,并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实现上支管与下支管的固接,实现上架体安装高度的调节;所述的传动部分包括第一传动部分、第二传动部分和第三传动部分,所述的第一传动部分包括手摇杆、上轴、上连接套、上阻尼压板、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所述手摇杆包括通过上连接套相连接的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左手柄和右手柄分别设有安装端和手持端,所述左手柄的安装端与右手柄的安装端同轴设置,所述左手柄的安装端和右手柄的安装端分别通过端盖安装于所述上安装筒两端,所述第一锥齿设置于所述上安装筒内且安装于左手柄的安装端,所述上连接套设置于所述上安装筒内且安装于右手柄的的安装端,所述上阻尼压板通过上阻尼调节螺母安装于上安装筒内壁且包裹于上连接套外围,所述上轴通过所述上安装板安装于上支管内,所述上轴指向上安装筒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的第二锥齿,所述上轴另一端与所述轴套顶端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部分包括轴套和轴套阻尼压板,所述轴套阻尼压板通过所述中部阻尼调节螺母安装于下支管内且包裹轴套外围;所述的第三传动部分包括脚踏板、下轴、下连接套、下阻尼压板、第三锥齿和第四锥齿,所述脚踏板包括通过下连接套相连接的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有为,邓丽萍,冯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