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身训练恢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恢复机,具体涉及一种全身训练恢复机。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的残障人士数量不断增加,主要包括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以及由于各种突发情况引起的肢体残障人群。这类群体的主要特征是四肢功能残缺或者退化,尤其是颈、腰、腿、手部力量下降,所以针对这类群体的病后康复和身体锻炼来设计一套完善的整合型的锻炼康复设备极为重要,但是目前国内针对这类人群的医疗器械发展建设还是不完备的,现有的市面上的针对这类群体的康复器械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特点是结构复杂、功能单一,难以满足这类群体的特殊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身训练恢复机,包括手部、脚部、手臂、腿部、腰部等各个部位的康复训练器械,而且整合度高,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身训练恢复机,包括主体、手部康复分指器、拉力器、上下肢训练器、躺板、扭腰盘、腿部训练器和上肢推举器;主体为立式结构,躺板的底端通过躺板转轴与主体的一侧铰接,躺板的外侧面下部设有拉力器,拉力器包括弹力绳、弹力绳拉出口和拉手,弹力绳拉出口开设在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身训练恢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4)、手部康复分指器(2)、拉力器(3)、上下肢训练器(5)、躺板(6)、扭腰盘(7)、腿部训练器(9)和上肢推举器(10);主体(4)为立式结构,躺板(6)的底端通过躺板转轴(6‑3)与主体(4)的一侧铰接,躺板(6)的外侧面下部设有拉力器(3),拉力器(3)包括弹力绳(3‑1)、弹力绳拉出口(3‑2)和拉手(3‑3),弹力绳拉出口(3‑2)开设在躺板(6)的外侧面上,弹力绳(3‑1)的一端连接拉手(3‑3),另一端穿过弹力绳拉出口(3‑2)与躺板(6)内部连接,弹力绳拉出口(3‑2)形状与拉手(3‑3)形状相适配;躺板(6)的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身训练恢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4)、手部康复分指器(2)、拉力器(3)、上下肢训练器(5)、躺板(6)、扭腰盘(7)、腿部训练器(9)和上肢推举器(10);主体(4)为立式结构,躺板(6)的底端通过躺板转轴(6-3)与主体(4)的一侧铰接,躺板(6)的外侧面下部设有拉力器(3),拉力器(3)包括弹力绳(3-1)、弹力绳拉出口(3-2)和拉手(3-3),弹力绳拉出口(3-2)开设在躺板(6)的外侧面上,弹力绳(3-1)的一端连接拉手(3-3),另一端穿过弹力绳拉出口(3-2)与躺板(6)内部连接,弹力绳拉出口(3-2)形状与拉手(3-3)形状相适配;躺板(6)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手部康复分指器(2),手部康复分指器(2)包括手指按压器(2-1)和卡口(2-2),手指按压器(2-1)设置在手部康复分指器(2)的前表面,卡口(2-2)开设在手部康复分指器(2)圆周表面,躺板(6)的外侧面上部表面开设有水平轨道(2-3),手部康复分指器(2)通过卡口(2-2)与水平轨道(2-3)的配合与躺板(6)连接;躺板(6)外侧面左右两侧边处开设纵向凹槽(1-3),纵向凹槽(1-3)内设有伸缩支腿(1),伸缩支腿(1)的顶部与纵向凹槽(1-3)的顶部铰接;上肢推举器(10)包括上肢推举杆(10-1)和两个旋转杆(10-3),两个旋转杆(10-3)内侧面设置有内侧轨道(10-4),两个旋转杆(10-3)的底端通过旋转杆转轴(10-5)与主体(4)铰接,上肢推举杆(10-1)位于两个旋转杆(10-3)之间,上肢推举杆(10-1)内部中轴线位置设置有推举杆转轴(10-2),上肢推举杆(10-1)通过推举杆转轴(10-2)与内侧轨道(10-4)的配合与旋转杆(10-3)连接,上肢推举器(10)与躺板(6)同侧且翻折出来后位于躺板(6)的上方;腿部训练器(9)包括腿部训练板(9-1)和训练板转轴(9-2),训练板转轴(9-2)设置在腿部训练板(9-1)内部中轴线位置,腿部训练板(9-1)通过训练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端树,赵秀萍,赵绍娟,陆晓婷,董贝贝,耿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