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39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所收纳的液体向外部泄漏。液体袋(1)具备袋主体(11),袋主体(11)是将软质片材(10)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2)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100)的收纳部(111)。另外熔接部(2)具有设置于熔接部(2)与所述收纳部(111)的边界部的、且片材(10)的厚度朝向袋主体(11)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2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收纳例如生理盐水、电解质溶液、林格氏液、全胃肠外营养(intravenoushyperalimentation)、葡萄糖溶液、注射用水、腹膜透析液、口服营养补充剂等液体的液体袋(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液体袋为收纳用于人工肾脏的补充液、用于静脉注射的输注液制剂、液态营养液等液体的液体袋,并且是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片材成型为袋状的液体袋。如上所述的液体袋例如将片材成型为筒状,并将其两端通过热熔接而接合,从而形成。即,在液体袋的两端部形成有熔接部。另外,上述热熔接通过将片材在上侧模具与下侧模具之间重叠,将该重叠的部分在上侧模具及下侧模具的平坦加压面之间加压同时加热来进行。然而,关于经如上所述的方法而形成的熔接部,当对液体袋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熔接部与没有熔接的未熔接部的边界部。根据集中的程度,存在熔接部一举剥离、片材发生破裂而断裂的可能性。其结果,存在液体袋内的液体向外部泄漏的可能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2007-1252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所收纳的液体向外部泄漏的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如上所述的目的通过下述(1)~(11)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1)一种液体袋,具备袋主体,所述袋主体是将软质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所述液体袋的特征在于,所述熔接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熔接部与所述收纳部的边界部的、且所述片材的厚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2)根据上述(1)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熔接部具有第一熔接部和第二熔接部,所述第二熔接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熔接部更靠所述内侧、并且比所述第一熔接部的熔接强度低,所述渐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部。(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液体袋,其中,在所述渐增部处,所述片材的熔接强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减。(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当将所述渐增部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设为a,将所述渐增部的从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至外侧的范围的长度设为b时,二者之比即a/b满足0.05以上且0.25以下的关系。(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渐增部的厚度的渐增率是恒定的。(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片材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0.8mm以下。(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片材含有聚烯烃作为主材料。(8)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袋主体是整体形状成为扁平形状的袋主体,且具有所述收纳部的宽度从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至外侧逐渐变窄的宽度缩小部,所述渐增部设置于面对所述宽度缩小部的部分。(9)一种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具有下述袋主体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所述袋主体由软质片材构成、且成为袋状,所述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热熔接工序,将所述片材彼此热熔接从而形成熔接部,并在所述熔接部的内侧形成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在所述热熔接工序中,形成设置于所述熔接部与所述收纳部的边界部的、且所述片材的厚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10)根据上述(9)所述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热熔接工序中,使用具有将所述片材彼此相向夹持、且在该夹持状态下加热的加压面的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在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之中的一个模具的所述加压面上,形成向从另一个模具远离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所述倾斜面,形成所述渐增部。(11)根据上述(9)或(10)所述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熔接工序中的熔接温度为180℃以上且240℃以下,在所述热熔接工序中加热所述片材的时间为2秒以上且30秒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熔接部处形成渐增部时,渐增部的熔接强度比熔接部中的渐增部以外的部分的熔接强度弱。因此,在熔接部,收纳部侧的部分成为熔接强度低的弱熔接部,弱熔接部的与收纳部相反一侧的部分成为熔接强度高的强熔接部。当压迫收纳部这样的外力施加至袋主体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收纳部与熔接部的边界部,但在这种情况下,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弱熔接部的剥离,从而缓和上述应力集中。即,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强迫弱熔接部剥离,从而缓和上述应力集中,由此能够防止发生剥离至强熔接部、片材发生断裂的情况。结果,能够防止熔接部整体发生断裂,能够防止收纳部的液体向外部泄漏。附图说明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袋的主视图。图2:图2为图1中的A-A线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弱熔接部剥离后的状态的图。图3:图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a)为示出配置工序的图,(b)为示出热熔接工序的图。图4:图4为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着拉伸试验的试验片的侧视图。图5:图5为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落下试验的液体袋的截面图。图6:图6为示出以往的液体袋的熔接部的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熔接部断裂后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液体袋1’液体袋10片材11袋主体111收纳部111’收纳部112宽度缩小部113收纳部114收纳部12口部121圆筒部122固定部13口部131管状部132固定部14管15盖2熔接部2’熔接部21强熔接部22弱熔接部221渐增部23分隔部3热熔接装置31第一模具310加压面311平坦面312倾斜面32第二模具320加压面321平坦面100液体101液体200箱体201分隔部G间隙P压力S收纳空间W宽度θ倾斜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所附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线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弱熔接部剥离后的状态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袋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a)为示出配置工序的图,(b)为示出热熔接工序的图。图4为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着拉伸试验的试验片的侧视图。图5示出实施例中的进行落下试验的液体袋的截面图。图6为示出以往的液体袋的熔接部的截面图,(a)为示出自然状态的图,(b)为示出熔接部断裂后的状态的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图6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如图1所示,液体袋1具有:将软质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2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111(收纳空间)的袋状的袋主体11、和设置于袋主体11的口部12及口部13。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例子,液体袋1为收纳腹膜透析液的液体袋。以下,针对各部进行说明。袋主体11可通过例如将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片材10成型为筒状,将其两端部熔接的方法、或将2片片材10的缘部熔接的方法等而获得。对于液体袋1而言,袋主体11利用下述方法形成,将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片材10成型为筒状,在其两端部,将片材10彼此重合的部分热熔接。因此,对于袋主体11而言,在上端及下端的缘部形成了带状的熔接部2(热熔接部)。另外,袋主体11成为扁平形状,在俯视中,成为大致矩形。另外,在袋主体11的两端部,收形成有收纳部111的宽度W(未收纳液体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袋及液体袋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袋,具备袋主体,所述袋主体是将软质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所述液体袋的特征在于,所述熔接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熔接部与所述收纳部的边界部的、且所述片材的厚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30 JP 2016-0697231.一种液体袋,具备袋主体,所述袋主体是将软质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成,且在其熔接部的内侧具有能够收纳液体的收纳部,所述液体袋的特征在于,所述熔接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熔接部与所述收纳部的边界部的、且所述片材的厚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增的渐增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熔接部具有第一熔接部和第二熔接部,所述第二熔接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熔接部更靠所述内侧、并且比所述第一熔接部的熔接强度低,所述渐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袋,其中,在所述渐增部处,所述片材的熔接强度朝向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而渐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当将所述渐增部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设为a,将所述渐增部的从所述袋主体的内侧至外侧的范围的长度设为b时,二者之比即a/b满足0.05以上且0.25以下的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渐增部的厚度的渐增率是恒定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袋,其中,所述片材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0.8m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洁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